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70詭異故事錄

第70章 鬼掰苞米(2)

世道不公, 我等貧民似乎只能逆來順受。 我只是感慨, 如果屯裡人在老頭沒死之前就能如此團結, 那麼權貴似乎也懼怕團結的民心的力量。

我真不希望我們的國民一直像魯迅筆下清朝的平民那樣麻木的活著, 當周圍的人遇到不公之事, 要想到, 如果我們不一心, 那麼這些事情, 隨時可能再次降臨到我們頭上。 以上言論, 純粹夢話, 謝絕跨省。

夢貓。

二姨是很喜歡貓的。 姥姥家養著農村常見的各種動物, 雞鴨鵝豬牛, 看家狗, 還有山鴿子。 只有貓這種動物, 姥姥是當做家人看待的。 平時可以上炕睡覺, 甚至允許她上桌子等飯。 虎子並不是二姨家的第一隻貓, 二姨四五歲的時候, 家裡還有一隻貓, 是黃白花的。 這只貓沒有名字, 或許是二姨當時年紀小, 忘記了。 就以貓來稱呼吧。

姥姥養動物, 從來不是當成寵物那樣。 貓在農村, 是捉耗子的工具。

不過姥姥也從未將他和看家狗一樣的看待。 捉到耗子不表揚, 懶懶的趴在炕上睡覺也不苛責。 也沒有十分愛護到非要摟在懷裡摩挲毛。 那貓倒是很黏人。 只要人在炕上坐著, 他就湊過去, 用頭和尾巴討好的蹭來蹭去。

二姨當時太小, 將貓當成只大玩具,

畢竟狗太大, 只拴在院裡子不讓進屋, 還是這只貓好, 乖巧聽話。 四五歲的孩子閑不下來, 每天就要捅咕這捅咕那。 她愛貓的方式也是小孩子心性的, 看到貓躺在炕上睡覺, 就去捏耳朵薅鬍子的弄醒。 貓從來不跟她一般見識, 即便是被弄疼了也是不高興的叫一聲, 然後跳到二姨夠不到的櫃子上繼續睡覺。

二姨對這只貓最大的印象就是溫暖。 冬天冷啊, 即便灶裡的火燒的再旺, 炕上已經刺啦屁股了, 可是土質的牆皮還是抵不住冷風的透入。 姥姥就將通紅的小手塞在貓肚皮底下。 貓被涼醒了, 看到是二姨, 喉嚨裡嗚魯一聲, 任由二姨將他當成暖寶寶。 二姨無聊了, 就抓著貓的兩隻前爪, 將他放躺在炕上, 一個勁的問:你說,

你服不服氣?說。 貓要是叫一聲, 二姨就放開, 要是不叫或者多叫一聲, 二姨就說他強嘴, 要談兩個腦瓜崩。 每當搓麼貓的時候, 貓都很無奈的掙扎, 最終順從, 卻從未翻臉。 在他和二姨共同生活的幾年, 二姨都沒有被抓傷過。 他和二姨玩的時候, 會刻意的注意自己的爪子, 從來都是收著。

二姨晚上摟貓睡覺成了習慣。 原來這貓並不習慣在被窩裡睡覺, 只是團在炕頭打呼嚕。 二姨先是將他弄進被窩暖腳, 他十分的掙扎, 卻被二姨捂在被窩裡, 一連幾天, 他終於放棄了掙扎, 認命似的接受了這樣的待遇。 慢慢的, 他似乎喜歡上了二姨的被窩, 每天鋪好了被子, 他都會準確的找到二姨的被窩鑽進去, 給二姨捂被窩。 冬天在被子裡透不過氣來, 他就拱啊供的拱到二姨的身旁, 將腦袋探出來和二姨共用一個枕頭。 大姨總是笑說貓和二姨親, 晚上從外面回來, 也是跳上炕, 從炕頭嗅到炕梢, 直找到二姨的被窩才往裡鑽。

就這種小孩子虐待的方式的愛護, 二姨做了不知道多少。 強迫貓吃大蔥, 將貓包好了當布娃娃背著,用繩子拴著當狗一樣出去遛貓。貓雖然十分反抗,最後都屈從于二姨的暴力。可是二姨真的愛護他。過年吃肉的時候,分給自己的肉即使再少,也會有貓的一份。平時就會給貓撓下巴,撓的他舒服的打呼嚕。當貓和看門狗打架的時候,二姨從來都是不分青紅皂白的拎起棍子打狗。幾歲的孩子的愛,可能就是這樣的表達吧。

姥姥說,二姨四五歲的時候,會說貓話。就看他倆坐在炕上,二姨嘰咯軲轆說一陣,貓就喵的叫一聲。二姨能說到唾沫橫飛。問她說啥,她說給貓講故事呢。他倆在家,姥姥都是很放心的在大門口跟別人嘮嗑納鞋底,把貓當成了二姨的保姆。

貓在二姨八歲那年死了。是吃了藥死的耗子毒死的。那時候農村並沒有專門買耗子藥的。大家都是養貓,用自然的方式抑制鼠害。不過大膽兒過來的時候,推薦給大家說,人家城裡都用藥藥耗子,可有成效了。還送了買東西的大娘兩包耗子藥。大娘就試試看的撒在當院裡。結果耗子死了,屯子裡的貓也少了不少。

當天,貓搖搖晃晃的回到家,連炕都蹦不上去了。蹲在地上痛苦的叫,一個勁的舔水喝。但是沒有用了。他似乎知道了自己不能活,就掙扎的跑到了屋外。二姨心疼的跟過去。貓自己躲在棚子裡。眼睛直直的,嘴裡流著涎水。看到二姨過來撫摸他,用尾巴尖輕輕的掃著二姨的手,最後死去的時候也沒有閉上眼睛。

那是二姨第一次打嘴架,她抱著死貓沖到下藥的大娘家一陣大哭,邊哭邊罵。大娘家理虧,加上其他人家也死了貓,只好關了門不敢還嘴。

貓還是死了。二姨把他埋在了園子裡。

過了幾天,二姨睡午覺,迷迷糊糊的忽然聽見貓叫,然後覺得有東西輕輕的跳上了炕,將被子被拱開,一隻毛乎乎的東西就鑽了進來。依舊和以前一樣,鑽進去後轉了身,將腦袋露出來跟二姨枕一個枕頭。二姨不知道自己是在做夢,也忘記了貓已經死去。習慣的伸手摟過他繼續睡覺。貓的茸毛搔的二姨的臉癢癢的,二姨拿手去撓,卻感到一隻溫暖的貓舌頭舔了他一下,刺刺的,更癢了。於是一睜眼睛醒來。被子裡空空的,不過卻被掀開了一個可以容貓鑽進來的洞。二姨知道,貓回來看他了。只是她跟誰說,誰都不信。都說她是睡迷糊了被鬼壓床了。可那真實的感覺,二姨知道,不是夢。

後來,姥姥抱回了虎子。只是二姨再也沒對虎子傾注那麼深的情感。二姨喜歡黃白花的貓,說是乾淨。但後來有人送給他純白色的小貓,她也不養了。這是人和動物之間的緣分。你和你的寵物,是不是也這麼感情深厚?

狂犬。

在農村都養狗,一般人家院子裡都栓條狗,大多都是中華田園犬,也就是俗稱的大笨狗。這種狗忠誠老實,特別護主,還好養活。養他們來一是看家護院,二是做個玩伴,平時上山打獵或者走夜路五的,帶上壯膽。每當夏夜,屯裡忽然哪家有了響動,頓時全屯子的狗都跟著吠叫起來。朝聞雞鳴,夕聽犬聲,就是二姨那個年代最平常的時辰鐘。今天這個故事就跟狗有關。

離二姨家不遠有個屯子叫鯉魚窩棚。這屯裡有個老獵戶,姓王,是個老鰥夫,五十多歲,身體還硬朗。平時不住在屯子裡,就住在山上的小屋裡。冬天進山打獵,夏天自己種種地,摸摸魚。自己一個人倒也自在瀟灑。不過在山裡一個人過太孤寂了,就愛上了養狗。那時候不興養什麼狼狗哈巴,他就管人家要了一條大笨狗。這狗別看長相一般,其實比其他的狗都聰明,特別善解人意。有時候你都不用呼喝,就一個眼神它都能知道你想讓它幹什麼。上山帶著當獵犬用,平時就跟自己孩子一樣,教狗各種動作技能,什麼跳障子啦,飛身接骨頭啦。也算是解悶了。

老王頭就養了三隻狗,分別從不同人家抱回來的。就按到家的先後時間分別叫做老大老二老三。也不像別的人家那樣將狗栓著養。反正自己在山上平時也不來什麼外人,不怕咬到誰,就這麼散著養。狗隨便上炕睡覺。真是當成兒子那樣,平時就和老頭吃的一樣的東西,有肉一起吃,沒肉一起喝粥。晚上就全讓進屋,老頭睡炕頭,炕梢上並排躺著三條睡相難看的大狗。到老頭家串門的人見到這景象都跟老頭逗悶子:“王大爺,呦。炕上咋還躺著三個呢?是你兒子吧。你家三兒子今天沒尿炕吧?”

老頭也識逗,樂呵呵的抽著眼袋,摩挲著狗說:“沒有,我晚上都給他們穿上尿布呢。”大夥就哄然一笑。狗狗似乎也聽懂了大夥的話,吐著舌頭歡快的搖著尾巴跟著哈哈的跟著傻樂。

老頭家裡算是一窮二白了,家裡也沒有值得小偷惦記的東西,幾條狗還就跟老頭做個伴兒。看家護院的功能暫時還沒用上。但是還真有一年冬天,雪下的太大,西山上的幾條孤狼實在找不到食兒了,竟然冒險下山了。幾頭狼不敢進屯子去抓豬,畢竟不是一群,不敢跟那麼多人鬥,就踅摸上了王老頭山上的小窩棚。半夜幾頭狼圍住了王老頭的家。就在柵欄外面嚎叫。這柵欄圍的低,根本防不住狼。老王頭被嚎叫驚醒,忙伸手去摸火銃,才嚇出一身的冷汗,原來最近沒打獵,火藥沒存貨了都沒去買。這下可被包圓了。

三隻狗聽到外面的狼嚎,卻都立即豎起耳朵,隨即挺身跳下炕,低頭弓身呲牙的沖外面嗚嗚的低號。其中老大性子最烈,直接沖到門前用爪子撓門,似乎想立即沖出去跟狼死拼。

老頭不敢貿然開門,從門縫裡只能瞧見外面四點綠油油的狼眼。但就算只有兩隻狼,家犬也不是長期野外求生的狼的對手啊。狼是非常有智商的群居動物,要是被一群狼盯上,就是帶著槍的人都沒勝算。何況這幾頭是餓了好多天的,異常兇猛。出去肯定沒戲。

外面傳來雞驚恐的咯咯叫聲,老王頭知道自己養的那幾隻雞算是完了,實指望狼吃了雞能走呢,這幾隻惡狼卻嘗到了血腥更饑餓了。幾隻雞哪裡夠狼塞牙縫的。索性就在院裡子坐等起來。

僵持了幾個小時,老頭就想等到天亮,雖然自己住的偏僻,但是狼是夜行性的,一般白天就撤了,自己也可以趁機下山補充火藥。哪裡知道狼更狡猾,知道大雪封山平時沒人上來,竟然天明了也不撤。就這麼蹲在外面等著老頭出去。

老王頭比較犯愁,自己住的地方夏天人來的比較多,冬天還真沒人過來。這大雪天的就更別說了。自己要是被困死了,估計等開春來人就看到一堆骨頭架子了。他著急手抖的煙袋都點不著。幾條狗也安靜下來了,看到老頭沒沖出去死拼的意思,他們就都守著門口趴著,耳朵支楞著聽著外面的動靜。靜靜的陪著老頭想主意。

將貓包好了當布娃娃背著,用繩子拴著當狗一樣出去遛貓。貓雖然十分反抗,最後都屈從于二姨的暴力。可是二姨真的愛護他。過年吃肉的時候,分給自己的肉即使再少,也會有貓的一份。平時就會給貓撓下巴,撓的他舒服的打呼嚕。當貓和看門狗打架的時候,二姨從來都是不分青紅皂白的拎起棍子打狗。幾歲的孩子的愛,可能就是這樣的表達吧。

姥姥說,二姨四五歲的時候,會說貓話。就看他倆坐在炕上,二姨嘰咯軲轆說一陣,貓就喵的叫一聲。二姨能說到唾沫橫飛。問她說啥,她說給貓講故事呢。他倆在家,姥姥都是很放心的在大門口跟別人嘮嗑納鞋底,把貓當成了二姨的保姆。

貓在二姨八歲那年死了。是吃了藥死的耗子毒死的。那時候農村並沒有專門買耗子藥的。大家都是養貓,用自然的方式抑制鼠害。不過大膽兒過來的時候,推薦給大家說,人家城裡都用藥藥耗子,可有成效了。還送了買東西的大娘兩包耗子藥。大娘就試試看的撒在當院裡。結果耗子死了,屯子裡的貓也少了不少。

當天,貓搖搖晃晃的回到家,連炕都蹦不上去了。蹲在地上痛苦的叫,一個勁的舔水喝。但是沒有用了。他似乎知道了自己不能活,就掙扎的跑到了屋外。二姨心疼的跟過去。貓自己躲在棚子裡。眼睛直直的,嘴裡流著涎水。看到二姨過來撫摸他,用尾巴尖輕輕的掃著二姨的手,最後死去的時候也沒有閉上眼睛。

那是二姨第一次打嘴架,她抱著死貓沖到下藥的大娘家一陣大哭,邊哭邊罵。大娘家理虧,加上其他人家也死了貓,只好關了門不敢還嘴。

貓還是死了。二姨把他埋在了園子裡。

過了幾天,二姨睡午覺,迷迷糊糊的忽然聽見貓叫,然後覺得有東西輕輕的跳上了炕,將被子被拱開,一隻毛乎乎的東西就鑽了進來。依舊和以前一樣,鑽進去後轉了身,將腦袋露出來跟二姨枕一個枕頭。二姨不知道自己是在做夢,也忘記了貓已經死去。習慣的伸手摟過他繼續睡覺。貓的茸毛搔的二姨的臉癢癢的,二姨拿手去撓,卻感到一隻溫暖的貓舌頭舔了他一下,刺刺的,更癢了。於是一睜眼睛醒來。被子裡空空的,不過卻被掀開了一個可以容貓鑽進來的洞。二姨知道,貓回來看他了。只是她跟誰說,誰都不信。都說她是睡迷糊了被鬼壓床了。可那真實的感覺,二姨知道,不是夢。

後來,姥姥抱回了虎子。只是二姨再也沒對虎子傾注那麼深的情感。二姨喜歡黃白花的貓,說是乾淨。但後來有人送給他純白色的小貓,她也不養了。這是人和動物之間的緣分。你和你的寵物,是不是也這麼感情深厚?

狂犬。

在農村都養狗,一般人家院子裡都栓條狗,大多都是中華田園犬,也就是俗稱的大笨狗。這種狗忠誠老實,特別護主,還好養活。養他們來一是看家護院,二是做個玩伴,平時上山打獵或者走夜路五的,帶上壯膽。每當夏夜,屯裡忽然哪家有了響動,頓時全屯子的狗都跟著吠叫起來。朝聞雞鳴,夕聽犬聲,就是二姨那個年代最平常的時辰鐘。今天這個故事就跟狗有關。

離二姨家不遠有個屯子叫鯉魚窩棚。這屯裡有個老獵戶,姓王,是個老鰥夫,五十多歲,身體還硬朗。平時不住在屯子裡,就住在山上的小屋裡。冬天進山打獵,夏天自己種種地,摸摸魚。自己一個人倒也自在瀟灑。不過在山裡一個人過太孤寂了,就愛上了養狗。那時候不興養什麼狼狗哈巴,他就管人家要了一條大笨狗。這狗別看長相一般,其實比其他的狗都聰明,特別善解人意。有時候你都不用呼喝,就一個眼神它都能知道你想讓它幹什麼。上山帶著當獵犬用,平時就跟自己孩子一樣,教狗各種動作技能,什麼跳障子啦,飛身接骨頭啦。也算是解悶了。

老王頭就養了三隻狗,分別從不同人家抱回來的。就按到家的先後時間分別叫做老大老二老三。也不像別的人家那樣將狗栓著養。反正自己在山上平時也不來什麼外人,不怕咬到誰,就這麼散著養。狗隨便上炕睡覺。真是當成兒子那樣,平時就和老頭吃的一樣的東西,有肉一起吃,沒肉一起喝粥。晚上就全讓進屋,老頭睡炕頭,炕梢上並排躺著三條睡相難看的大狗。到老頭家串門的人見到這景象都跟老頭逗悶子:“王大爺,呦。炕上咋還躺著三個呢?是你兒子吧。你家三兒子今天沒尿炕吧?”

老頭也識逗,樂呵呵的抽著眼袋,摩挲著狗說:“沒有,我晚上都給他們穿上尿布呢。”大夥就哄然一笑。狗狗似乎也聽懂了大夥的話,吐著舌頭歡快的搖著尾巴跟著哈哈的跟著傻樂。

老頭家裡算是一窮二白了,家裡也沒有值得小偷惦記的東西,幾條狗還就跟老頭做個伴兒。看家護院的功能暫時還沒用上。但是還真有一年冬天,雪下的太大,西山上的幾條孤狼實在找不到食兒了,竟然冒險下山了。幾頭狼不敢進屯子去抓豬,畢竟不是一群,不敢跟那麼多人鬥,就踅摸上了王老頭山上的小窩棚。半夜幾頭狼圍住了王老頭的家。就在柵欄外面嚎叫。這柵欄圍的低,根本防不住狼。老王頭被嚎叫驚醒,忙伸手去摸火銃,才嚇出一身的冷汗,原來最近沒打獵,火藥沒存貨了都沒去買。這下可被包圓了。

三隻狗聽到外面的狼嚎,卻都立即豎起耳朵,隨即挺身跳下炕,低頭弓身呲牙的沖外面嗚嗚的低號。其中老大性子最烈,直接沖到門前用爪子撓門,似乎想立即沖出去跟狼死拼。

老頭不敢貿然開門,從門縫裡只能瞧見外面四點綠油油的狼眼。但就算只有兩隻狼,家犬也不是長期野外求生的狼的對手啊。狼是非常有智商的群居動物,要是被一群狼盯上,就是帶著槍的人都沒勝算。何況這幾頭是餓了好多天的,異常兇猛。出去肯定沒戲。

外面傳來雞驚恐的咯咯叫聲,老王頭知道自己養的那幾隻雞算是完了,實指望狼吃了雞能走呢,這幾隻惡狼卻嘗到了血腥更饑餓了。幾隻雞哪裡夠狼塞牙縫的。索性就在院裡子坐等起來。

僵持了幾個小時,老頭就想等到天亮,雖然自己住的偏僻,但是狼是夜行性的,一般白天就撤了,自己也可以趁機下山補充火藥。哪裡知道狼更狡猾,知道大雪封山平時沒人上來,竟然天明了也不撤。就這麼蹲在外面等著老頭出去。

老王頭比較犯愁,自己住的地方夏天人來的比較多,冬天還真沒人過來。這大雪天的就更別說了。自己要是被困死了,估計等開春來人就看到一堆骨頭架子了。他著急手抖的煙袋都點不著。幾條狗也安靜下來了,看到老頭沒沖出去死拼的意思,他們就都守著門口趴著,耳朵支楞著聽著外面的動靜。靜靜的陪著老頭想主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