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從“莫斯科公國”到“俄羅斯帝國”,講得是“小管家”謀得“大家產”的故事

拔都率“長子軍”西征

俄羅斯人的祖先是生活在東歐平原上的斯拉夫人, 他們跟著歷史的破車向前行, 拖拖拉拉地建立起幾個公國。


1236年, 成吉思汗長子術赤的第二個兒子拔都, 率“長子軍”西征, 先後征服欽察草原、克裡木半島、高加索地區、保加利亞、伏爾加河和奧卡河地區以及第聶伯河流域的羅斯各公國。

當時的蒙古軍實在厲害, 拔都鞏固西征成果, 建立起東起額爾齊斯河, 西到斡羅思, 南起巴爾喀什湖、裡海、黑海, 北到北極圈附近的欽察汗國(也叫“金賬汗國”“克普恰克汗國”“術赤兀露絲”)。

俄羅斯人完全被打服氣了, 這麼多公國都開始臣服於欽察汗國。

莫斯科公國

在欽察汗國的威懾下, 俄羅斯人們該幹嘛幹嘛去, 就這樣一直挨到14世紀初。 這時候有一個公國——莫斯科公國, 開始陸續兼併四周俄羅斯王公的土地, 勢力開始大漲。

更牛叉的是, 莫斯科公國的大公們把蒙古主子服侍舒服了, 成為替蒙古人向俄羅斯人徵稅的管家。 這個心懷野心的小管家, 在蒙古人那裡低聲下氣地被吆喝, 出了門就成了全俄羅斯人的大爺。

在這中蒙古人滿意, 俄羅斯人被兼併的過程中, 莫斯科公國漸漸成為最強大的公國。

“溫水煮青蛙”, 蒙古人很快就嘗到了苦果。 1378年、1380年, 莫斯科公國兩次擊敗蒙古人。

那時候蒙古人還是血性滿滿, 很快脫脫迷失進攻莫斯科公國。 莫斯科公國一看打不過, 於是再次被迫納貢。 但是, 問題是納貢歸納貢, 莫斯科公國還是好好的, 為以後東山再起奠定了基礎。

伊凡三世

莫斯科公國一看, 蒙古人暫時還惹不起, 那就先把俄羅斯人搞定唄。 1478年, 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吞併諾夫哥羅德, 邁出走向中央集權制國家的重大一步。

1472年, 伊凡三世迎娶東羅馬帝國(拜占庭)的末代皇帝侄女索菲亞.帕列奧羅格為後, 從此俄羅斯人就自認為是“羅馬帝國”的後繼人。

這個伊凡三世了不得, 就在他為王期間, 又不給蒙古人交貢了, 並且率軍不戰而勝蒙古人(蒙古人因各種原因撤軍了, 之後國內又發生內訌, 然後就沒然後了), 讓莫斯科公國脫離大帳汗國(欽察汗國裡分裂出的國家)的控制。

還是這個伊凡三世, 在1497年頒佈推行于全羅斯的法典, 在各地和各從城市任命自己人。 這樣, 莫斯科公國從一個不起眼的公國,

成為統一整個俄羅斯的強大國家。

伊凡雷帝

這個昔日裡的蒙古人“小管家”總算正式獨立出來了, 他可沒閑著, 他已經看上前主子的家財了。

伊凡三世時候, 其子瓦西裡三世先後吞併特維爾公國、普斯科夫共和國、梁贊公國, 並與1514年佔領立陶宛大公國的斯摩棱斯克。

瓦西裡三世的兒子是著名的“伊凡雷帝”(伊凡四世·瓦西裡耶維奇),他在1547年開始使用“沙皇”的稱號。伊凡雷帝在領土擴張上很有想法,特別是攻滅喀山汗國的成功,扭轉了俄羅斯人力量不如蒙古人的局面。

從此,俄羅斯越過烏拉爾山脈,開始吞併西伯利亞。另外,伊凡雷帝吞併大諾蓋汗國和巴什基爾亞,征服北高加索地區;發動立窩尼亞戰爭,想打通波羅的海的出海口(最終由彼得一世打通)。

沙皇俄國的領土

接下來的沙皇們,也都呈現出強烈的領土擴張天性,著名的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大帝讓俄羅斯帝國獲得巨大的領土突破。

在東北,帝國的商隊和哥薩克們在不斷地蠶食亞洲的土地,一直到1689年與清帝國簽訂《尼布楚條約》,才收住腳步,不過還是奪得貝加爾湖以東地區。

中國惹不起,他們就在北極圈附近繼續前進,吞併楚科奇半島,並進而越過白令海峽,吞併北美的阿拉斯加(後來賣給美國)。到這為止,曾經的蒙古人征服的故地,已經被俄羅斯消化了一大半。

並與1514年佔領立陶宛大公國的斯摩棱斯克。

瓦西裡三世的兒子是著名的“伊凡雷帝”(伊凡四世·瓦西裡耶維奇),他在1547年開始使用“沙皇”的稱號。伊凡雷帝在領土擴張上很有想法,特別是攻滅喀山汗國的成功,扭轉了俄羅斯人力量不如蒙古人的局面。

從此,俄羅斯越過烏拉爾山脈,開始吞併西伯利亞。另外,伊凡雷帝吞併大諾蓋汗國和巴什基爾亞,征服北高加索地區;發動立窩尼亞戰爭,想打通波羅的海的出海口(最終由彼得一世打通)。

沙皇俄國的領土

接下來的沙皇們,也都呈現出強烈的領土擴張天性,著名的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大帝讓俄羅斯帝國獲得巨大的領土突破。

在東北,帝國的商隊和哥薩克們在不斷地蠶食亞洲的土地,一直到1689年與清帝國簽訂《尼布楚條約》,才收住腳步,不過還是奪得貝加爾湖以東地區。

中國惹不起,他們就在北極圈附近繼續前進,吞併楚科奇半島,並進而越過白令海峽,吞併北美的阿拉斯加(後來賣給美國)。到這為止,曾經的蒙古人征服的故地,已經被俄羅斯消化了一大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