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被頭髮連累,學富五車的秀才,竟要靠哼小曲才得已保命

原創不易 點擊上方關注哦~

滿清王朝統一中國期間, 為了表示對明朝遺民從生理到心理的絕對征服, 推行了野蠻的“剃髮令”,

即所謂的“留頭不留發, 留發不留頭。

清代官方史料《東華錄》記載:“不隨本朝制度剃髮易衣冠者, 殺無赦。 ” 這個血淋淋的“殺”字, 造成數以萬計的人頭落地。

早在後金時期, 努爾哈赤集團就對統治區內的漢民族及投降的明軍進行了強制剃髮。

據朝鮮《李朝實錄》記載:“時奴賊(努爾哈赤)既得遼陽, 遼東八站軍民不樂從胡者, 多至江邊……

其後, 賊大至, 義民不肯剃頭者, 皆投鴨水(鴨綠江)以死。

明天啟二年(1622年)春, 清軍攻破遼陽城後, 恐城內的貧民作亂, 採取“見窮人就捕, 捕後即屠”的野蠻政策。

後二年, 又擔心富人聚眾圖謀不軌, 自此開始不論貴賤, 盡皆殺之。

比較人性化一點的是:有四種人可以免死, 一是皮匠, 可以留下來製作軍鞋;

二是木匠, 滿族先民遊獵, 夏天住“撮羅子”( 漢語窩棚之意), 冬天住半穴式的“地窨子”, 會造房子的人才缺乏;

三是裁縫, 能夠縫製裘帽者;四是優人, 就是以樂舞、戲謔為業的藝人。

清人孫靜庵在《棲霞閣野乘》中記載了與此相關的一件事:順治年間, 祖籍遼陽的楊某總督松江(今屬上海),

偶然一次與無錫進士劉果遠相聚喝酒聽戲。

棲霞樓

酒至半酣, 楊某忽然拍案大喊:“停停停停停, 這段音節不對, 唱跑調了!”臺上唱戲的伴奏的驟然停下, 個個一臉茫然。

劉果遠很驚奇:“老哥你竟然精通音律?”楊總督不無得意地說:“俺這條命就是靠這一點得以保全的。

”於是同劉果遠回憶了當年在老家遼陽的遭遇。

清兵攻破遼陽, 大肆屠殺, 其中讀書人最慘。 清初的統治者認為秀才什麼活兒都不幹, 而且還聚在一起瞎議論。

當時的楊某也屬於讀書人, 當他遭到逮捕後, 清兵問他:“你小子是不是秀才?”

楊某很機靈:“俺不是秀才, 俺是個賣藝的優人。 ”清兵不信:“既然是優人, 那得會唱兩口兒啊, 你唱一段兒給老子聽聽!”

楊某不慌不忙唱了一段當時的流行音樂——《四平腔》, 清兵聽後將其釋放。 楊某回憶至此, 不禁感慨大發, 親自操起伴奏的板子, 狂吼了一段《四平腔》乃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