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唐代女性趕時髦愛穿“露乳裝”,唐高宗無奈發禁令

在中國古代曾出現過對女性服飾“禁與放”的爭論。 比如, 有人認為漢代的“窮袴”是為限制性自由;再如, 唐高宗針對“露乳裝”曾頒發過“禁露”令……

傳統印象中, 古代中國女性似乎不懂時尚, 都是把自己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 聯手都掩藏在長長的袖子裡。 這種印象, 可能來自于中國最傳統服裝“深衣”。 深衣, 是上衣下裳連體的一種服裝, 此後演繹出了長衫和旗袍。

穿深衣時, 裡面多會穿脛衣,

脛衣就是褲子的最原始雛形。 那麼, “漢代女性穿開襠褲”的說法, 又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 早期中國人是不穿褲子的, 所謂的脛衣僅具今長筒襪的功能, 只有兩隻褲管, 褲口較肥大, 沒有褲腰, 上端用帶子系在腰部, 這種褲子自然是沒有襠的, 或說開襠的。 可見, “漢代女性穿開襠褲”一說並非捕風捉影。 事實上, 在秦漢時不只女性穿開襠褲, 男性也這樣, 更有人裡面連開襠褲也不穿。

中國古人真的是穿開襠褲上街?從史料來看, 這是現代人想當然。 因為這種開襠褲是不單穿的, 外面還會穿前後兩片的“裳”, 即圍裙狀服飾。

雖然開襠褲外面有下裳罩著, 但這樣著裝仍很容易露出下體, 導致“走光”。 所以在當時的“公民行為準則”中對此有明確規定:不能輕易提起下裳, 除非過河時, 否則便是失禮, 屬“不敬”。 《禮記·曲禮》中所謂“勞毋袒, 暑毋褰裳”, 就是此意思:做活時不能袒露身體, 夏天也不要把下裳提起來。

薄、透、露, 這似乎是現代前衛女性的一種著裝元素, 也是大家對夏季女裝的感覺。 事實上, 不論是“薄”還是“透”, 現代中國女性都沒有唐代女性敢“露”。

唐代女性很會穿衣服, 有特點, 上衣有小袖襦衣、寬袖衫, 下衣有各式裙子。 最引人注目的, 則是“半臂”裝和“袒胸”裝, 這是當時最性感的女性服裝。

半袖, 通俗來說, 是古代的短袖衫, 又稱半臂, 是在漢魏時期“半袖”款式上改過來的, 在當時相當前衛, 是著裝上的一種突破。 其形制為對襟, 袖不掩肘, 長與腰齊。 若與襦裙配套穿著, 稱為“半袖裙襦”, 隋煬帝楊廣後宮女性多穿這種半袖裝。

到了唐代, 半袖仍為宮廷女性喜歡, 《新唐書·車服志》記載, “半袖裙襦者, 東宮女史常供奉之服也。 ”這種穿著,在唐代考古中常有發現,在唐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的壁畫上,都能看到著半袖裝的女性。

比半袖更突破的則是“袒胸”裝。這是一種在領口上進行大膽改革的時裝,一改圓領、方領、斜領、直領、雞心領的傳統開口,加大開口尺度,將之剪裁成“袒領”,把近半酥胸暴露在外,豐乳半隱,欲隱又現。張藝謀執導的影片《滿城盡帶黃金甲》上映時曾被網友戲稱為滿城盡露“黃金乳”,其設計靈感不知是不是源於這種袒胸裝?

“露乳裝”早在初唐便已穿開了,初唐“四大家”之一的歐陽詢便有“二八花鈿,胸前如雪臉如花”一說,倘若不是詩人親眼看到雪白酥胸,能有這麼寫實的描寫?此風尚到了李治(唐高宗)當皇帝後更為流行,女性“拖裙到頸,漸為淺露”。女人胸部太露,畢竟與傳統的審美觀有衝突。為此,李治曾兩次下令,要求臣民著裝得體,由此可見當時的女性多麼前衛和新潮。但是當時的“國母”、後來的大周皇帝武則天喜歡趕時髦,雖然“禁露”一時有效,但“旋又仍舊”。最後連女供養人都敢薄、透、露了。

”這種穿著,在唐代考古中常有發現,在唐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的壁畫上,都能看到著半袖裝的女性。

比半袖更突破的則是“袒胸”裝。這是一種在領口上進行大膽改革的時裝,一改圓領、方領、斜領、直領、雞心領的傳統開口,加大開口尺度,將之剪裁成“袒領”,把近半酥胸暴露在外,豐乳半隱,欲隱又現。張藝謀執導的影片《滿城盡帶黃金甲》上映時曾被網友戲稱為滿城盡露“黃金乳”,其設計靈感不知是不是源於這種袒胸裝?

“露乳裝”早在初唐便已穿開了,初唐“四大家”之一的歐陽詢便有“二八花鈿,胸前如雪臉如花”一說,倘若不是詩人親眼看到雪白酥胸,能有這麼寫實的描寫?此風尚到了李治(唐高宗)當皇帝後更為流行,女性“拖裙到頸,漸為淺露”。女人胸部太露,畢竟與傳統的審美觀有衝突。為此,李治曾兩次下令,要求臣民著裝得體,由此可見當時的女性多麼前衛和新潮。但是當時的“國母”、後來的大周皇帝武則天喜歡趕時髦,雖然“禁露”一時有效,但“旋又仍舊”。最後連女供養人都敢薄、透、露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