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韓信被殺很委屈

韓信是西漢著名的開國元勳, 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 劉邦也很佩服, 曾當面稱讚:"戰必勝, 攻必取, 吾不如韓信。 "作為統帥, 他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

直至垓下全殲楚軍, 無一敗績, 天下莫敢與之相爭。 可以說沒有韓信, 就沒有劉邦的天下。 那麼這樣的名將為何被殺?

韓信被殺很委屈, 如果造反, 他早就造反了, 當年做齊王的時候, 謀士蒯通就勸他:現在劉邦、項羽兩人的命運就掌握在您的手裡。

您幫助漢王, 漢王就會取勝, 與楚王聯合, 楚王就會成功。 我願意推心置腹地向您表達愚陋的誠意, 就怕您不能採納我的建議。 現在為您著想, 不如讓他們兩方都得到好處, 共同存在下去, 三分天下, 鼎足而立, 勢必無人敢先發難。 憑您的賢達聖明, 又有眾多身穿鎖甲的軍隊, 佔據強大的齊國, 聯合燕、趙兩國, 出兵到空虛之地控制他們的後方, 順應民心, 西向制止楚、漢間的爭鬥, 使士卒免於死亡, 天下之人, 誰敢不聽從!您按照原來齊國的版圖, 擁有淮、泗之間的土地, 以恩德安撫諸侯, 拱手安居, 禮讓賢士, 那麼天下諸侯都將競相朝拜齊國。 不過被韓信拒絕了。 可見韓信骨子裡是不想與劉邦為敵的。

韓信不想造反, 可劉邦對韓信有敵意, 因為韓信有時候太狂:劉邦被項羽圍攻, 派人請求韓信出兵, 韓信不僅不派兵, 還以做齊國假王要脅, 劉邦雖然在張良等人的示意下, 答應了韓信的要求, 但內心充滿著對韓信的不放心。

如果說這次僅僅是不放心, 韓信做的另外一件事讓劉邦傷透了心。 劉邦身邊有個謀士, 叫酈食其, 曾經平三寸不爛之舌, 取下陳留, 弟弟是西漢名將。 酈食其口才極佳, 欲逞口才之辯拿下齊國, 韓信聽說酈食其沒費吹灰之力, 坐在車上跑了一趟, 憑三寸不爛之舌便取得了齊國七十餘座城池,
心中很不服氣, 就乘夜幕的掩護, 帶兵越過平原偷偷地襲擊齊國。 齊王田廣聽說漢兵已到, 認為是酈食其出賣了自己, 便對酈食其說:"如果你能阻止漢軍進攻的話, 我讓你活著, 若不然的話, 我就要烹殺了你!"酈生說:"幹大事業的人不拘小節, 有大德的人也不怕別人責備。 老子不會替你再去遊說韓信!"這樣, 齊王便烹殺了酈食其, 帶兵向東逃跑而去。 後來韓信雖然攻下了齊國, 但是劉邦從骨子裡很反感韓信, 畢竟自己身邊一個重要的謀士就這樣渾不知鬼不覺的消失了。

韓信被殺,對於韓信來說,確實很冤枉,自己根本沒有造反之心。不過做事太不低調了。韓信被貶到淮陰侯的時候,一次去拜訪樊噲,樊噲行跪拜禮恭迎恭送,並說:“大王竟肯光臨臣下家門,真是臣下的光耀。”韓信出門後,笑道:“我這輩子居然同樊噲等同列!”樊噲何許人也,乃是呂後的妹夫,劉邦手下一等一的大將,遭到韓信如此嘲諷,居然沒有吭聲,但無疑為韓信的覆滅埋下伏筆。

韓信這個人之所以造出來那麼大的動作,什麼封王做大將軍不過是早年貧困給他帶來的巨大陰影,那時候在家鄉小河邊釣魚的時候,往往吃了上頓沒有下頓,並且曾受胯下之辱,骨子裡想叫別人別人看得起自己。可惜用錯了地方,在劉邦和呂後看來,殺韓信,近則可以消除潛在危險,韓信太能打仗了,如果有朝一日放虎歸山,那後患,想想都怕,不如殺掉,一了百了;遠則可以震懾那些不忠之人消停些,此所謂“佐高祖定天下”!如果不殺韓信,劉邦活著也還罷了,威望在,久戰陣,能夠壓得住;可是,如果劉邦死了怎麼辦?還有誰能駕馭韓信之流?

韓信被殺很委屈,有點。不過功勞太大不知道急流勇退,雖死不遺憾!

韓信被殺,對於韓信來說,確實很冤枉,自己根本沒有造反之心。不過做事太不低調了。韓信被貶到淮陰侯的時候,一次去拜訪樊噲,樊噲行跪拜禮恭迎恭送,並說:“大王竟肯光臨臣下家門,真是臣下的光耀。”韓信出門後,笑道:“我這輩子居然同樊噲等同列!”樊噲何許人也,乃是呂後的妹夫,劉邦手下一等一的大將,遭到韓信如此嘲諷,居然沒有吭聲,但無疑為韓信的覆滅埋下伏筆。

韓信這個人之所以造出來那麼大的動作,什麼封王做大將軍不過是早年貧困給他帶來的巨大陰影,那時候在家鄉小河邊釣魚的時候,往往吃了上頓沒有下頓,並且曾受胯下之辱,骨子裡想叫別人別人看得起自己。可惜用錯了地方,在劉邦和呂後看來,殺韓信,近則可以消除潛在危險,韓信太能打仗了,如果有朝一日放虎歸山,那後患,想想都怕,不如殺掉,一了百了;遠則可以震懾那些不忠之人消停些,此所謂“佐高祖定天下”!如果不殺韓信,劉邦活著也還罷了,威望在,久戰陣,能夠壓得住;可是,如果劉邦死了怎麼辦?還有誰能駕馭韓信之流?

韓信被殺很委屈,有點。不過功勞太大不知道急流勇退,雖死不遺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