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憶京城——東四人民市場

東四牌樓附近的隆福寺就是一座大廟, 廟裡供的是哪位神靈我沒有下功夫去考證。 反正廟也拆了, 神像也請走了。 咱們今天說的是拆廟以後的事。

隆福寺以前有廟會, 慢慢地逐步演變成集市。 後來又成立了《東四人民市場》前面的廟門拆掉後, 在山門的原址建成了新式的商城。 董必武副主席題寫的《東四人們市場》六個楷書大字金光閃閃鑲嵌在正面牆上。 它當時是北京三大百貨商場之一, 其他兩個是西單和天橋, 這兩個都存在。 只有東四人民市場倒閉了。 起因是著了一把火, 從此再沒翻身。 振興了幾回也沒成功。 據說是破壞了風水。 反正說法很多大體還是圍繞著風水論。 你不信就給你個樣子瞧瞧。

東四人民市場前場, 在當年相比建造得還是比較現代化的。 地面整潔光亮, 照明燈具雖說只是日光燈。 可在燈管的後面襯托著一塊塊鏡子。 借助鏡子的反光, 新改建的百貨商場在當年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尤其晚間售貨大廳燈火通明。 所有的櫃檯全是玻璃製作。 就是直到現在也不落伍的那種。 可後場沒有改造, 地面還是水泥地。 用的櫃檯都是木制的。 頂棚很高日光燈被電線高高地吊起, 從前場進入後場光線一下變暗了,

前場賣百貨, 後場只記得有賣布料的, 出了個全國勞動模範, 是個女的, 當年同張秉貴齊名。 名字叫黃文改。 後面還有個貨場, 賣的都是不常用的大件商品。 進去的人很少。 冰箱, 電視, 洗衣機。 咱們都沒聽說過。 更沒見過。 再後面就是原來大廟改成的倉庫。 還是紅牆綠瓦。 他的東面是一條胡同進去就是東四劇場。 記得市場裡面有個賣女人用的胸罩的櫃檯。 售貨員是個大老爺們, 挺有趣。 擱到現在不是個事。 那時人們思想保守, 十分的不開放。 穿內衣是個時尚的事。 當年是個新鮮事物。 售貨員他拿眼往女士胸前一掃, 就知道她穿多大號。 八九不離十, 這本事不知是怎麼練就的。 好像在報紙上還介紹過他。
別瞧是個老爺們, 可女人都願意找他買。 願意接受他的服務。 哈哈。

進了人民市場的廟門後, 有一塊不太大的開闊地, 據說是原來擺攤的地方!因當時進入60年代, 大多以公私合營, 院內以沒有地攤了!後面是四個長方形的商場, 前後各兩個相互對稱, 中間是一條近10米寬的通道,

從四個商場的旁門可走通道到任何地方!商場後東北角是庫房, 有一小門可通東廊下胡同, 胡同的北頭就是東四劇場。 市場開門時可從後門直達影院。 市場關門後進出影院就必走東廊下胡同, 市場後西北是市場後門及進貨的入口, 在前糧胡同路南偏西一點。 劉伯承帥府就在前糧胡同離胡同西口較近!四個商場裡分別賣日用百貨, 文化用品、體育用品。 自行車、縫紉機是大件商品在東側後場!還有體育器材, 每次去都在那跳馬後落地時保護身體的墊子上來兩前滾翻!當年可以說是百貨大全的市場了!

啥都有。冬天四個場子裡窿上若干個1、5米左右的大煤爐來取暖!我們玩累了、冷了就進去烤火!市場佷大也是當年我們的遊戲場所。後面還有個貨場,賣的都是不常用的大件商品。進去的人很少。冰箱,電視,洗衣機。咱們都沒聽說過,更沒見過了。

(轉自新浪博客:勤奮吉子)

閱讀往期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

啥都有。冬天四個場子裡窿上若干個1、5米左右的大煤爐來取暖!我們玩累了、冷了就進去烤火!市場佷大也是當年我們的遊戲場所。後面還有個貨場,賣的都是不常用的大件商品。進去的人很少。冰箱,電視,洗衣機。咱們都沒聽說過,更沒見過了。

(轉自新浪博客:勤奮吉子)

閱讀往期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