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史上最懶皇帝近30年不上朝,當郭沫若打開他的棺材時,一切真相大白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之中, 朝代的更迭是風雲變幻, 榮辱興衰更是司空見慣。 從西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稱帝開始, 到做了八十三天皇帝夢的袁世凱去世, 中國歷史上共有400多位皇帝。 他們之中, 有的雄才大略, 如秦皇漢武;有的重色輕政, 如隋煬帝之流;有明君也有昏君;有暴君也有庸君。

皇帝作為一國之主, 其個人的才能與品德決定一個時期的興衰。 而明朝的皇帝是最有趣的, 有沉迷酒色的, 有喜歡美食的, 有喜歡做木工的。 而明朝有一個皇帝, 讓人很難辨別他是明君還是昏君。 他就是萬曆皇帝, 將近30年不上朝,

堪稱史上最懶的皇帝。

萬曆皇帝朱翊鈞是明穆宗朱載垕的第三子, 他的運氣特別好, 六歲就被立為太子。 如果你仔細看看萬曆皇帝做的那些事, 你會發現這個堪稱史上最懶的皇帝, 實際上曾經也是一個無比聰明勤奮的人。

由於父親死得早,

10歲的朱翊鈞即位, 年號萬曆。 他剛當上皇帝的前十年, 在內閣首輔張居正的輔助下, 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 國力得到恢復, 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 等到萬曆皇帝自己親政後, 他勵精圖治、生活節儉, 有勤勉明君之風範, 開創了“萬曆中興”的局面。 但到了執政後期, 萬曆皇帝一反常態, 開始消極怠工, 甚至在後來將近30年不上朝。 這是為什麼呢?

據萬曆皇帝自己的解釋, 那就是身體不適, 不方便上朝。 萬曆皇帝曾傳諭內閣, 說自己“一時頭昏眼黑, 力乏不興”, 後來甚至直接自稱“腰痛腳軟, 行立不便”。 而禮部主事盧洪春為此特地上疏, 指出“肝虛則頭暈目眩, 腎虛則腰痛精泄”。 大臣們的上疏意思很明顯, 萬曆長時間沉迷酒色,

而導致身體原因不適, 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萬曆經常和大臣們解釋自己身體不適, 但是萬曆越是解釋, 大臣越是不信。 明朝推行言官制度, 大臣們可以放開了提意見, 上至國家大事, 下至後宮瑣事, 只要你有想法, 可以儘管說來, 不要害怕得罪皇帝。

明代再殘暴的君主也不願背上“昏君”、“殺諫官”的駡名, 實在氣極了, 最多也只是“廷杖”, 在言官的屁股上狠狠地打一頓而已。 所以有的官員借此罵萬曆皇帝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 以撈取政治資本。 久而久之, 萬曆也不和他們爭論什麼了。 那麼萬曆真的是身體不好而不去上朝嗎嗎?

這個事情也困擾了我們很多年, 有一件事情幫助我們解開了這個謎團。 郭沫若大家都知道, 一個考古學家, 打開過很多陵墓。 1958年的時候, 以郭沫若為代表的考古工作者發掘埋葬萬曆的墓穴發現, 無論是棺內萬曆右腿蜷曲的痛苦形狀, 還是屍骨復原後, 右腿明顯比左腿短的情形, 都足以說明這位皇帝生前確實患有嚴重的足疾。

古代皇帝在上朝的時候, 文武百官要先到, 等著皇帝的到來, 在兩側恭迎皇帝, 而萬曆由於一瘸一拐的走過來, 作為一個皇帝, 這樣哪還有什麼顏面可言, 所以萬曆不去上朝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樣的身體條件, 嚴重地妨礙到了他出席各項活動, 他也就因此背負上了“怠政”的惡名。

不過有一點令人佩服的是,儘管萬曆沒有上朝,但是不上朝之後並沒有宦官之亂,也沒有外戚干政,也沒有嚴嵩這樣的奸臣,朝內黨爭也有所控制,萬曆對於日軍攻打朝鮮、女真入侵和梃擊案都有反應,表示雖然忽略一般朝政,還是關心國家大事,並透過一定的方式控制朝局。

不過有一點令人佩服的是,儘管萬曆沒有上朝,但是不上朝之後並沒有宦官之亂,也沒有外戚干政,也沒有嚴嵩這樣的奸臣,朝內黨爭也有所控制,萬曆對於日軍攻打朝鮮、女真入侵和梃擊案都有反應,表示雖然忽略一般朝政,還是關心國家大事,並透過一定的方式控制朝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