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遇到移動互聯網

本報見習記者 陳彥蓉

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是現代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石,也是推動農村金融穩健運行的重要抓手。

而長期以來,農村信用體系是我國農村金融中的薄弱環節。 今年中央一號檔明確提出“加快農村金融創新”,而推動農村金融創新,農村信用體系基礎設施環境的改善十分必要。

時下,隨著“互聯網+”戰略的迅速推進,借助移動互聯網技術,廣大農村人群的信用資訊收集更加便捷、多樣,農村經濟主體的信用意識和風險意識在增強,農村地區的信用環境也在逐步改善,這對於促進農村金融健康、陽光、規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農村信用體系亟待完善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日前發佈的《中國“三農”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2016)》指出,我國“三農”金融缺口超過3萬億元。 但是面對如此廣闊的金融藍海,仍然有很多金融機構望而卻步,其中,農村信用體系不完善帶來的風險也是造成“止步”的原因之一,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我國普惠金融的發展。

時下,不少金融科技企業在下沉農村金融業務時發現,現代農村社會中不乏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民商戶,但由於農村征信資料的缺失,這些人缺乏有價值的抵押物,就無法及時從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得資金周轉,導致了農業生產項目極易“流產”。

農匯網總裁張志成坦言,“其實農村的信用風險還是蠻高的。

”易寶支付首席技術官陳斌也表示,農戶生產經營小而分散,收入波動大,傳統金融機構很難判斷他們的個體風險。

此外,陳斌在農村調研時還發現,資訊化程度低也是當前我國農村金融的痛點之一。 “很多基層農業現場的資料搜集還在依靠筆記本,直接用筆往上寫,連電腦都不用。 ”

實際上,建立征信系統的政策目標也是為了促進金融普惠,使得原來一些沒有得到金融服務的人,通過良好的征信系統,能夠獲得信貸服務。 據《中國社會信用體系發展報告2017》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9月,人民銀行個人征信系統收錄自然人8.99億人,其中4.12億人有信貸記錄。 而我國農村人群在6.7億人左右,鄉村征信群體與有信貸記錄的近4億人之間的交叉口卻很小。

由此,金融機構與農民之間長期存在著資訊不對稱問題,農村信用資訊的採集仍需進一步突破。

因此,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亳州市政協原副主席余林就提出加快建設農村信用體系的建議,發揮地方政府在信用體系建設中的領導作用,儘快將農戶資訊接入征信系統。 農村金融機構在現有建立農戶信用檔案的基礎上,加快對未建立信用檔案農戶的資訊採集、建檔。

移動互聯網助力資料集成

陳斌認為,金融是價值的流通和經濟的運轉,互聯網更多的是解決連接、聚集、虛擬化的問題。 “移動互聯網技術實際上改變了價值流通的空間、時間和速度。 ”因此,資訊化通過廉價的移動設備滲透到廣大的農村地區,這也為解決資訊搜集、資訊採集和處理提供了極大方便。

對於農村信用資料的搜集,已經有民間借貸登記中心借助移動互聯網技術開始探索。 寧夏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首席技術官王治強介紹說,在寧夏區內已經嘗試讓農戶通過手機APP進行一些民間借貸資訊的登記,其中包括個人基本資訊、個人征信資訊、農業產業資訊、融資對接資訊等。 通過集成這些資料資訊,可以對農戶進行身份識別和掌握其生產情況,進而組成一個即時風險預警平臺,勾畫農戶信用模型。

另外,大資料技術的出現讓資訊搜集的存儲成本大大降低,也使資料處理手段得到提高。 陳斌表示,做農村金融資訊資料建設,可依靠大資料、互聯網技術,整合各方資料進行分析、處理和建模,從資訊採集、反欺詐審核、信用評估、授信建議等方面做農村信用管理平臺,為農業企業提供風控管理。

比如,農業企業在與上下游進行交易的時候,農戶缺乏購買基本農業用料的資金,但資金需求很小,傳統金融機構難以提供這種高成本的貸款服務,通過信用資料模型刻畫農戶經營能力、家庭情況、償債能力、信用歷史、穩定程度,進而依據分析來較全面地評估農戶的信用能力,從而給金融機構提供參考,幫助農民獲得貸款。

資料品質管理是關鍵

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為搜集農村信用資訊、擴展資料規模提供了有力工具,但值得注意的是,資料品質管理仍是信用體系建設的關鍵。

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高級技術援助官員黃琳表示,對於整個征信系統而言,任何征信機構的資料品質就是生命,對所有納入到整個征信系統當中的資料提供者,在資料的品質上都有很高的要求。通過征信促進金融普惠,不僅僅是盡可能多地擴大資料來源,還在於納入征信體系的資料必須保證其準確性,並不是什麼資料都可以採集。

相較於人民銀行征信系統的權威性、資料品質的可靠性,依託於互聯網技術興起的大資料征信機構也普遍存在,雖然資料來源更為多元廣泛,但資料的權威性、個人資訊安全保護隱患問題也難免受到質疑。

由於農村信用資料的不完善、信用體系的不健全,在資料品質管理上更需要謹慎。實際上,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所登記的資訊是征信系統一個可靠的潛在資料來源,將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的資訊納入征信系統,可作為信用資訊的有效補充。有業內征信專家表示,在未來,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所搜集的農村信用資料可以通過一個中繼系統轉接到征信系統,機構或個人可以把資訊給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登記服務中心再跟正規的征信系統進行連接,並按同一管道查詢征信資訊以及取得其他服務。

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高級技術援助官員黃琳表示,對於整個征信系統而言,任何征信機構的資料品質就是生命,對所有納入到整個征信系統當中的資料提供者,在資料的品質上都有很高的要求。通過征信促進金融普惠,不僅僅是盡可能多地擴大資料來源,還在於納入征信體系的資料必須保證其準確性,並不是什麼資料都可以採集。

相較於人民銀行征信系統的權威性、資料品質的可靠性,依託於互聯網技術興起的大資料征信機構也普遍存在,雖然資料來源更為多元廣泛,但資料的權威性、個人資訊安全保護隱患問題也難免受到質疑。

由於農村信用資料的不完善、信用體系的不健全,在資料品質管理上更需要謹慎。實際上,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所登記的資訊是征信系統一個可靠的潛在資料來源,將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的資訊納入征信系統,可作為信用資訊的有效補充。有業內征信專家表示,在未來,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所搜集的農村信用資料可以通過一個中繼系統轉接到征信系統,機構或個人可以把資訊給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登記服務中心再跟正規的征信系統進行連接,並按同一管道查詢征信資訊以及取得其他服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