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夏季寶媽必知:神奇的艾葉,寶寶拉肚子的剋星!

記得以前小時候, 房前屋後都有艾草, 媽媽會說這些都是寶貝。 那時候小不懂, 現在長大了, 就真的知道了。 藥用價值艾草全草可入藥, 有溫經、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

由於小兒胃腸功能發育不完善, 而且身體的抵抗力也不如成人, 日常生活中很容易造成腹瀉。 故, 腹瀉也是小兒常見病。 下面, 就來介紹一些如何簡單運用艾葉和推拿手法, 預防腹瀉。

艾葉茶

對於寒性泄瀉, 取艾葉6g, 生薑2片, 水煎去渣, 日常飲用, 有較好效果。

艾葉水調理腹瀉

取艾葉3-5片, 用清水浸泡3-5分鐘, 煮沸3-5分鐘, 濾取藥液10-20ml, 裝入奶瓶中, 待溫度達室溫後, 每天2-3次, 任其吮吸。 對寒濕偏重引起的腹瀉, 效果明顯。

艾絨敷臍調理法

對於小兒脾腎陽虛之泄瀉,

可採用如下方法:取艾絨一握, 夾在兩掌中間, 合力旋轉, 用勁揉搓大約一百次, 使艾絨發熱, 立即將艾絨貼在小兒臍部(神闕穴), 外加兩層柔軟薄紙, 再用布帶縛定, 大約2天可見效。 中醫認為艾絨溫而不燥, 熱而不烈, 外用敷臍調理小兒腹瀉, 無副作用, 效果好。

艾絨敷臍調理法

取艾葉、白胡椒、豬苓、透骨草各15g, 每日1計, 水煎15分鐘, 置於常溫後, 用來給小兒洗腳。

具體方法是:將製備好的藥水放置大約40℃後, 將雙腳放入藥液中, 用藥液反復擦拭膝關節以下部位, 並推拿足三裡、三陰交、止瀉穴、湧泉穴等, 每次推拿15-20分鐘, 每日三次, 輕微脫水現象的孩紙, 應當及時口服補充液鹽, 調節電解質平衡, 5天一療程, 一般一療程結束後, 方可見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