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小暑養生小貼士 一年裡排寒祛濕的最佳時機到了

小暑時節天氣炎熱、降雨增多, 人體陽氣在外, 脾胃相對空虛, 易出現上熱下寒、外熱內寒的狀況。 往往讓人覺得內裡燥熱, 想吃冷飲。

養生宜溫補去寒、滋陰降熱。 最宜借著此時旺盛的天地陽氣, 養護好自身, 得以健康無恙。

小暑養生小貼士:

1.五味清淡

《遵生八箋》曰:「是月腎臟氣微, 脾臟獨旺, 宜減肥濃之物, 益固筋骨。 」質地肥厚、味道濃烈的食物, 往往失去食物的真味。

小暑時節, 飲食宜五味清淡, 可使人神爽氣清、腸胃舒暢。 食材也適宜選用當時當地的食物, 最得天地中和之氣。

2.防寒護陽

天熱難耐, 用空調一定要常開窗通風, 否則長期在密閉空調房中, 會有頭暈、噁心等「空調病」症狀——為過濾後的空氣中負離子顯著減少, 而陽離子過多所致。 老人、小孩尤其應注意避免風扇空調直吹, 溫度設定在26℃以上為宜。

3.以熱驅寒

「熱在三伏」, 7月12日是入伏的日子, 也是寒性體質調養的大好時機, 可以去做三伏貼、三伏灸。 此時人體處於陽氣旺盛、氣血通暢、皮膚腠理鬆弛的狀態, 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溫補莫過於灸法, 能壯人陽氣, 益人真陰。 艾灸有6大功效:通經活絡、行氣活血、祛濕逐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防病保健。 古人雲:“針所不為,

灸之所宜。 ”灸法, 虛寒者能補, 鬱結者能散, 有病者能治, 無病者灸之可以健身延年。

灸哪裡才能溫補脾腎呢?宋代醫家竇材《扁鵲心書》的一句話:“人于無病時, 長灸關元穴、命門穴、氣海穴、中脘穴……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年命矣。 ”這4個穴位是溫補脾腎、扶養正氣、延長壽命的要穴。

準備好了嗎?借助天陽之力好好排寒祛濕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