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江西有個縣,文明始於萬年前,是世界稻作文化的發源地

說起“萬年”兩個字, 很多人可能會想到萬年青、萬年曆, 很少將其與地名聯繫起來。 可能有些人精通歷史, 知道唐朝時期的長安城, 作為國都, 以朱雀大街為界, 東側由“萬年縣”管轄, 西側由“長安縣”治理, 寓意長安萬年。

然而在江西東北部有一個萬年縣, 雖建縣只有500年, 但在一萬多年前, 在這片土地上就有人開始種植水稻了。 這也是如今我們所知的, 世界人類文明史上最為古老的水稻種植遺址。

萬年位於江西東北部, 鄱陽湖畔, 上饒市下轄的一個縣

2016年11月上旬,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中國工程院院士顏龍安以及王象坤、閔慶文、盧寶榮、張居中、彭適凡等一批水稻科技界、農業文化界、農業歷史界和農業考古界的專家學者來到萬年, 經過鄭重討論, 聯合簽署了一份被稱為“萬年宣言”的《科學家建議》:

“我們認為,中國栽培水稻起源於1萬年前的以江西省萬年縣仙人洞—吊桶環遺址為代表的長江中下游及其周邊地區和以南地區。

‘野稻馴化 萬年之源’。 我們建議,這一結論可在國內外宣傳、交流上廣泛使用。 ”

在這份建議上簽名的, 還有“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美國《科學》雜誌發表了美國科學院院士巴翱夫等人的論文《中國仙人洞早期陶器20000年》,

宣佈世界最早的陶器出現在2萬年前的萬年仙人洞, 比首次公佈的時間前推了3000多年。 這一考古研究成果, 再次強化了萬年作為世界稻作文化發源地的崇高地位。

近期, 萬年世界文化稻作發源地, 入選文化部公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

相信萬年這座文明悠久的小縣城, 在不久的將來會漸漸解開她神秘的面紗, 為世人所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