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看懂了這些你就可以成為市場第一

《二十二條商規》的第一條是第一原則。 就是說, 成為用戶心智中的第一, 是很重要的, 會讓用戶深刻記住。 第二是誰?不會有多少人真正關心和記住。

比如哈佛大學, 是美國第一所大學, 第二所大學是什麼?說實話, 可能並沒多少人能夠知道。 所以, 第一條商規告訴我們:要盡力讓產品、專案等的訴求成為用戶心智中的第一, 這樣的話, 我們就會獲得更多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機會。

成為用戶心中的第一比給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務更有效。 在第一條商規裡面, 裡斯特勞特舉了一個例子, 說第一個飛越大西洋的是林德柏格, 第二是誰?很少人知道。 第二個是辛克勒。 儘管辛克勒的飛行技術更好耗油更少、、、但更多人記住的仍然是林德柏格。 這充分說明了成為“第一”在用戶心智中的地位不容易撼動。

成為用戶心智中的“第一”要比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更重要。

如果成為了用戶心智中的“第一”, 就算第二耗費巨大也很難改變用戶心智中的認知, 獲得相應的市場空間和地位。 比如“六個核桃”是以“補腦”的第一訴求進行用戶心智的, 後來者也有很多跟風者, 但不論是誰, 都無法撼動“六個核桃”在補腦這個第一訴求上的強勢。

成為“第一”可以獲得更多的市場空間和發展。 但大多數人們並不願意成為“第一”, 他們願意走更為穩妥的發展之路, 有“第一”的開拓之後, 做幸運的第二或者第三, 因此, 這樣的思路決定了能夠成為成功者或者累積巨額財富的人註定只是“少數派”。

說到這兒, 讀者朋友可能有一些問題了, 是不是成為“第一”就一定會獲得很多市場機會和發展空間呢?不是的!我們之前說了,

一個產品的定位訴求是需要很多軟性的東西做定位支撐的。 比如, 我們給一款產品強行賦予SOLGAN“中國第一款智慧學習手機”, 好了, 在傳播中用戶也接受這個說法, 那麼, 用什麼來為這個訴求做背書呢?“何以見得”智能學習呢?如果缺乏了這些, 那麼所謂的“定位”是空洞的, 是無效的, 是自欺欺人的, 更是不具有任何品牌力和定位力的, 不具有獨立市場區隔, 甚至沒有市場空間的。

照這樣說, 是不是有第一的訴求, 有定位輔助做背書, 就一定會長盛不衰了呢?也不是!健力寶, 是新中國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運動飲料。 在訴求上符合“第一“定律, 也有相應的體育行銷做背書。 但是, 健力寶一直都不曾真正的把自己”顯而易見“的給用戶說明一下健力寶是什麼,

可以做什麼, 這是其一。 其二, 到了新時代的現在, 人們對於飲料的需求已經上升到了具體細分的層次, 比如脈動是維生素功能飲料, 主打沒有精神的時候補充維生素;比如紅牛, 主打抗疲勞、、、健力寶主打什麼?除了一大堆用來顯示自己衰老的體育行銷案例之外, 乏善可陳。 那麼, 這樣的”第一“能夠發展得很好嗎?

說到“第一“定律, 我們來說說蘋果手機。 眾所周知的是, 蘋果手機是以”第一款方便使用操作功能完善設計精美“的訴求進入用戶心智的, 在用戶的認知體系中, 大多數人都認同蘋果手機的上述訴求, 之所以蘋果手機擁有那麼多的粉絲, 原理在此。 安卓體系的手機要想戰勝蘋果,

要做什麼?必須要做到的是:以某方面”第一“的訴求進入用戶心智體系, 只有這樣, 才能逐漸將蘋果的訴求影響取代。 我們可以看到, 三星為什麼一直死磕新技術比如曲面屏之類的?就是想以某方面“第一”的訴求進行用戶心智。 OPPO為啥一直不說手機配置而強調“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之流?那也是為了以“第一”的訴求進入用戶心智。 而諸如“第一”定律, 王雪紅不懂, 所以HTC一直忙著跟著跑而累的上氣不接下氣的、、、、、、

大家可以看到, 騰訊以社交進入用戶心智, 這麼多年了, 多少人想做一款社交產品超越騰訊, 做到了嗎?做不到。 第一定律告訴我們, 一旦成為用戶心智中的“第一”, 只要他們自己不主動犯錯, 模仿跟風者永遠無法超越。 這就是“第一”定律的魅力,親愛的您看懂了嗎?

這就是“第一”定律的魅力,親愛的您看懂了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