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南國藝苑奇葩”——儋州調聲

儋州調聲是海南儋州地區獨有的地域性傳統民間歌曲形式, 被國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儋州調聲由儋州方言演唱情感濃郁、可歌可舞、節奏明快、旋律優美,

男女集體對唱是調聲的主要特點。 儋州調聲分為“長調”和“短調”, 流行於當地方言區。 調聲多以一詞重複演唱, 歡快活潑、較口語化、簡明易懂。

儋州調聲是從儋州民歌演變而來的, 產生於西漢時期, 發源於儋州北部洋浦特區、三都、峨蔓、木棠、蘭訓、松林、光村一帶。 儋州調聲的體裁類似民間小調, 但又有其獨特性。 儋州調聲的內容大多是以人們的幸福生活和年輕男女的愛情嚮往為主。 隨著時間的發展, 調聲逐漸吸收併發展出新的內容, 從清末民初的“學堂民歌”到革命抗戰題材, 調聲內容發展豐富起來。 儋州調聲還吸收了國外歌曲、現代歌曲和古曲旋律, 這也是儋州調聲經久傳唱的原因之一。

儋州調聲沒有固定的演唱場所和時間, 隨意的空地、山坡田野間、逢年過節、農閒時節等等。 演唱調聲最適合的時間是在農曆八月十五, 年輕男女互相以歌抒情, 表達自己對心儀物件的喜愛。 演唱調聲時, 人們站成佇列, 手把手唱起調聲並隨之舞蹈。

觀看調聲的觀眾人山人海, 場面十分熱鬧。 為了保護和鼓勵人們學習調聲, 儋州市政府將每年農曆八月十五設定為“中秋調聲節”。

儋州調聲歷史悠久, 它很好的反映了海南本土古音樂的發展歷程, 對於海南的古音樂研究和探索起到了關鍵作用,

具有歷史價值。 儋州調聲不僅在本地收到廣大民眾的喜愛, 還到北京、廣州等地進行演出, 並且在央視節目中展示了調聲風采。 儋州調聲還獲得過美國、加拿大等國際音樂專家和國內音樂界人士的高度評價。

儋州調聲是儋州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精神財富, 是人們自娛自樂的表達方式, 更是海南重要的文化品牌之一。 但是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 現在很多年輕人慢慢不去傳承這項藝術了, 再加上老一輩人的老去, 儋州調聲的傳承面臨困境。 儋州調聲使用的語言是儋州方言, 傳承的局域性變得更狹窄。

為了保護儋州調聲面臨失傳,政府組織整理出了大量的調聲歌曲,成立儋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中心,鼓勵調聲隊多開展活動等等措施,都在為拯救調聲這一文化做出努力。希望儋州調聲在保護中能重新長出新的“枝椏”,在儋州人民的努力之下“根深葉茂”,讓調聲唱響海南!

關注我,讓你更加瞭解海南!

為了保護儋州調聲面臨失傳,政府組織整理出了大量的調聲歌曲,成立儋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中心,鼓勵調聲隊多開展活動等等措施,都在為拯救調聲這一文化做出努力。希望儋州調聲在保護中能重新長出新的“枝椏”,在儋州人民的努力之下“根深葉茂”,讓調聲唱響海南!

關注我,讓你更加瞭解海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