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的磨蹭,竟是媽媽催出來的?90%的家長都中招了

一位媽媽說, 小學開學有一段時間了, 本以為女兒長大了一歲, 能在新學期變得勤快、懂事一點。 可是女兒最近這股子磨蹭勁兒, 都快把自己逼成“催命三娘”了:

早晨催起床:

叫第1遍不起, 叫第2遍哼哼唧唧回你一聲, 叫第3遍才不情願地起來, 眯著眼磨磨蹭蹭穿衣服。

回家催作業:

寫個作業拖拖拉拉, 剛坐下沒5分鐘, 就嚷著要喝水, 一會又想吃水果, 一會又想上廁所。 本來作業不多, 非得磨蹭到八九點才寫完。

晚上催睡覺:

都是快10點半了, 女兒還窩在沙發上看動畫片。 催一聲沒動靜, 再催她就急眼。

拖拖拉拉似乎是孩子們的通病,

很多媽媽一聊起這個話題來就滔滔不絕, 一把辛酸淚。 那麼,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們這樣呢?為什麼怎麼催都改不了呢?

01

其實孩子也想快, 可就是快不起來

大部分處於幼稚園、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孩子, 神經、肌肉發育不成熟, 身體的協調性比較差, 大腦和手腳的配合不是那麼靈活, 所以他們在完成一些精細動作時會比較吃力, 在穿衣服、系扣子、用筷子、握筆時會顯得“磨蹭”“拖拉”。 心有餘而力不足, 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這時候, 如果父母再催促、責駡, 孩子一著急反而更加手忙腳亂, 什麼都做不好, 然後就會招來父母更多的催促、責駡……最終落入一個惡性循環。

02

很多孩子的磨蹭, 是我們催出來的

孩子做事一慢, 我們就忍不住去催催催, 希望孩子能感受到我們的苦口婆心, 以後“不待揚鞭自奮蹄”。

可實際上, 我們的催促往往起了相反的效果!

我們回看一下文章開頭提到的例子:一位媽媽說, 女兒窩在沙發上看動畫到10點多, 催三遍才肯乖乖睡覺。

那麼問題來了:女兒真的不知道10點半就應該準備洗漱睡覺了嗎?

其實, 這些規則女兒都知道、都明白。 而她之所以會賴著不動, 是因為對媽媽長時間的嘮叨、催促形成了免疫和依賴。

當媽媽催第一遍的時候, 她一點都不在乎, 因為她知道媽媽只是打個預防針, 反正還會再催的, 於是繼續安心看電視;

當媽媽催第二遍的時候, 她心裡有點準備了, 預感到媽媽可能會發火, 所以抓緊最後的時間多看一會兒;

當媽媽催第三遍的時候, 她知道媽媽真的發火了, 再不去睡覺真的會挨揍, 所以才起身去洗漱、準備睡覺。

時間長了, 孩子做事的標準不是“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 而是“媽媽有沒有催”。 媽媽催的才是緊急的, 媽媽不催的一概不去主動做。

03

父母幫得越多, 孩子越磨蹭

有的家長嫌孩子吃飯慢, 就給孩子餵飯, 不讓孩子自己吃了;嫌孩子書桌亂糟糟的, 就去幫孩子收拾;嫌孩子穿衣服慢, 怕上學遲到, 就幫孩子穿衣服……

雖然父母都是出於好心, 但是每替孩子做一件事, 就剝奪了孩子一次鍛煉、成長的機會,

到頭來人家孩子都能自己吃飯、穿衣服了, 咱家的還得喂、還給幫忙穿衣服。

而且父母為孩子代勞太多, 還會讓孩子滋生嚴重的依賴心理, 有些事不願意做就不做、想磨蹭就磨蹭, 反正有爸爸媽媽跟在後面“擦屁股”。

解決辦法

給孩子制定小規矩

無規矩不成方圓,如果家長不告訴孩子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那估計以孩子們自由的天性,他們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吧?所以,給孩子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規定,更能幫助孩子提高寫作業的效率。

但是,家長千萬不要把制定規矩的責任全攬在自己身上,制定好後直接告訴孩子,讓他去執行就好了。這是對孩子的一種不尊重,畢竟孩子是這套規矩的受益方和執行方,他們有權參與並發表自己的想法。而且讓孩子參與制定,他才會更願意去遵守。

為什麼家長經常催促孩子都不管用?就是因為家長的這種做法讓孩子產生了敵意,於是就以不聽話來挑戰家長的權威。

家長可以試著跟孩子商量:

● 規定孩子什麼時間可以看電視?一次可以看多久?

● 寫作業期間,沒有特殊情況,規定孩子走出房間或上廁所的次數;

● 如果孩子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會給予適當懲罰;

● 如果孩子做得好,也可以適當給些精神和物質上的獎勵。

規矩一旦制定,就一定要嚴格執行。如果孩子能夠每天堅持按規矩辦事,那很快就會養成習慣。而習慣一旦養成,都不用家長催著寫作業,孩子自己就會主動學習了。

做遊戲訓練孩子注意力

為什麼同樣一份作業,有的孩子半小時就做完了,而有的孩子卻要花兩個小時才完成?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效率,而高效率的來源是孩子能否集中注意力。

比如,在一張含有30個小方格的表中,將1-30的數位打亂順序後寫在表格裡 ,然後讓孩子以最快的速度從1數到30,要邊讀邊指出數字,家長在一邊計時。

一般情況下,7-8歲的孩子按順序找完30個數位的時間是35-55秒;成年人看一張圖表的時間大約是30-35秒,而一些反應比較快的人可以縮短到十幾秒。

像這樣,讓孩子每天訓練一遍,表格裡的數位可以經常變換,相信孩子的注意力水準一定會逐步提高!這種方式簡單有趣,容易引起孩子的興趣。數學家楊樂、張廣厚,小時候都曾採用這個方法,不僅能訓練孩子集中注意力,還可以提高做題速度。

除了做益智遊戲,還可以給孩子購買一些鍛煉觀察力、注意力和記憶力的圖文,如走迷宮等。每次訓練的時間不可過長,但可以逐漸延長練習時間,重點是要每天堅持練。

孩子寫作業時,家長應該幹什麼

給孩子一個適合學習的環境

從硬體條件說起,房間的光線應該充足,如果使用檯燈,一定不能刺激孩子的眼睛;另外,用來學習的桌子也要乾淨整潔,配合桌子的椅子要高低適中……如果這些最基本的需求都不能滿足孩子,那就別怪孩子坐不住了。當然,大多數家長是一定能做得到的。

另外,在孩子學習時,家長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空間。不要孩子在房間寫作業,而你在外面看電視或講電話,還很大聲音,這讓孩子怎麼專心學習?尤其是一些需要背誦記憶的學習內容,孩子在嘈雜的環境中更是學不下去。

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是孩子愛上學習的前提。

不要盯著孩子寫作業

有些家長,說好聽一點是陪著孩子寫作業,實際上卻像監工一樣盯著孩子寫。過程中,一旦發現孩子有什麼錯誤,或者字跡不工整了,就馬上出聲阻止孩子,告訴孩子哪裡錯了,根本不給孩子自己試錯和檢查的機會。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總是屢錯不改,還會忍不住在一旁指責:“我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這樣做不對,你怎麼就是記不住呢?榆木疙瘩。”本來孩子學習時就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結果被家長這麼一“盯”,整個人都會處於緊張的狀態,生怕哪裡做的不對,被家長批評。

久而久之,孩子寫作業時的關注點不再是學習,而是家長什麼時候會離開?甚至會在腦子裡幻想家長會因為一些什麼事情而出去。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又怎麼能寫好作業?於是被家長一頓埋怨,形成了一個惡性循,最後產生厭學情緒。

家長不要以為陪孩子寫作業是一種負責任的做法,實際上卻恰恰干擾了孩子的注意力。一般孩子寫作業時,家長儘量不要在旁邊看著,就放手讓孩子自己做。如果實在不放心,那就拿本書坐在遠處自己看,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學習氣氛。當孩子遇到難題時,自然會主動找你解決的。

孩子做作業磨蹭,絕不只是一個學習上的壞習慣,它也會慢慢延伸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進而影響到孩子的發展。所以,家長一定要學會上面的方法,不用嘮嘮叨叨,讓孩子主動寫作業。

—— THE END ——

團團與你共成長

秦安青年與你共成長,共築青春夢!

無規矩不成方圓,如果家長不告訴孩子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那估計以孩子們自由的天性,他們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吧?所以,給孩子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規定,更能幫助孩子提高寫作業的效率。

但是,家長千萬不要把制定規矩的責任全攬在自己身上,制定好後直接告訴孩子,讓他去執行就好了。這是對孩子的一種不尊重,畢竟孩子是這套規矩的受益方和執行方,他們有權參與並發表自己的想法。而且讓孩子參與制定,他才會更願意去遵守。

為什麼家長經常催促孩子都不管用?就是因為家長的這種做法讓孩子產生了敵意,於是就以不聽話來挑戰家長的權威。

家長可以試著跟孩子商量:

● 規定孩子什麼時間可以看電視?一次可以看多久?

● 寫作業期間,沒有特殊情況,規定孩子走出房間或上廁所的次數;

● 如果孩子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會給予適當懲罰;

● 如果孩子做得好,也可以適當給些精神和物質上的獎勵。

規矩一旦制定,就一定要嚴格執行。如果孩子能夠每天堅持按規矩辦事,那很快就會養成習慣。而習慣一旦養成,都不用家長催著寫作業,孩子自己就會主動學習了。

做遊戲訓練孩子注意力

為什麼同樣一份作業,有的孩子半小時就做完了,而有的孩子卻要花兩個小時才完成?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效率,而高效率的來源是孩子能否集中注意力。

比如,在一張含有30個小方格的表中,將1-30的數位打亂順序後寫在表格裡 ,然後讓孩子以最快的速度從1數到30,要邊讀邊指出數字,家長在一邊計時。

一般情況下,7-8歲的孩子按順序找完30個數位的時間是35-55秒;成年人看一張圖表的時間大約是30-35秒,而一些反應比較快的人可以縮短到十幾秒。

像這樣,讓孩子每天訓練一遍,表格裡的數位可以經常變換,相信孩子的注意力水準一定會逐步提高!這種方式簡單有趣,容易引起孩子的興趣。數學家楊樂、張廣厚,小時候都曾採用這個方法,不僅能訓練孩子集中注意力,還可以提高做題速度。

除了做益智遊戲,還可以給孩子購買一些鍛煉觀察力、注意力和記憶力的圖文,如走迷宮等。每次訓練的時間不可過長,但可以逐漸延長練習時間,重點是要每天堅持練。

孩子寫作業時,家長應該幹什麼

給孩子一個適合學習的環境

從硬體條件說起,房間的光線應該充足,如果使用檯燈,一定不能刺激孩子的眼睛;另外,用來學習的桌子也要乾淨整潔,配合桌子的椅子要高低適中……如果這些最基本的需求都不能滿足孩子,那就別怪孩子坐不住了。當然,大多數家長是一定能做得到的。

另外,在孩子學習時,家長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空間。不要孩子在房間寫作業,而你在外面看電視或講電話,還很大聲音,這讓孩子怎麼專心學習?尤其是一些需要背誦記憶的學習內容,孩子在嘈雜的環境中更是學不下去。

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是孩子愛上學習的前提。

不要盯著孩子寫作業

有些家長,說好聽一點是陪著孩子寫作業,實際上卻像監工一樣盯著孩子寫。過程中,一旦發現孩子有什麼錯誤,或者字跡不工整了,就馬上出聲阻止孩子,告訴孩子哪裡錯了,根本不給孩子自己試錯和檢查的機會。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總是屢錯不改,還會忍不住在一旁指責:“我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這樣做不對,你怎麼就是記不住呢?榆木疙瘩。”本來孩子學習時就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結果被家長這麼一“盯”,整個人都會處於緊張的狀態,生怕哪裡做的不對,被家長批評。

久而久之,孩子寫作業時的關注點不再是學習,而是家長什麼時候會離開?甚至會在腦子裡幻想家長會因為一些什麼事情而出去。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又怎麼能寫好作業?於是被家長一頓埋怨,形成了一個惡性循,最後產生厭學情緒。

家長不要以為陪孩子寫作業是一種負責任的做法,實際上卻恰恰干擾了孩子的注意力。一般孩子寫作業時,家長儘量不要在旁邊看著,就放手讓孩子自己做。如果實在不放心,那就拿本書坐在遠處自己看,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學習氣氛。當孩子遇到難題時,自然會主動找你解決的。

孩子做作業磨蹭,絕不只是一個學習上的壞習慣,它也會慢慢延伸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進而影響到孩子的發展。所以,家長一定要學會上面的方法,不用嘮嘮叨叨,讓孩子主動寫作業。

—— THE END ——

團團與你共成長

秦安青年與你共成長,共築青春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