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最後的紅軍開國大校許軍成政委頒發的軍校證

中國人民解放軍南昌步兵學校

學校淵源于紅軍大學, 前身是華中軍政大學江西分校。 後幾經變更, 1955年5月更名為南昌步兵學校。

1949年, 創建華中軍事政治大學(江西分校)

1950年, 更名中南軍事政治大學(江西分校)

1950年, 更名中南軍事政治大學(第四分校)

1951年, 分出獨立, 建立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三步兵學校

1952年, 第二十三步兵學校、華東第3防空學校訓練處、第4軍教導營合併, 建立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學校

1953年, 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南軍區師範學校

1955年, 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第三文化師範學校

1955年, 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南昌步兵學校

1963年, 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州軍區步兵學校

1968年, 撤銷福州軍區步兵學校

1973年, 複建, 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州軍區軍政幹部學校

1978年, 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州軍區步兵學校

1981年, 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南昌陸軍學校

1986年, 升格中國人民解放軍南昌陸軍學院

許軍成1917年5月出生在霍山縣漫水河鎮安家河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5歲參加紅軍,曾任南昌(福州軍區)步兵學校政治委員,福州軍區後勤部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福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後勤部政治委員。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獲得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中共七大正式代表。許老經過戰爭年代血與火的洗禮,可謂戎馬一生,身經百戰,功勳卓著!

老紅軍許軍成的“三次回鄉”情(來源於中共霍山縣委黨史研究室 湯祖祥、何家宏 )

革命道路多艱辛 首次回鄉不敢認親娘

1933年3月底的一天,為了突破敵人的圍剿,許軍成和他的戰友們翻過一座大山,來到離許軍成老家不遠的熊家老屋。這是個大村莊,當時天色已晚,許軍成所在的營隊就住在那裡。天亮以後,為防止敵軍突襲,部隊準備派人到前方查看敵情,因為許軍成是當地人,對當地的地形熟悉,於是主動請纓,要求到前方去偵探敵情和放哨。在查哨的途中,許軍成偶遇兒時一起放牛的小夥伴。小夥伴驚奇地問道:“你不是許家的秀明哥嗎?”許軍成一眼就認出了小夥伴,但轉念一想,如果自己的身份暴露了,家人都會遭殃,於是說道:“小兄弟,你看錯人了,我不是當地人,我是湖北人”。“我們從小放牛那樣好,你現在當了紅軍,怎麼翻臉不認人了?你走到哪裡我都認識,不要裝啦!我告訴你,你的母親就在前面的小房子裡頭”。許軍成假裝不知道他在說什麼,沒再理他,趕快離開。回去後,許軍成久久不能平靜,自己有親不能認,有家不能回。要是小夥伴回去告訴了他的母親,萬一母親找來了怎麼辦?到底是認還是不認呢?認或不認有什麼後果呢?許軍成思前想後、翻來覆去地考慮,最終決定還是不認為好。

當天中午,許軍成在營地門前剛睡醒,突然看到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婦女帶著他的母親向營地大門走來,一進門,就喊“慶子”(許軍成的小名)。一聽到母親喊自己,許軍成感到無比親切,因為自從入伍後他就沒有見到過親娘了。但此時,他不能認。許軍成故作鎮靜地問道:“大娘,你喊誰個?”“我喊你啊!你是我的兒子,這件事我還記不得嗎?”“大娘,我是湖北人”“不要裝!你的親娘你都不認識了嗎?你不認識我!我認識你啊!”看到母親的情緒如此激動,許軍成說:“大娘你喝點水再說”,在喝水的間隙,許軍成偷偷地跑到後屋,向副班長和連長說了此事。副班長和連長一致說道:“你千萬不能認啦,要是認了後果很壞啊!”原來副班長和連長就是因為身份暴露,他們的父母在1932年被敵人殘忍地殺害了。三人商量好了對策,許軍成和副班長先出去,許軍成往傍邊一坐,副班長說:“大娘,你要是認識你的兒子當然是很好嘍!”手指著許軍成說道:“他不是你的孩子,他是湖北麻城人,一到了麻城他就講這是我老家喲!一到這個地方他什麼都不知道。”此時,連長也來了,假裝問是什麼事,說道:“大娘,聽說你要見你的孩子,心情我理解,假如我們連隊有你的兒子,你們母子之間談談該多好哦!可是我們連沒有你的兒子,他是湖北人啊!”他們說話的時候,許母還半信半疑,眼睛一直盯著許軍成在看。許軍成裝作滿不在乎的樣子。副班長看出許母心思,接著說:“我們這裡沒有你的兒子,我們都是你的孩子!這樣吧,為了表示孝敬,我們盛兩大碗菜給你吃。吃過後你還是回去吧!”大家都說不是,許母很是失望:“沒有我的兒子我就回去吧!”菜也沒吃,走了。那個年輕的婦女也跟著走了。許軍成帶著兩個戰士端著兩碗菜一直跟著,但怕人看到他們吃了紅軍的菜又說不清,就快步到了那個年輕婦女家中把菜倒到她家的碗中,並一再叮囑許母和年輕婦女千萬不要把送菜的事情說出去。

當天晚上,許軍成隨營隊出發再次離開家鄉。許軍成第一次回鄉離開了他的母親,這一別直至全國解放,母子再也沒有相見。

第二次踏上回鄉路 傾訴衷腸意切切

1950年7月,經上級批准,許軍成終於有機會回家探親。到了霍山縣,先住在親戚家,第三天來到縣政府。縣長見到許軍成臂章上寫著“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一軍一二三師三六八團政委許軍成”,忙問道:“許政委,你來霍山幹什麼?”“我回家啊,回家探親啊!”“你家哪裡啊?”“我家就在安家河東村何家老院子附近呐!”“你講的地方我知道啊!都清清楚楚,一到那裡就聽說有個許秀明,三一年當紅軍,沒有了,家裡給抱了個孩子,還入了祠堂。你認不認識許秀明啊?有沒有聽到有個許秀明啊?你認識許秀明嗎?”許軍成聽後哈哈大笑,“哎吆!縣長啊!我錯了,我沒跟你講你不知道啊!我就是許秀明呐!過去叫許秀明現在改名叫許軍成,這次就是回來探親的。”縣長又驚又喜,但轉念一想說道:“許政委,咱這樣回去家裡是不是有點不相信,二十多年前就沒有了,現在怎麼突然回來了……”只聽到旁邊有人說道:“到家看看再講吧!”

從縣城到安家河有百余裡路,許軍成一行第三天走到土地嶺的時候,十幾個老漢從許軍成跟前走過,他們看了許軍成一眼,許軍成也看了他們一眼。他們走到後面看到警衛員就問許軍成在哪裡?警衛員說到那前頭就是啊!他們又飛快地跑了回來,熱情地說道“兄弟回來啦!”十幾個叔伯兄弟高聲喊了起來。休息的時候,一部分親戚高興地先回老家報信去了。許軍成與兄弟們一路走著,走到離家三四裡路的時候,突然對面來了個女的,挽著小孩子,許軍成一看,這不是姐姐嗎?還沒等許軍成完全反應過來,只聽到那女的說:“哎呀!兄弟你可回來了!二十年我想死你了!我是你親姐姐啊!”“姐,你怎麼知道我回來了?”“有人回去報信了,現在都知道你回來了,你是紅軍回來的第一個人呐!大家都很驚奇啊!我聽說你回來了,我高興極了,帶著孩子就來了。”“這個孩子是哪個?”“這是你外孫,快叫舅舅。”許軍成牽著外孫的手,邊走邊聊家鄉的情況,很快就到家了。遠遠的只見門口站著一個人,許軍成問道:“門口站著的是什麼人啊?”“這是娘啊!”許軍成快步跑到門口,緊緊地抱著他的母親,哽咽著說:“娘,兒子回來了!”母子兩抱頭痛哭失聲!“你是慶子嗎?這是真的還是假的?”“是真的!”“我問你那年在熊家老屋是不是你啊?”“是我啊!”“是你為什麼不認我呢?”“娘啊!如果當時我認了你,今天我們還能相認嗎……”

當晚許母回想起當年說道:“當晚你們走了以後,第二天保安團二十多人包圍了村子,叫我交出兒子。我講我沒有看到我的兒子,他是湖北的,不是當地人呐!當年陪著我一起去的那個年輕婦女也說道:‘大哥,我也去了,看起來面貌挺像,實際上不是一個人,當時的連長也講了他是湖北麻城的,那裡沒有她的兒子,於是我們就回來了!’”說到這裡保安團這些人有些猶豫,“聽說他早就不見了,早就給她抱了兒子,入了祠堂我們都知道,怎麼現在又回來了?”保安團有人說: ‘世上的怪事很多,霍山縣保安隊有個姓李的和姓王的,兩人面貌相同,經常把王當成李,把李當成王,這次可能不是她兒子,像她兒子所以我們來了”保安團的頭子私下和他的隊員說:“是啊,她抱的兒子上祖墳我們都看到了,怎麼現在他又回來了,是真兒子還是假兒子……”“老東西,假如抓來你的兒子,你們娘倆一塊槍斃,如果這次真是你的兒子,你也得槍斃,你兒子跟共匪跑了,一樣槍斃,現在還弄不清是真是假,等以後弄清了再找你算帳!”說完他們就走了……”

有個叔伯兄弟說:“大哥,當時你幸好沒有認啊!你要是認了,那可不得了!你要認了老百姓都知道你當紅軍了,一見了面都講你是紅軍,老百姓一證實,我們就遭了。你說你是湖北麻城人,這個外面人誰也不關心,你當年不認你娘是對的,許家的人早已死了,她是何家的人。她兒子沒死,就是欺騙國軍,罪更大。你沒有認是好事,不能見啊!”又一叔伯兄弟說道:“秀明還是你有辦法,你看當年你當紅軍的時候,你家三個人,現在還是三個人多好啊!”許軍成說:“只有這樣才能對付國民黨的暴力,我母親才能活呀!當時沒別的辦法。”

這是許軍成參加紅軍後第二次回家鄉,見到了他魂牽夢縈、日夜思念的親人。此後,許軍成一直定居南昌,因工作繁忙,後又年事以高,很少回老家。但他對故鄉的情感卻日趨漸濃。 許軍成夫婦
許軍成全家福照

葉落歸根回家鄉 了卻心願無遺憾

2016年5月9日,許軍成迎來100周歲生日。霍山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王光軍帶領縣委黨史研究室和縣電視臺的同志,冒著濛濛細雨,赴南昌參加由南昌第一幹休所為許軍成舉辦的百歲生日慶典活動。

慶典儀式簡短而隆重。活動結束後,王部長同幹休所兩位工作人員緩緩地推著輪椅,送許老回病房休養。在400多米長的院道上,許老仍激動萬分,連唱了三首紅歌(《十二月敘苦歌》、《八月桂花遍地開》、《大海航行靠舵手》)、提了兩句忠告(不要忘本、不忘過去),充分表達了老紅軍堅定的信念、崇高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以及對我們革命後來者的殷切期望。

在病房稍微休息一下,接受我們的採訪後,許老向王部長轉達了思慮良久的心願。

“王部長,我有個心願想對你說。我14歲參加紅軍,離開家鄉鬧革命。以後很少回到家鄉,對家鄉沒有什麼貢獻。我生是霍山人,死也要留在霍山……”

事關百歲老紅軍的心願,王部長不敢怠慢,當即與許老親屬商量,統一意見後抓緊落實。

霍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在王部長的牽頭、協調下,霍山縣在縣烈士陵園辟了一塊占地約1畝的紅軍墓園,2016年12月1日正式建成,2017年1月10日正式投入使用。

2016年11月1日17時35分,老紅軍許軍成在南昌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100歲。

青山低首迎忠魂,淠河嗚咽泣英靈。2017年1月19日下午,許軍成的骨灰在南昌第一幹休所的同志及親人的護送下運往霍山紅軍墓園安葬,終於圓了老紅軍的夙願。

在安葬儀式上,霍山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王光軍高度評價了許軍成的一生:“許軍成同志忠於党、忠於人民、忠於共產主義事業,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和人民軍隊的建設,無私地奉獻了畢生的精力。老紅軍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的一生。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許軍成同志對家鄉人民始終懷著骨肉相連的深厚感情和難以割捨的赤子情懷,時刻關注著家鄉的發展變化,傾力支持家鄉建設,家鄉人民對許軍成同志始終懷有發自內心的敬仰,保持著血濃於水的親情。許軍成同志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光明磊落的坦蕩胸懷、顧全大局的黨性觀念、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為家鄉人民樹立起了一座精神豐碑。許軍成同志骨灰回歸故里安息,與家鄉的青山綠水共眠,這既是他的遺願,也是家鄉人民的期盼。老紅軍雖然離開我們,但他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將永遠留在我們心中,成為霍山老區人民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和奮發向前的力量源泉,永勵後人。我們將謹遵老紅軍遺訓,化悲痛為力量,匯全縣之智、舉全縣之力,為加快綠色崛起、實現全面小康、建設美麗霍山而努力奮鬥。”

老紅軍許軍成的“三次回鄉”情,見證了共和國飽經滄桑的歷史,激勵著我們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中共七大代表證

許軍成1917年5月出生在霍山縣漫水河鎮安家河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5歲參加紅軍,曾任南昌(福州軍區)步兵學校政治委員,福州軍區後勤部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福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後勤部政治委員。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獲得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中共七大正式代表。許老經過戰爭年代血與火的洗禮,可謂戎馬一生,身經百戰,功勳卓著!

老紅軍許軍成的“三次回鄉”情(來源於中共霍山縣委黨史研究室 湯祖祥、何家宏 )

革命道路多艱辛 首次回鄉不敢認親娘

1933年3月底的一天,為了突破敵人的圍剿,許軍成和他的戰友們翻過一座大山,來到離許軍成老家不遠的熊家老屋。這是個大村莊,當時天色已晚,許軍成所在的營隊就住在那裡。天亮以後,為防止敵軍突襲,部隊準備派人到前方查看敵情,因為許軍成是當地人,對當地的地形熟悉,於是主動請纓,要求到前方去偵探敵情和放哨。在查哨的途中,許軍成偶遇兒時一起放牛的小夥伴。小夥伴驚奇地問道:“你不是許家的秀明哥嗎?”許軍成一眼就認出了小夥伴,但轉念一想,如果自己的身份暴露了,家人都會遭殃,於是說道:“小兄弟,你看錯人了,我不是當地人,我是湖北人”。“我們從小放牛那樣好,你現在當了紅軍,怎麼翻臉不認人了?你走到哪裡我都認識,不要裝啦!我告訴你,你的母親就在前面的小房子裡頭”。許軍成假裝不知道他在說什麼,沒再理他,趕快離開。回去後,許軍成久久不能平靜,自己有親不能認,有家不能回。要是小夥伴回去告訴了他的母親,萬一母親找來了怎麼辦?到底是認還是不認呢?認或不認有什麼後果呢?許軍成思前想後、翻來覆去地考慮,最終決定還是不認為好。

當天中午,許軍成在營地門前剛睡醒,突然看到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婦女帶著他的母親向營地大門走來,一進門,就喊“慶子”(許軍成的小名)。一聽到母親喊自己,許軍成感到無比親切,因為自從入伍後他就沒有見到過親娘了。但此時,他不能認。許軍成故作鎮靜地問道:“大娘,你喊誰個?”“我喊你啊!你是我的兒子,這件事我還記不得嗎?”“大娘,我是湖北人”“不要裝!你的親娘你都不認識了嗎?你不認識我!我認識你啊!”看到母親的情緒如此激動,許軍成說:“大娘你喝點水再說”,在喝水的間隙,許軍成偷偷地跑到後屋,向副班長和連長說了此事。副班長和連長一致說道:“你千萬不能認啦,要是認了後果很壞啊!”原來副班長和連長就是因為身份暴露,他們的父母在1932年被敵人殘忍地殺害了。三人商量好了對策,許軍成和副班長先出去,許軍成往傍邊一坐,副班長說:“大娘,你要是認識你的兒子當然是很好嘍!”手指著許軍成說道:“他不是你的孩子,他是湖北麻城人,一到了麻城他就講這是我老家喲!一到這個地方他什麼都不知道。”此時,連長也來了,假裝問是什麼事,說道:“大娘,聽說你要見你的孩子,心情我理解,假如我們連隊有你的兒子,你們母子之間談談該多好哦!可是我們連沒有你的兒子,他是湖北人啊!”他們說話的時候,許母還半信半疑,眼睛一直盯著許軍成在看。許軍成裝作滿不在乎的樣子。副班長看出許母心思,接著說:“我們這裡沒有你的兒子,我們都是你的孩子!這樣吧,為了表示孝敬,我們盛兩大碗菜給你吃。吃過後你還是回去吧!”大家都說不是,許母很是失望:“沒有我的兒子我就回去吧!”菜也沒吃,走了。那個年輕的婦女也跟著走了。許軍成帶著兩個戰士端著兩碗菜一直跟著,但怕人看到他們吃了紅軍的菜又說不清,就快步到了那個年輕婦女家中把菜倒到她家的碗中,並一再叮囑許母和年輕婦女千萬不要把送菜的事情說出去。

當天晚上,許軍成隨營隊出發再次離開家鄉。許軍成第一次回鄉離開了他的母親,這一別直至全國解放,母子再也沒有相見。

第二次踏上回鄉路 傾訴衷腸意切切

1950年7月,經上級批准,許軍成終於有機會回家探親。到了霍山縣,先住在親戚家,第三天來到縣政府。縣長見到許軍成臂章上寫著“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一軍一二三師三六八團政委許軍成”,忙問道:“許政委,你來霍山幹什麼?”“我回家啊,回家探親啊!”“你家哪裡啊?”“我家就在安家河東村何家老院子附近呐!”“你講的地方我知道啊!都清清楚楚,一到那裡就聽說有個許秀明,三一年當紅軍,沒有了,家裡給抱了個孩子,還入了祠堂。你認不認識許秀明啊?有沒有聽到有個許秀明啊?你認識許秀明嗎?”許軍成聽後哈哈大笑,“哎吆!縣長啊!我錯了,我沒跟你講你不知道啊!我就是許秀明呐!過去叫許秀明現在改名叫許軍成,這次就是回來探親的。”縣長又驚又喜,但轉念一想說道:“許政委,咱這樣回去家裡是不是有點不相信,二十多年前就沒有了,現在怎麼突然回來了……”只聽到旁邊有人說道:“到家看看再講吧!”

從縣城到安家河有百余裡路,許軍成一行第三天走到土地嶺的時候,十幾個老漢從許軍成跟前走過,他們看了許軍成一眼,許軍成也看了他們一眼。他們走到後面看到警衛員就問許軍成在哪裡?警衛員說到那前頭就是啊!他們又飛快地跑了回來,熱情地說道“兄弟回來啦!”十幾個叔伯兄弟高聲喊了起來。休息的時候,一部分親戚高興地先回老家報信去了。許軍成與兄弟們一路走著,走到離家三四裡路的時候,突然對面來了個女的,挽著小孩子,許軍成一看,這不是姐姐嗎?還沒等許軍成完全反應過來,只聽到那女的說:“哎呀!兄弟你可回來了!二十年我想死你了!我是你親姐姐啊!”“姐,你怎麼知道我回來了?”“有人回去報信了,現在都知道你回來了,你是紅軍回來的第一個人呐!大家都很驚奇啊!我聽說你回來了,我高興極了,帶著孩子就來了。”“這個孩子是哪個?”“這是你外孫,快叫舅舅。”許軍成牽著外孫的手,邊走邊聊家鄉的情況,很快就到家了。遠遠的只見門口站著一個人,許軍成問道:“門口站著的是什麼人啊?”“這是娘啊!”許軍成快步跑到門口,緊緊地抱著他的母親,哽咽著說:“娘,兒子回來了!”母子兩抱頭痛哭失聲!“你是慶子嗎?這是真的還是假的?”“是真的!”“我問你那年在熊家老屋是不是你啊?”“是我啊!”“是你為什麼不認我呢?”“娘啊!如果當時我認了你,今天我們還能相認嗎……”

當晚許母回想起當年說道:“當晚你們走了以後,第二天保安團二十多人包圍了村子,叫我交出兒子。我講我沒有看到我的兒子,他是湖北的,不是當地人呐!當年陪著我一起去的那個年輕婦女也說道:‘大哥,我也去了,看起來面貌挺像,實際上不是一個人,當時的連長也講了他是湖北麻城的,那裡沒有她的兒子,於是我們就回來了!’”說到這裡保安團這些人有些猶豫,“聽說他早就不見了,早就給她抱了兒子,入了祠堂我們都知道,怎麼現在又回來了?”保安團有人說: ‘世上的怪事很多,霍山縣保安隊有個姓李的和姓王的,兩人面貌相同,經常把王當成李,把李當成王,這次可能不是她兒子,像她兒子所以我們來了”保安團的頭子私下和他的隊員說:“是啊,她抱的兒子上祖墳我們都看到了,怎麼現在他又回來了,是真兒子還是假兒子……”“老東西,假如抓來你的兒子,你們娘倆一塊槍斃,如果這次真是你的兒子,你也得槍斃,你兒子跟共匪跑了,一樣槍斃,現在還弄不清是真是假,等以後弄清了再找你算帳!”說完他們就走了……”

有個叔伯兄弟說:“大哥,當時你幸好沒有認啊!你要是認了,那可不得了!你要認了老百姓都知道你當紅軍了,一見了面都講你是紅軍,老百姓一證實,我們就遭了。你說你是湖北麻城人,這個外面人誰也不關心,你當年不認你娘是對的,許家的人早已死了,她是何家的人。她兒子沒死,就是欺騙國軍,罪更大。你沒有認是好事,不能見啊!”又一叔伯兄弟說道:“秀明還是你有辦法,你看當年你當紅軍的時候,你家三個人,現在還是三個人多好啊!”許軍成說:“只有這樣才能對付國民黨的暴力,我母親才能活呀!當時沒別的辦法。”

這是許軍成參加紅軍後第二次回家鄉,見到了他魂牽夢縈、日夜思念的親人。此後,許軍成一直定居南昌,因工作繁忙,後又年事以高,很少回老家。但他對故鄉的情感卻日趨漸濃。 許軍成夫婦
許軍成全家福照

葉落歸根回家鄉 了卻心願無遺憾

2016年5月9日,許軍成迎來100周歲生日。霍山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王光軍帶領縣委黨史研究室和縣電視臺的同志,冒著濛濛細雨,赴南昌參加由南昌第一幹休所為許軍成舉辦的百歲生日慶典活動。

慶典儀式簡短而隆重。活動結束後,王部長同幹休所兩位工作人員緩緩地推著輪椅,送許老回病房休養。在400多米長的院道上,許老仍激動萬分,連唱了三首紅歌(《十二月敘苦歌》、《八月桂花遍地開》、《大海航行靠舵手》)、提了兩句忠告(不要忘本、不忘過去),充分表達了老紅軍堅定的信念、崇高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以及對我們革命後來者的殷切期望。

在病房稍微休息一下,接受我們的採訪後,許老向王部長轉達了思慮良久的心願。

“王部長,我有個心願想對你說。我14歲參加紅軍,離開家鄉鬧革命。以後很少回到家鄉,對家鄉沒有什麼貢獻。我生是霍山人,死也要留在霍山……”

事關百歲老紅軍的心願,王部長不敢怠慢,當即與許老親屬商量,統一意見後抓緊落實。

霍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在王部長的牽頭、協調下,霍山縣在縣烈士陵園辟了一塊占地約1畝的紅軍墓園,2016年12月1日正式建成,2017年1月10日正式投入使用。

2016年11月1日17時35分,老紅軍許軍成在南昌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100歲。

青山低首迎忠魂,淠河嗚咽泣英靈。2017年1月19日下午,許軍成的骨灰在南昌第一幹休所的同志及親人的護送下運往霍山紅軍墓園安葬,終於圓了老紅軍的夙願。

在安葬儀式上,霍山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王光軍高度評價了許軍成的一生:“許軍成同志忠於党、忠於人民、忠於共產主義事業,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和人民軍隊的建設,無私地奉獻了畢生的精力。老紅軍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的一生。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許軍成同志對家鄉人民始終懷著骨肉相連的深厚感情和難以割捨的赤子情懷,時刻關注著家鄉的發展變化,傾力支持家鄉建設,家鄉人民對許軍成同志始終懷有發自內心的敬仰,保持著血濃於水的親情。許軍成同志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光明磊落的坦蕩胸懷、顧全大局的黨性觀念、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為家鄉人民樹立起了一座精神豐碑。許軍成同志骨灰回歸故里安息,與家鄉的青山綠水共眠,這既是他的遺願,也是家鄉人民的期盼。老紅軍雖然離開我們,但他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將永遠留在我們心中,成為霍山老區人民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和奮發向前的力量源泉,永勵後人。我們將謹遵老紅軍遺訓,化悲痛為力量,匯全縣之智、舉全縣之力,為加快綠色崛起、實現全面小康、建設美麗霍山而努力奮鬥。”

老紅軍許軍成的“三次回鄉”情,見證了共和國飽經滄桑的歷史,激勵著我們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中共七大代表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