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有見識的父母,絕不害怕向孩子認錯

▾ 點擊收聽 ▾

本文大約1800字, 閱讀需要8分鐘

在中國人的慣性思維裡, 父母在孩子眼中一直是絕對的權威。 父母的一言一行, 孩子都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一向注重面子的中國父母似乎從來不願意和孩子們溝通內心, 更不用說主動向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與不足。 然而, 在教育問題上, 有見識的父母往往不會羞於承認自己的不足, 這樣的效果似乎更好。

01 向孩子道歉不會丟面子

父母在孩子面前認錯, 真的會丟面子嗎?楊瀾曾提到一件事:有一次自己和先生吵得不可開交。 本來夫妻吵架, 應該在房間裡解決。 但他們當時氣上頭了, 忽略了在場的孩子。 孩子躲在一個角落裡, 看著父母狂風暴雨式的罵戰, 心跳得快要衝出身體, 眼神裡充滿恐懼。

吵完後, 楊瀾知道孩子傷害極深, 於是夫妻兩人來到孩子的房間, 幾乎是半跪著對孩子說:“爸爸媽媽剛做了一件非常錯誤的事, 我們在你面前爭吵, 還用了許多不雅的話, 真對不起, 請你原諒我們。 大人有時候會做出一些很愚蠢的事。 但是, 爸爸媽媽彼此還是相愛的, 只是剛才意見分歧發生了爭執。 爸爸媽媽永遠愛你, 不希望你受到任何的驚嚇和傷害。 ”

正是楊瀾的這些話, 孩子才慢慢平靜下來, 接受了父母的道歉。 很多時候, 父母做錯了事, 向孩子道歉, 這不僅不會使父母的威嚴受到破壞, 相反, 這是把父母的威嚴轉化為真正的溫情, 使父母和孩子之間建立起了如朋友一樣的紐帶, 孩子從內心覺得父母尊重自己,

而不僅僅是父母的附屬。

02 勇於道歉的父母更可愛

美國教育家斯特娜夫人曾說:“一個勇於承認錯誤、探索新的談話起點的父母, 遠比固執、專橫的父母要可愛得多。 ”

聞一多有五個孩子, 但由於自己平常忙於工作, 心力交瘁之余對孩子的管教多用打罵的方式進行。 他的次子聞立雕小時候十分調皮, 在學校無心學習, 回到家裡也不喜歡做作業, 經常要被父親拿鞋底子抽。 因此, 父親的追趕、孩子的嚷叫、母親的勸說, 成了這一家人生活的“家常便飯”。

有一次聞一多要起草一個聲明, 幾個孩子還是自顧自地玩耍打鬧, 讓父親根本沒能靜下心來。 聞一多一急, 打了小女兒兩下。 聞立雕二話不說, 沖進父親的房間吼道:“爸, 你是講民主的,

怎麼在家不講民主呢?”聞一多一愣, 沉思良久以後, 對兒子說:“我錯了, 不該打小妹。 我小時候父母就是這樣管教我的, 所以我也用這樣的辦法來對待你們。 希望你們記住, 將來不要用這樣的方法對待你們自己的孩子。 ”

從此聞一多再也沒打孩子了, 幾個孩子知道了父親的苦處,也更理解了父親的追求。聞立雕後來回憶自己的父親:“他服從真理,追求真理,在真理面前敢於承認錯誤,甚至於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孩子不會覺得父母認錯了就會矮人一等,相反,這樣的父母才更能敞開心胸,與孩子進行對話,讓孩子瞭解自己,讓孩子發自內心真誠地尊重。

03 父母認錯能訓練孩子思維

父母認錯,給自己給孩子都是一種思維訓練。因為要認錯,首先就是“認帳”,而認帳,是弄清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這叫“真偽判斷”,是對事實最基本的分析。

在弄清楚了真偽之後,孩子心裡有數,家長就可以引導孩子做出比較穩當的“道德判斷”和“價值判斷”:犯這個錯誤的人,他是無心之失還是有意為之;需不需要受到懲罰;該怎樣彌補這個錯誤……

父母認錯及時、引導得當,孩子學會分清事實的能力,從而分清對錯。以後孩子做事,就不會拖泥帶水。

如果父母拒不認錯,直接跳過事實,叫孩子不要挑戰他的權威,甚至直接就來“道德判斷”:“我是來幫你的,你還挑我錯!”孩子也只能學會凡事先做“道德判斷”:父母是對的,我是錯的;我是對的,別人是錯的;領導是對的,平民是錯的……一旦這樣的價值觀建立起來了,孩子就容易變成對人不對事的“糊塗蟲”,甚至心理扭曲,固執己見,做什麼事都大概不會成功。

04 在錯誤面前低頭的父母更高大

董卿曾經也因為自己爸爸的嚴厲教育,倍感身心壓抑。她的爸爸甚至不准她照鏡子,理由就是:馬鈴薯再打扮還是個土豆,你每天花在照鏡子上的時間還不如多看點書。

她大一時,父親破天荒邀請一家三口下館子,席間,父親突然舉起酒杯說,我敬你一杯吧,我跟你道個歉。我想了想,這麼多年,我對你有很多方式不對,你別往心裡去。每次談起這件往事,董卿都要淚奔。

其實多少父母和董卿的父親一樣,對孩子管教容易、打罵容易、疼愛容易,哪怕說句“我愛你”也容易,但卻難以說出那句“我錯了”。像董卿的父親,這一句道歉就來得很晚。

承認“我錯了”,不僅需要勇氣,還需要認識到自己的靈魂不過也是一個卑微的存在,不會因為父母身份的加持就自動變得優越。但其實,在錯誤面前低頭、顯得卑微的父母,在孩子眼中就是最高大偉岸的存在。同時,由於父母的良好榜樣,孩子也自然會長成明辨是非、三觀溫良的善人。

幾個孩子知道了父親的苦處,也更理解了父親的追求。聞立雕後來回憶自己的父親:“他服從真理,追求真理,在真理面前敢於承認錯誤,甚至於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孩子不會覺得父母認錯了就會矮人一等,相反,這樣的父母才更能敞開心胸,與孩子進行對話,讓孩子瞭解自己,讓孩子發自內心真誠地尊重。

03 父母認錯能訓練孩子思維

父母認錯,給自己給孩子都是一種思維訓練。因為要認錯,首先就是“認帳”,而認帳,是弄清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這叫“真偽判斷”,是對事實最基本的分析。

在弄清楚了真偽之後,孩子心裡有數,家長就可以引導孩子做出比較穩當的“道德判斷”和“價值判斷”:犯這個錯誤的人,他是無心之失還是有意為之;需不需要受到懲罰;該怎樣彌補這個錯誤……

父母認錯及時、引導得當,孩子學會分清事實的能力,從而分清對錯。以後孩子做事,就不會拖泥帶水。

如果父母拒不認錯,直接跳過事實,叫孩子不要挑戰他的權威,甚至直接就來“道德判斷”:“我是來幫你的,你還挑我錯!”孩子也只能學會凡事先做“道德判斷”:父母是對的,我是錯的;我是對的,別人是錯的;領導是對的,平民是錯的……一旦這樣的價值觀建立起來了,孩子就容易變成對人不對事的“糊塗蟲”,甚至心理扭曲,固執己見,做什麼事都大概不會成功。

04 在錯誤面前低頭的父母更高大

董卿曾經也因為自己爸爸的嚴厲教育,倍感身心壓抑。她的爸爸甚至不准她照鏡子,理由就是:馬鈴薯再打扮還是個土豆,你每天花在照鏡子上的時間還不如多看點書。

她大一時,父親破天荒邀請一家三口下館子,席間,父親突然舉起酒杯說,我敬你一杯吧,我跟你道個歉。我想了想,這麼多年,我對你有很多方式不對,你別往心裡去。每次談起這件往事,董卿都要淚奔。

其實多少父母和董卿的父親一樣,對孩子管教容易、打罵容易、疼愛容易,哪怕說句“我愛你”也容易,但卻難以說出那句“我錯了”。像董卿的父親,這一句道歉就來得很晚。

承認“我錯了”,不僅需要勇氣,還需要認識到自己的靈魂不過也是一個卑微的存在,不會因為父母身份的加持就自動變得優越。但其實,在錯誤面前低頭、顯得卑微的父母,在孩子眼中就是最高大偉岸的存在。同時,由於父母的良好榜樣,孩子也自然會長成明辨是非、三觀溫良的善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