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男子坐地起價,包拯巧治釘子戶,15天后自動搬遷

釘子戶, 這些年曝光量非常大, 其實在古代就有發生, 比如包拯在做縣令之時, 就碰到這種頭疼的事。

明朝宋仁宗時期, 因為堤壩陳舊,

常患水災, 和州縣令包拯奉旨修堤, 動員周邊百姓搬遷到城南指定的地方, 按照搬遷條款, 百姓需要補一點銀兩給官府。 告示一出, 飽受水患的百姓無不歡呼雀躍, 紛紛前往縣衙門辦理手續, 只有一個做豆腐的小商戶不接受, 成為了釘子戶。 要是其他縣令, 早就強制性處理了, 但對於愛民如子的包拯, 卻很頭疼。

正當包拯無計可施之時, 屬下來報, 修堤工匠已經全部到位, 要按照什麼樣的標準準備飯菜?包拯一聽, 計上心來, 說:修堤辛苦, 一定要讓工匠吃飽吃好, 豆腐是好食物, 清熱解毒、生津止渴, 價格還很便宜, 要多多購買。

自此以後, 包拯還經常串到後廚, 給大廚們出主意, 炸豆腐、麻婆豆腐、家常豆腐、小蔥拌豆腐、豆腐湯等等層出不窮, 而且包拯指明一定要到釘子戶家採購豆腐。 如此一來, 釘子戶生意很火爆, 可是每天進貨的原料也很多, 存放的地方就成了問題, 想找更大的作坊, 但大家認為他是釘子戶, 不願租把房屋給他。

正當豆腐店老闆一籌莫展時, 包拯突然登門, 說縣衙門後面有塊個作坊, 可以賣給他擴大規模, 釘子戶覺得這半個月生意火爆, 也不在乎那點錢, 於是答應衙門的搬遷補貼條款, 舉家搬遷。

我是趣味的歷史,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 請關注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