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

天堂草原, 有明珠焉, 厥為青城, 倚陰山之巍峨, 聆黃河之鏗鏘。 這就是祖國北疆的歷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 那裡芳草萋萋, 牛羊遍地, 鳥語花香, 富有濃郁的塞外風情。

“呼和浩特”是蒙古語音譯, 意為“青色的城”, 是內蒙古首府, 呼包鄂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之一, 全區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金融中心。 是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城、全國雙擁模範城和中國經濟實力百強城市, 被譽為“中國乳都”。 呼和浩特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 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是胡服騎射的發祥地,

是昭君出塞的目的地, 是鮮卑拓跋的龍興地, 是旅蒙商家互市之地, 是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交匯、碰撞、融合的前沿。

西元前306年, 趙武靈王在陰山下築長城, 並設雲中郡;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縣的古城公社所在地。 西漢武帝時, 在河套地區興建了一批軍市。 今呼和浩特東郊的塔布托村就留有西漢時期的土城遺址。 土城為內外兩重, 外城周邊3公里, 是座長方形土築小城, 為當時的民居及兵營所在地;內城為官署駐地。

魏晉南北朝時期, 鮮卑族拓拔部在北方興起, 它的早期都城“盛樂”即在今呼和浩待南面60公里的和林格爾縣境。

隋唐時期, 呼和浩特一帶是突厥人的活動範圍。 唐太宗貞觀年間, 唐軍於雲中大敗突厥于白道(今名蜈蚣壩,

在呼和浩特市北)。 唐中宗景龍二年(708), 唐王朝在今呼和浩特周圍地區設立了東、中、西3個“受降城”。

西元10世紀初, 契丹人建立了遼國, 在此設天德軍及豐州。 豐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東南約20公里的白塔村附近。 明隆慶六年(1572), 蒙古土默特部領主阿勒坦汗(俺答汗)來豐州一帶駐牧, 不久統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區。 萬曆九年(1581), 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這裡正式築城, 城牆用青磚砌成, 遠望一片青色, “青城”之名由此而來。 明王朝賜名為“歸化”。 此城築成後不久, 阿勒坦汗便去世, 其妻三娘子成為這座城市的主宰。 三娘子力主與明王朝和睦相處, 以致蒙漢兩族不用兵革達30年之久。 長城沿線的人們為紀念這位草原女傑,

將此城稱作“三娘子城”。

清初, 三娘子城被清軍焚毀。 康熙三十三年(1694), 清王朝為徹底打敗**境內之蒙古準噶爾部隊, 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築了一道外城, 對準噶爾部戰爭勝利後, 距舊城2.5公里處又增建一駐防城即新城, 並命名為“綏遠城”。 清朝末年, 將舊城(歸化城)和新城(綏遠城)合併, 稱“歸綏”。

1928年, 綏遠建省, 將歸綏縣城區設為歸綏市, 作為省會。 日寇佔領期間, 曾改稱為“厚和特別市”。 1954年, 撤銷綏遠省建制, 將“歸綏”更名為“呼和浩特”, 作為內蒙古首府。

呼和浩特兩千多年的文字記載, 文化遺存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這裡有距今七八十萬年的古人類石器製造場遺址“大窯文化”;有始築于戰國時代的我國最古老的“趙長城”;有作為“胡漢和親”歷史見證的昭君墓和聞名遐邇的遼代萬部華嚴經塔;有世界上唯一用蒙古文字刻寫的天文圖金剛舍利寶塔;被譽為“召城之最”的大召、“佛教建築典範”的席力圖召、“杏塢番紅”的烏素圖召、“古木參天”的喇嘛洞召等眾多召廟共同組成獨具魅力的召廟文化。

加上市東南和林格爾東漢壁畫墓群, 具有大漠風情的黃河旅遊區、號稱“塞外西湖”的哈素海度假村和位於大青山叢林翠柏中的烏素圖國家森林旅遊娛樂區, 周邊有希拉穆仁、格根塔拉、輝騰錫勒草原旅遊勝地。 使呼和浩特成為遊人嚮往的歷史文化名城。

呼和浩特文化是一種典型的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的結合體, 再加上現代文明的影響, 文化歷史遺跡無一不體現北方民族特有的樸實、豪放、大氣的特徵。

有專門的蒙古語學校、歌舞藝術表演的烏蘭牧旗, 還有比較有特色的民族服裝表演等等, 非常有特色。 蒙古族典型的樂器馬頭琴奏出的悠揚樂曲, 伴隨蒙古族歌手高亢、低回的歌聲, 使人回味悠長。

我們相信,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的領導下, 呼和浩特, 這顆草原上最璀璨的明珠, 這個目前為止內蒙古自治區唯一的歷史文化名城將會綻放出更加靚麗的色彩。 未來的活力首府、美麗首府、和諧首府將贏得五湖四海人的熱愛。 魅力呼和浩特將成為很多人心中的眷戀, 呼和浩特也必將在歷史的畫卷上留下濃濃的筆墨, 不負歷史文化名城的稱號。 郝克強

[責任編輯 吳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