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想養好SPS、LPS?先來聊一聊背後的故事

週五趣答 / 第11期

《想養好SPS、LPS?先來聊一聊背後的故事》

【本期邀請魚友:@大麥】

如果問你, 珊瑚生長在什麼地方, 你腦海裡一定是浮現大堡礁、海南島周邊這些美麗乾淨的海域。

然而你知道嗎?其實珊瑚分佈的廣泛遠超你的想像。

2016年11月24日, 廈門迎來天文大潮, 退潮時最低僅0.12米, 我看到有人參加了廈門一次無人海島生物考察。 這次考察活動探明了廈門無人海島生物多樣性的真實狀況, 發些在網路上看到的圖片給大家看看。

某種海葵(烈焰紅唇?)

海星,

櫛羽星

海參(翼手參屬)

某種刻紋海膽

馬糞海膽

令人驚喜的則是珊瑚, 而且不止一種。

主要是硬棘軟珊瑚

石珊瑚

猩紅筒星珊瑚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即使是在近岸河口地區,一樣有著種類豐富的珊瑚。這並不奇怪,珊瑚本身就棲息於熱帶、亞熱帶海域,在陽光充足、水質清澈的淺海區。

但溫度會限制造礁珊瑚的生長,只有海水的年平均溫度不低於20℃,珊瑚蟲才能造礁,其最適宜的溫度範圍是22℃~28℃,因此珊瑚礁、珊瑚島都分佈在熱帶及亞熱帶海域。

我們都知道近岸污染嚴重,但仍然有豐富的珊瑚生長,也生長得很好。那麼,是不是珊瑚對水質環境的要求並沒有那麼高?我們一直以來養SPS、LPS的觀念是不是有誤?

其實不然,我們知道海洋有自淨作用,海水系統其實是一個巨大的緩衝系。比如廈門,是典型的半日潮,一天兩次高潮和低潮,潮汐有足夠的水動力將近岸的污染物帶走,極大地降低海區的污染水準;其次,珊瑚光靠蟲黃藻的光合作用不足以支持自身的營養需求,而自然海域裡豐富的浮游生物為珊瑚提供了充足的食物。當然,由於污染物造成的環境脅迫,近岸的珊瑚雖然能生長,但狀態始終不如潔淨海區的珊瑚那麼好。

反過來說說我們的珊瑚缸,無論是300升還是600升,與自然海域相比始終是小水體,迴圈淨化的功能始終有局限,而且水體中浮游生物極其有限,遠不如自然海區的豐富。因此我們才需要用海鹽類比自然海區的海水,用水泵和蛋分替代自然海區的自淨能力,用造流模擬自然海區的水流,用燈光模擬自然海區的光照,用珊瑚糧來替代自然海區的食物……

所以無論是養SPS還是LPS,我們一定要樹立一個觀念,就是天然。就拿海水來說,海水是一種極其複雜的混合溶液,每天大洋上空無數水汽蒸發,形成雲朵隨著氣流移動到大陸上方,通過降水(雨、雪等)回到地面,再將陸地上的礦物質沖刷下來隨著江河回到海洋。這個過程從地球上第一次出現海洋就開始了,周而復始,然而無論怎麼迴圈,不管是鹽度低的近岸海水或者是鹽度高的大洋海水,當中的主要元素比例是固定不變的。

來查個表格:

而海洋中的生物,早已適應了這種固定的元素比例。為什麼說要選擇優質的海鹽,而不是簡單地挑選海水晶,就是這個道理。海水晶還有一些廉價海鹽,全部採用的是傳統制鹽工藝,留下的統統是NaCl、KCl這種一價鹽,而大量的二價鹽如鎂鹽、鈣鹽卻統統隨著鹵水流失了。這樣的海鹽調製出的海水,由於缺乏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只能作為生物暫養之用,長時間飼養的話生物處於環境脅迫之下狀態很難調好。

目前市面的上海鹽雖然不像海水晶那麼差,但絕大多數都是調製的,簡單說就是在以鈉鹽、鉀鹽為主的基礎鹽上按比例添加海水中存在的天然元素,普通國產的大概20多種元素,進口的比如紅海有60多種元素。然而天然海水則有100種以上的元素,市面上只有極少品牌是自然海鹽,就是純海水全組分都曬出來,按比例兌RO水就是還原成天然海水而已,而且自然海鹽價格比調製海鹽更低。

珊瑚在生長過程中形成骨骼,需要鈣元素,建議採用自然海區的珊瑚砂,含有天然珊瑚骨骼及貝殼,起到了補充海水鈣元素的作用,相當於鈣反的作用。當然,要注意適當補充鎂元素,鎂離子含量是限制鈣離子的含量的重要因素,大約是1:3的比例,比如鎂離子含量只有達到1200 ppm,鈣離子含量才可能達到400 ppm,如果鎂離子含量為600 ppm,那無論怎麼添加鈣溶劑,海水中鈣離子含量也只能維持在200 ppm。

再說說珊瑚糧,相對於凍餌和幹餌,液體珊瑚糧比較方便,關鍵是原料中的海洋藻類、太陽蟲、糠蝦,這些都是自然海區中的珊瑚食物,蝦青素和ω-3不飽和脂肪酸有助SPS、LPS發色,也可以添加輪蟲、豐年蝦這些淡水半咸水生物,比如輪蟲本來就是淡水魚類的開口餌料,豐年蝦也是水族界常用的餌料。能有活體當然更好,但要注意檢疫。

說了這麼多,都是在強調一點,養好SPS、LPS或者其他海水生物,自然的環境是關鍵。當我們盡全力營造了自然的環境之後,生物自然會以最佳的生長狀態回應

我們。謝謝。

魚棠 ▪ 趣答參與方式:

在我們每日發佈的文章評論中,回復:

你的養魚心得,

得到點贊最多的

魚棠在後臺跟你聯繫

然後就可以參與每週趣答啦

(當然炫的同時,還有禮物免費收

都是魚棠自己掏腰包弄的好東西啊)

無限制、不打碼

只要你想說

魚棠都接招!

▽▽▽

魚友交流、商務合作,

石珊瑚

猩紅筒星珊瑚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即使是在近岸河口地區,一樣有著種類豐富的珊瑚。這並不奇怪,珊瑚本身就棲息於熱帶、亞熱帶海域,在陽光充足、水質清澈的淺海區。

但溫度會限制造礁珊瑚的生長,只有海水的年平均溫度不低於20℃,珊瑚蟲才能造礁,其最適宜的溫度範圍是22℃~28℃,因此珊瑚礁、珊瑚島都分佈在熱帶及亞熱帶海域。

我們都知道近岸污染嚴重,但仍然有豐富的珊瑚生長,也生長得很好。那麼,是不是珊瑚對水質環境的要求並沒有那麼高?我們一直以來養SPS、LPS的觀念是不是有誤?

其實不然,我們知道海洋有自淨作用,海水系統其實是一個巨大的緩衝系。比如廈門,是典型的半日潮,一天兩次高潮和低潮,潮汐有足夠的水動力將近岸的污染物帶走,極大地降低海區的污染水準;其次,珊瑚光靠蟲黃藻的光合作用不足以支持自身的營養需求,而自然海域裡豐富的浮游生物為珊瑚提供了充足的食物。當然,由於污染物造成的環境脅迫,近岸的珊瑚雖然能生長,但狀態始終不如潔淨海區的珊瑚那麼好。

反過來說說我們的珊瑚缸,無論是300升還是600升,與自然海域相比始終是小水體,迴圈淨化的功能始終有局限,而且水體中浮游生物極其有限,遠不如自然海區的豐富。因此我們才需要用海鹽類比自然海區的海水,用水泵和蛋分替代自然海區的自淨能力,用造流模擬自然海區的水流,用燈光模擬自然海區的光照,用珊瑚糧來替代自然海區的食物……

所以無論是養SPS還是LPS,我們一定要樹立一個觀念,就是天然。就拿海水來說,海水是一種極其複雜的混合溶液,每天大洋上空無數水汽蒸發,形成雲朵隨著氣流移動到大陸上方,通過降水(雨、雪等)回到地面,再將陸地上的礦物質沖刷下來隨著江河回到海洋。這個過程從地球上第一次出現海洋就開始了,周而復始,然而無論怎麼迴圈,不管是鹽度低的近岸海水或者是鹽度高的大洋海水,當中的主要元素比例是固定不變的。

來查個表格:

而海洋中的生物,早已適應了這種固定的元素比例。為什麼說要選擇優質的海鹽,而不是簡單地挑選海水晶,就是這個道理。海水晶還有一些廉價海鹽,全部採用的是傳統制鹽工藝,留下的統統是NaCl、KCl這種一價鹽,而大量的二價鹽如鎂鹽、鈣鹽卻統統隨著鹵水流失了。這樣的海鹽調製出的海水,由於缺乏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只能作為生物暫養之用,長時間飼養的話生物處於環境脅迫之下狀態很難調好。

目前市面的上海鹽雖然不像海水晶那麼差,但絕大多數都是調製的,簡單說就是在以鈉鹽、鉀鹽為主的基礎鹽上按比例添加海水中存在的天然元素,普通國產的大概20多種元素,進口的比如紅海有60多種元素。然而天然海水則有100種以上的元素,市面上只有極少品牌是自然海鹽,就是純海水全組分都曬出來,按比例兌RO水就是還原成天然海水而已,而且自然海鹽價格比調製海鹽更低。

珊瑚在生長過程中形成骨骼,需要鈣元素,建議採用自然海區的珊瑚砂,含有天然珊瑚骨骼及貝殼,起到了補充海水鈣元素的作用,相當於鈣反的作用。當然,要注意適當補充鎂元素,鎂離子含量是限制鈣離子的含量的重要因素,大約是1:3的比例,比如鎂離子含量只有達到1200 ppm,鈣離子含量才可能達到400 ppm,如果鎂離子含量為600 ppm,那無論怎麼添加鈣溶劑,海水中鈣離子含量也只能維持在200 ppm。

再說說珊瑚糧,相對於凍餌和幹餌,液體珊瑚糧比較方便,關鍵是原料中的海洋藻類、太陽蟲、糠蝦,這些都是自然海區中的珊瑚食物,蝦青素和ω-3不飽和脂肪酸有助SPS、LPS發色,也可以添加輪蟲、豐年蝦這些淡水半咸水生物,比如輪蟲本來就是淡水魚類的開口餌料,豐年蝦也是水族界常用的餌料。能有活體當然更好,但要注意檢疫。

說了這麼多,都是在強調一點,養好SPS、LPS或者其他海水生物,自然的環境是關鍵。當我們盡全力營造了自然的環境之後,生物自然會以最佳的生長狀態回應

我們。謝謝。

魚棠 ▪ 趣答參與方式:

在我們每日發佈的文章評論中,回復:

你的養魚心得,

得到點贊最多的

魚棠在後臺跟你聯繫

然後就可以參與每週趣答啦

(當然炫的同時,還有禮物免費收

都是魚棠自己掏腰包弄的好東西啊)

無限制、不打碼

只要你想說

魚棠都接招!

▽▽▽

魚友交流、商務合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