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是偷襲珍珠港飛機編隊領隊,“虎虎虎”由他發出,二戰後在美國大受歡迎!

淵田美津雄, 這個名字估計很多人覺得陌生, 但如果提及“偷襲珍珠港”, 不少讀者開始有點印象, 是的, 1941年, 12月8日, 在偷襲珍珠港的戰鬥中, 淵田美津雄帶領九七式艦上攻擊機編隊進行了第1波攻擊, 著名的“突!突!突!”(全軍突擊)和“虎!虎!虎! ”(奇襲成功)的電報都是由他發出的。

為什麼用“虎”, 因為日本人迷信地認為虎是一種能平安地從千里征途上歸來的神奇動物。

12月26日, 淵田美津雄以海軍中佐的身份破格向昭和天皇進行了偷襲珍珠港的彙報。 這樣的一個當時的日本海軍戰鬥英雄和明星, 等待他的本應是似錦的前程!

可惜也可幸, 在1942年6月, 淵田美津雄在前往參加中途島海戰的途中得了盲腸炎所以只能滯留在赤城養病無法參加戰鬥。 隨後赤城號被美軍飛機重傷最終沉沒, 他居然活了下來, 只是在逃離時雙腳骨折。 回到本土歷任橫須賀航空隊教官,

海軍大學兼日本陸軍大學校教官, 最後轉任軍令部。

1943年7月, 淵田美津雄在第一航空艦隊司令長官猛將角田覺治的麾下擔任作戰參謀。 1944年2月參加位於馬利安納群島的提尼安島爭奪戰(日後向日本投擲原子彈的飛機就在這裡出發), 因為美軍的強大海空力量無功而返, 美軍在海空軍壓制下, 僅九天時間就攻下了提尼安島, 基本全殲守島日寇。

▼ 運載“小男孩”的B29就是從提尼安島出發:

4月淵田美津雄改為擔任聯合艦隊司令豐田副武的艦隊參謀南方軍參謀。 1945年8月5日, 他本該在廣島參加會議, 卻因為有事離開而躲過一劫。 在廣島核爆之後作為海軍調查團成員抵達廣島, 居然也沒有受到核輻射。

當然, 每一個能在殘酷的二戰中活下來的人都是幸運者!

儘管是偷襲珍珠港第一波攻擊的領隊者, 可後面一直沒有參加過空戰, 因此直到太平洋戰爭結束時才升任海軍大佐, 也由此避開了二戰後對戰犯的清算!

但這樣的一個人, 為什麼之後在美國當做“偷襲珍珠港的英雄”受到歡迎呢?按理應該是受到譴責和唾棄的吧?

這裡必須提到另外一次二戰赫赫有名的轟炸:“杜立特空襲”。 這是一次極其危險的軍事行動, 有一個叫德沙哲的美國軍人自願申請加入空襲行動, 他與其他80多名軍人幸運地被選中, 成為轟炸機組成員。

杜立特空襲的實施, 不僅是對日本違反國際戰爭準則不宣而戰的一次報復, 鼓舞了民心, 提升了美軍士氣, 為日後民眾踴躍報名參軍起到了一定的鼓舞和推動作用。 空襲本身依然為處於抗戰艱難期間的中國軍民帶來了希望, 包括之後所有針對日本本土的空中打擊從此有了更加響亮的稱呼——“空襲東京”。

▼ 準備從航母上起飛的轟炸機:

1942年4月18日杜立特率領16架B-25轟炸機從距離日本約1000公里的大黃蜂號航空母艦上起飛, 執行轟炸東京以及附近城市的行動, 德沙哲所在的飛機轟炸了名古屋。

在完成轟炸任務後, 15架轟炸機原本計畫在中國東部國軍控制地區機場降落, 但由於燃料不夠, 機組成員不得不棄機跳傘, 大部分機組成員, 包括杜立特都被中國軍民救獲。

▼ 被救機組和營救人員合影:

但有8名機組成員,包括德沙哲被日軍俘虜,8人均被判死刑,其中3名機組成員被立即執行,其他5人被“天皇赦免”,德沙哲是5人之一,逃過一死。但他之後的遭遇比死還痛苦,在被關押的3年多時間裡受到日軍的虐待,另外一名機組成員被折磨至死,令他對日本人充滿仇恨。據統計,美軍在日軍戰俘營的死亡率在16%。

德沙哲不是用報復來發洩仇恨,他認為日本人的殘忍是因為錯誤的信仰,於是立志要向日本人傳教。戰爭結束後德沙哲回到美國完成大學學業,並成為一名傳道士,1948年與妻子一起前往日本傳道, 帶領許多日本人受洗成為基督徒。1950年德沙哲出版過一本書《我是一名日本戰俘》,在這本書裡他講述了成為戰俘的經歷。

1948年秋淵田美津雄在東京車站下車時,有人向他分派傳教宣傳單及一本小冊子,這本小冊子就是德沙哲所寫的《我是一名日本戰俘》。淵田曾經有一位戰友被美軍俘虜,卻受到優待,他讀了德沙哲的書對比之下內心受到震動,於是改信基督教,並在兩年後得到一次機會和德沙哲見面,兩人一見如故。

淵田美津雄隨後還前往美國向在美日本人傳教,在西雅圖成立了一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福音協會,這樣的反轉,導致他在美國成為廣受歡迎的“偷襲珍珠港的英雄”。

當然,淵田美津雄本人也是講故事高手,他宣稱珍珠港的燃油罐本來是第三次攻擊的主要目標。在電影《虎!虎!虎!》中有一段:淵田美津雄宣稱要摧毀燃油罐,但南雲忠一卻宣佈撤退,淵田於是感到憤怒:“油罐修理廠船塢還沒炸你怎麼就撤退了”。這些給淵田美津雄染上了悲劇“英雄”的色彩。

▼ 局座張召忠都說不要用炸彈拿機載機槍突突突就能摧毀油庫:

在資訊不發達的時代,他的說法的確矇騙了很多人,可日後證明是假的,按照日本對珍珠港目標排序,即便有第三波也輪不到油罐,而且,淵田美津雄這些飛行員的訓練科目中也沒有油庫目標。

包括杜立特都被中國軍民救獲。

▼ 被救機組和營救人員合影:

但有8名機組成員,包括德沙哲被日軍俘虜,8人均被判死刑,其中3名機組成員被立即執行,其他5人被“天皇赦免”,德沙哲是5人之一,逃過一死。但他之後的遭遇比死還痛苦,在被關押的3年多時間裡受到日軍的虐待,另外一名機組成員被折磨至死,令他對日本人充滿仇恨。據統計,美軍在日軍戰俘營的死亡率在16%。

德沙哲不是用報復來發洩仇恨,他認為日本人的殘忍是因為錯誤的信仰,於是立志要向日本人傳教。戰爭結束後德沙哲回到美國完成大學學業,並成為一名傳道士,1948年與妻子一起前往日本傳道, 帶領許多日本人受洗成為基督徒。1950年德沙哲出版過一本書《我是一名日本戰俘》,在這本書裡他講述了成為戰俘的經歷。

1948年秋淵田美津雄在東京車站下車時,有人向他分派傳教宣傳單及一本小冊子,這本小冊子就是德沙哲所寫的《我是一名日本戰俘》。淵田曾經有一位戰友被美軍俘虜,卻受到優待,他讀了德沙哲的書對比之下內心受到震動,於是改信基督教,並在兩年後得到一次機會和德沙哲見面,兩人一見如故。

淵田美津雄隨後還前往美國向在美日本人傳教,在西雅圖成立了一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福音協會,這樣的反轉,導致他在美國成為廣受歡迎的“偷襲珍珠港的英雄”。

當然,淵田美津雄本人也是講故事高手,他宣稱珍珠港的燃油罐本來是第三次攻擊的主要目標。在電影《虎!虎!虎!》中有一段:淵田美津雄宣稱要摧毀燃油罐,但南雲忠一卻宣佈撤退,淵田於是感到憤怒:“油罐修理廠船塢還沒炸你怎麼就撤退了”。這些給淵田美津雄染上了悲劇“英雄”的色彩。

▼ 局座張召忠都說不要用炸彈拿機載機槍突突突就能摧毀油庫:

在資訊不發達的時代,他的說法的確矇騙了很多人,可日後證明是假的,按照日本對珍珠港目標排序,即便有第三波也輪不到油罐,而且,淵田美津雄這些飛行員的訓練科目中也沒有油庫目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