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讀史讀故事,盡在資質通鑒十七之裝死高手范雎

讀史讀故事, 盡在資質通鑒十七之裝死高手范雎

1、裝死求生

當鞭梢掛著尖利的風聲抽下來的那一瞬, 一種莫可名狀的恐懼襲來, 他的心臟頓時揪成一團。 他不想死!更不想就這樣莫名其秒的死在鞭刑之下。

魏齊, 我若不死, 必報今日之仇!鞭梢抽在他的臉上, 帶走了幾顆牙齒。 疼痛已經變成麻木, 他在心裡默默發下毒誓。

他叫範雎, 字叔, 魏國人。 原本在魏國中大夫須賈門下做事。

前些天, 須賈到齊國進行國事訪問, 也把範雎帶了過去。 估計在會見的時候, 雙方發生了一些言辭上的交鋒, 並且在這個過程中,

范雎給齊襄王留下了挺深刻的印象。 所以會見完畢之後, 齊襄王就派人給他送了十斤黃金, 還說挺欣賞他。

范雎還是挺尊重領導的。 一看人家送來這麼多東西, 把這事向須賈彙報了一下。 意思是你是領導, 你看這怎麼辦。 是咱倆平分呢, 還是退回去呢?

須賈當時沒說什麼, 據說是讓范雎把黃金退了回去了事。 但回到魏國以後, 他卻又把這事告訴了魏國的國相魏齊, 然後直接給範雎定了個裡通外國的罪名。 至於證據嘛, 很簡單:你一個小小的跟班, 齊王為什麼要給你這麼厚的禮?

不用審問, 更不需要調查, 處理結果當場就下來了:鞭刑。

問題是沒說要打幾下, 那這潛臺詞就是打死為止了。

但範雎不想死!一看這真是要往死裡打,

鞭子打完了, 還要上板子。 乾脆估計是趁疼暈過去的機會, 裝死了。

這邊魏齊正在跟人喝酒, 一聽行刑的人說範雎死了, 一揮手, 讓人把他扔廁所去了。 剛好他的客人說尿急, 這魏齊也是惡趣味, 就讓人(據說是須賈)直接往範雎身上尿。

等灑尿的人走了, 範雎對看守說, 你放我出去, 將來我必有重謝。

這個看守可能也是心善, 就報告魏齊說這麼一個死人放在廁所裡不合適, 扔外面去得了。

一個死人而已。 當時已經喝多了的魏齊揮揮手, 讓他扔遠點。

但後來還是有人報告魏齊, 說範雎沒死, 於是魏齊就展開了全城大搜捕。

此時, 在大樑的一處隱秘之所, 一個叫張祿的人, 看著自己的好友鄭安平, 堅定地說道:我要去找秦國使者王稽。

魏齊不知道, 繼公孫鞅離魏投秦之後, 他將親手把第二個王佐之才送去秦國。

2、冒死進諫

秦國使者王稽看著張祿睿智而堅定的眼睛, 不用多聊他就知道, 這絕對是個人才。

“你去三亭岡的南邊等著我, 我帶你去秦國。 ”

張祿笑了, 他知道, 自己將在西邊的那個世界獲得新生。

但他想得太簡單了。 到現在, 秦昭襄王即位已經三十六年了, 在他的領導下, 秦國南破強楚, 東敗齊、趙, 更視魏、韓如兒戲一般, 可以說是武功赫赫。 所以, 這時候的嬴稷, 對他這種賣弄唇舌為生的人並沒有什麼好感。

據說, 張祿在秦國等了一年, 才等到嬴稷的召喚。

於是, 他決定再賣弄一次唇舌。

被接到宮裡的張祿並沒有在原地等候, 而是溜到了嬴稷下朝後必經的巷子裡。

等著嬴稷的坐駕往這邊來的時候, 他闖了過去。

他的魯莽行為自然遭到了內侍的驅趕, 內待大喊:快閃開, 大王來了!

好!等得就是你這句話。 張祿馬上就接著說了一句:秦國哪有什麼大王, 只有太后和穰侯而已!

太后, 指宣太后, 也就是羋大媽, 嬴稷之母;穰侯, 指魏冉, 嬴稷之舅。

這句話的意思是, 秦國當家的只有宣太后和穰侯, 哪有他嬴稷什麼事?

嬴稷摒退左右, 下跪求教:望先生教我。

張祿賭嬴了, 他成功的戳中了嬴稷的痛處:大權旁落。

要知道, 嬴稷的位置是魏冉和他媽硬給他搶過來的, 這麼多年來, 秦國對外所向無敵, 但幾乎全是魏冉率軍給打過來了, 就連秦國的外掛白起, 都是魏冉推薦起用的。

而軍權與政權是息息相連的, 魏冉既然掌握著軍權, 那麼政權自然由宣太后管著。 所以, 別看嬴稷在外面氣吞六合, 風光無限的, 但在家裡, 就只能當個聽話的乖寶寶了。

所以, 當張祿說出那句話的時候, 他頓時就覺得遇到知音了。

但禍從口出這句話張祿還是知道的。 這句話既然說了出來,他也就站在懸崖邊了,一著不慎,粉身碎骨。

所以,看著求教之情溢於言表的嬴稷,他只是“嗯嗯”的敷衍著,卻決不說話。

嬴稷終於不耐煩了,就問難道先生不願賜教于我麼?

廢話,不然我幹嘛來了。看著不解風情的嬴稷,張祿只好把話挑明瞭:我跟您說的話關係到您的骨肉親情,要是今天說出來,可能明天就死了。我死不要緊,萬一嚇到天下其它的名士,搞得人人都不敢來秦國了,那可就是我的罪過了。

嬴稷終於恍然大悟,原來你怕這個,早說嘛。於是就又跪下說道:放心吧,只要是為了秦國的社稷大業,上至太后,下至大臣,都希望你對我實話實說。

張祿看看左右,總覺得還是不放心,怕有人聽去,就決定說點沒用的:前兩年穰侯越過魏、韓,跑去攻打齊國,這不是閑得嘛。這種地盤你打下來了,也得不到啊,俗話說鞭長莫及嘛。所以,我建議你還是採取遠交近攻的方略,得到多少地就拿多少地。魏、韓地處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你如果想稱霸,就必須先取中原,以威逼楚、趙。屆時,楚強則先取趙,趙強則先取楚,最後齊國還不是手到擒來嘛。

嬴稷知道,張祿還是沒把話說完。但沒關係,來日方長,所以,他當即啟用張祿為客卿。

3、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就在張祿擔任嬴稷客卿的第三個年頭,也就是西元前267年,發生了一件令人悲傷的事情:嬴稷的大兒子,在魏國當人質的太子悼因病去世。

那年頭,各國互派人質是一件很平常的外交手段。弱國固然要往強國派人質,但強國有時為了取信弱國也會派人質。

當年秦國往趙國派了個最沒用的嬴異人當人質,但卻往魏國派了個太子。不過,從這些年秦國也沒少去攻打魏國來看,嬴稷似乎對這太子也不怎麼上心啊。

但問題是,這個太子悼身體一向不好。可能在魏國也有點水土不服,再加上動不動就聽說他爹派兵打來了,恐怕魏人打了敗仗把邪火發到他身上,整天擔驚受怕的,小心臟也有點受不了,結果突然就掛了。

當然,死就死了,嬴稷不差他這一個兒子。於是嬴異人的親爹,安國君嬴柱成了太子。

好了,嬴異人你別激動,離你出場還早著呢,現在的主角是人家張祿。

當上秦國客卿的張祿,這幾年策劃了幾場對魏的戰爭,又拿下了幾座魏國的城池,嬴稷對他越來越信任了。

終於,張祿感覺到,四年前他就想對嬴稷說的那些話,是時候說出來了:

我在魏國的時候,說起齊國,就只知道有孟嘗君而不知有齊王;說起秦國,就只知有太后、穰侯而不知有秦王。

什麼是王?正所謂獨掌國權者為王,決定國家利害者為王,控制生殺大權者為王。

但是呢,王太后專權,不把您放在眼裡;其弟穰侯魏冉掌握軍權,擅自決斷外交事務;華陽君羋戎處事放肆,無所顧忌;還有大王您的兩個弟弟涇陽君嬴芾和高陵君嬴悝這些人都是權勢濤天,胡作非為。在這些權貴的威勢下,秦國可以說沒有王!

我聽說果實太多會壓折樹的枝幹,枝幹折斷會損傷樹根。國家也一樣,封地過於強大會威脅到國家,大臣過於尊榮會讓君主顯得卑微。夏商周為什麼會亡國,就是因為把權利都分給了臣下,自己只顧快活,結果只能失去國家。

現在秦國無論是朝中大臣還是您的左右隨從,無一不是丞相魏冉的人。別看您平時前護後擁,但在我眼裡卻是孤孤零零。恐怕您去世後,擁有秦國的將不是您的子孫了。

嬴稷當機立斷,毅然廢黜太后的專權,把穰侯魏冉、華陽君羋戎、高陵君嬴悝、涇陽君嬴芾驅逐到關外去;然後任用張祿為丞相,封為應侯。

其實這有個小問題:既然魏冉等人手握大權,又有太后支持,並且朝中都是他們的人。為什麼嬴稷能夠當機立斷的把他們輕鬆拿下,驅逐到關外去呢?

我也不知道,司馬光先生的解釋就是:魏冉固然有取死之道(專恣驕貪足以賈禍),但並未到張祿說的這種地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這些話算是讒言。

至於張祿為什麼要進這個讒言呢?因為說完這些以後,他完全替代了魏冉的職位——封侯爵,任丞相職。在這種利益的驅使下,張祿沒有趕盡殺絕已經算是夠厚道了。

也是巧了,這邊剛封完爵,升完職,那邊冤家對頭來了——魏國派須賈出使秦國。

須賈竟然在秦國見到了範雎,他鄉遇故知,這讓他又驚又喜。只不過,他眼前的範雎實在落魄了,沒車坐就不說了,還穿著破衣爛衫,看這樣子應該是幾天沒吃飯了。

於是,須賈就留範雎吃了頓飯,臨了還拿了一件絲棉錦袍送給他。

範雎說你不是想去見秦國的丞相麼,剛巧我對丞相府很熟,我就給你當司機,帶你過去吧。

於是,範雎開著車,把須賈帶到了丞相府門口。然後又讓須賈在外面等一會兒,說他進去通報一下。

須賈等了半天範雎也沒出來,就問丞相府守門的人,說這範雎跟你們丞相府是什麼關係呀?

守門人一聽愣了,你說的範雎是誰呀?

須賈說就是剛才進去的那個人呀。

守門人樂了,什麼犯雎,那就是我們張丞相啊!

須賈再笨也知道是怎麼回事了,連忙爬著進到丞相府裡,跪在范雎面前連連求饒。

范雎——也就是張祿——冷笑道:你贈我錦袍,還算是有一絲照顧故人之情,所以你放心,我不會殺你。

但不殺他並不代表就這樣放過他。須賈是來出使秦國的,但嬴稷連面都沒見就讓他滾蛋。範雎說請他吃個飯送送他,於是大宴各國賓客,看起來很隆重的樣子。

可是須賈傻眼了,他的位子竟然在在堂下,面前只有一盤黑豆、碎草之類的馬飼料。並且還有兩個犯人一左一右夾著他,意思是你要不吃我們就喂你吃。

捏著鼻子吃完了飯,範雎告訴他:你回去帶話給魏王,讓他速速送魏齊人頭來,否則我將屠盡大樑之人。

須賈倒也聽話,回到魏國老老實實的把這話告訴了魏齊。魏齊嚇得只好跳離魏國,躲到了趙國平原君趙勝的家裡。

4、一點流水帳

這幾年,各國的君主死的比較多。

就在範雎撂狠話把魏齊嚇到趙國這一年,趙惠文王趙何死了,他兒子趙丹即位,是為趙孝成王。

第二年羋大媽也死了,諡號宣,故稱宣太后。嬴異人他爹就在這一年正式當了太子。

但可憐的嬴異人還在趙國當人質呢,他爺爺嬴稷就又派兵來打趙國了,這次一連攻下了三個城池。

趙國的新領導趙丹年紀太小,就由趙太后執政。這個趙太后是齊國人,所以一看秦國打來了,就向娘家求援。

可惜她這娘家人太小氣,非要她小兒子長安君到齊國當人質才肯發兵救援。當媽的都疼小兒子,所以這趙太后當然不捨得,於是事情就僵到這兒了。

然後就發生了著名的“觸龍說趙太后”,就是有個叫觸龍的大臣,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服趙太后送長安君到齊國當人質,然後齊國發兵,秦國撤軍。

這個事件為高一語文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教育了學生們以強調雙方共通點為切入點的情況下,會更容易說服對方。

同年,趙太后的娘家人齊襄王田法章也死了,他的兒子田建即位。不過,這哥們有點倒楣,因為他是齊國最後一任董事長了,所以連諡號都沒混上。

這時候田單已經到趙國了,先是伐燕,奪中陽城;又伐韓,取注城。——史料上沒說他帶了多少兵,但我估計不會低於三萬。

但第二年,剛被田單收拾過一次的的韓國,又被白起給收拾了一頓,取了九個城,斬首五萬。

你以為這就完了?那你還是太天真。第三年,白起又又來了,這次把南陽取走了。

其實這還沒完。到了第四年,白起又又又來了。這次把韓國的野王給取走了。

所謂野王,是現在的河南沁陽。秦國打沁陽其實是一石二鳥之計,因為沁陽北面是山西的長治,這時候也屬於韓國。秦國把沁陽拿下之後,長治就孤懸在外,可以不攻而破了。

果然,韓桓惠王一聽沁陽丟了,就說把長治也給秦國算了。可是,長治的守將和當地老百姓一商量,反正都是賣身,與其賣給秦國,不如賣給趙國。

當年的長治,叫上黨郡。

這句話既然說了出來,他也就站在懸崖邊了,一著不慎,粉身碎骨。

所以,看著求教之情溢於言表的嬴稷,他只是“嗯嗯”的敷衍著,卻決不說話。

嬴稷終於不耐煩了,就問難道先生不願賜教于我麼?

廢話,不然我幹嘛來了。看著不解風情的嬴稷,張祿只好把話挑明瞭:我跟您說的話關係到您的骨肉親情,要是今天說出來,可能明天就死了。我死不要緊,萬一嚇到天下其它的名士,搞得人人都不敢來秦國了,那可就是我的罪過了。

嬴稷終於恍然大悟,原來你怕這個,早說嘛。於是就又跪下說道:放心吧,只要是為了秦國的社稷大業,上至太后,下至大臣,都希望你對我實話實說。

張祿看看左右,總覺得還是不放心,怕有人聽去,就決定說點沒用的:前兩年穰侯越過魏、韓,跑去攻打齊國,這不是閑得嘛。這種地盤你打下來了,也得不到啊,俗話說鞭長莫及嘛。所以,我建議你還是採取遠交近攻的方略,得到多少地就拿多少地。魏、韓地處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你如果想稱霸,就必須先取中原,以威逼楚、趙。屆時,楚強則先取趙,趙強則先取楚,最後齊國還不是手到擒來嘛。

嬴稷知道,張祿還是沒把話說完。但沒關係,來日方長,所以,他當即啟用張祿為客卿。

3、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就在張祿擔任嬴稷客卿的第三個年頭,也就是西元前267年,發生了一件令人悲傷的事情:嬴稷的大兒子,在魏國當人質的太子悼因病去世。

那年頭,各國互派人質是一件很平常的外交手段。弱國固然要往強國派人質,但強國有時為了取信弱國也會派人質。

當年秦國往趙國派了個最沒用的嬴異人當人質,但卻往魏國派了個太子。不過,從這些年秦國也沒少去攻打魏國來看,嬴稷似乎對這太子也不怎麼上心啊。

但問題是,這個太子悼身體一向不好。可能在魏國也有點水土不服,再加上動不動就聽說他爹派兵打來了,恐怕魏人打了敗仗把邪火發到他身上,整天擔驚受怕的,小心臟也有點受不了,結果突然就掛了。

當然,死就死了,嬴稷不差他這一個兒子。於是嬴異人的親爹,安國君嬴柱成了太子。

好了,嬴異人你別激動,離你出場還早著呢,現在的主角是人家張祿。

當上秦國客卿的張祿,這幾年策劃了幾場對魏的戰爭,又拿下了幾座魏國的城池,嬴稷對他越來越信任了。

終於,張祿感覺到,四年前他就想對嬴稷說的那些話,是時候說出來了:

我在魏國的時候,說起齊國,就只知道有孟嘗君而不知有齊王;說起秦國,就只知有太后、穰侯而不知有秦王。

什麼是王?正所謂獨掌國權者為王,決定國家利害者為王,控制生殺大權者為王。

但是呢,王太后專權,不把您放在眼裡;其弟穰侯魏冉掌握軍權,擅自決斷外交事務;華陽君羋戎處事放肆,無所顧忌;還有大王您的兩個弟弟涇陽君嬴芾和高陵君嬴悝這些人都是權勢濤天,胡作非為。在這些權貴的威勢下,秦國可以說沒有王!

我聽說果實太多會壓折樹的枝幹,枝幹折斷會損傷樹根。國家也一樣,封地過於強大會威脅到國家,大臣過於尊榮會讓君主顯得卑微。夏商周為什麼會亡國,就是因為把權利都分給了臣下,自己只顧快活,結果只能失去國家。

現在秦國無論是朝中大臣還是您的左右隨從,無一不是丞相魏冉的人。別看您平時前護後擁,但在我眼裡卻是孤孤零零。恐怕您去世後,擁有秦國的將不是您的子孫了。

嬴稷當機立斷,毅然廢黜太后的專權,把穰侯魏冉、華陽君羋戎、高陵君嬴悝、涇陽君嬴芾驅逐到關外去;然後任用張祿為丞相,封為應侯。

其實這有個小問題:既然魏冉等人手握大權,又有太后支持,並且朝中都是他們的人。為什麼嬴稷能夠當機立斷的把他們輕鬆拿下,驅逐到關外去呢?

我也不知道,司馬光先生的解釋就是:魏冉固然有取死之道(專恣驕貪足以賈禍),但並未到張祿說的這種地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這些話算是讒言。

至於張祿為什麼要進這個讒言呢?因為說完這些以後,他完全替代了魏冉的職位——封侯爵,任丞相職。在這種利益的驅使下,張祿沒有趕盡殺絕已經算是夠厚道了。

也是巧了,這邊剛封完爵,升完職,那邊冤家對頭來了——魏國派須賈出使秦國。

須賈竟然在秦國見到了範雎,他鄉遇故知,這讓他又驚又喜。只不過,他眼前的範雎實在落魄了,沒車坐就不說了,還穿著破衣爛衫,看這樣子應該是幾天沒吃飯了。

於是,須賈就留範雎吃了頓飯,臨了還拿了一件絲棉錦袍送給他。

範雎說你不是想去見秦國的丞相麼,剛巧我對丞相府很熟,我就給你當司機,帶你過去吧。

於是,範雎開著車,把須賈帶到了丞相府門口。然後又讓須賈在外面等一會兒,說他進去通報一下。

須賈等了半天範雎也沒出來,就問丞相府守門的人,說這範雎跟你們丞相府是什麼關係呀?

守門人一聽愣了,你說的範雎是誰呀?

須賈說就是剛才進去的那個人呀。

守門人樂了,什麼犯雎,那就是我們張丞相啊!

須賈再笨也知道是怎麼回事了,連忙爬著進到丞相府裡,跪在范雎面前連連求饒。

范雎——也就是張祿——冷笑道:你贈我錦袍,還算是有一絲照顧故人之情,所以你放心,我不會殺你。

但不殺他並不代表就這樣放過他。須賈是來出使秦國的,但嬴稷連面都沒見就讓他滾蛋。範雎說請他吃個飯送送他,於是大宴各國賓客,看起來很隆重的樣子。

可是須賈傻眼了,他的位子竟然在在堂下,面前只有一盤黑豆、碎草之類的馬飼料。並且還有兩個犯人一左一右夾著他,意思是你要不吃我們就喂你吃。

捏著鼻子吃完了飯,範雎告訴他:你回去帶話給魏王,讓他速速送魏齊人頭來,否則我將屠盡大樑之人。

須賈倒也聽話,回到魏國老老實實的把這話告訴了魏齊。魏齊嚇得只好跳離魏國,躲到了趙國平原君趙勝的家裡。

4、一點流水帳

這幾年,各國的君主死的比較多。

就在範雎撂狠話把魏齊嚇到趙國這一年,趙惠文王趙何死了,他兒子趙丹即位,是為趙孝成王。

第二年羋大媽也死了,諡號宣,故稱宣太后。嬴異人他爹就在這一年正式當了太子。

但可憐的嬴異人還在趙國當人質呢,他爺爺嬴稷就又派兵來打趙國了,這次一連攻下了三個城池。

趙國的新領導趙丹年紀太小,就由趙太后執政。這個趙太后是齊國人,所以一看秦國打來了,就向娘家求援。

可惜她這娘家人太小氣,非要她小兒子長安君到齊國當人質才肯發兵救援。當媽的都疼小兒子,所以這趙太后當然不捨得,於是事情就僵到這兒了。

然後就發生了著名的“觸龍說趙太后”,就是有個叫觸龍的大臣,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服趙太后送長安君到齊國當人質,然後齊國發兵,秦國撤軍。

這個事件為高一語文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教育了學生們以強調雙方共通點為切入點的情況下,會更容易說服對方。

同年,趙太后的娘家人齊襄王田法章也死了,他的兒子田建即位。不過,這哥們有點倒楣,因為他是齊國最後一任董事長了,所以連諡號都沒混上。

這時候田單已經到趙國了,先是伐燕,奪中陽城;又伐韓,取注城。——史料上沒說他帶了多少兵,但我估計不會低於三萬。

但第二年,剛被田單收拾過一次的的韓國,又被白起給收拾了一頓,取了九個城,斬首五萬。

你以為這就完了?那你還是太天真。第三年,白起又又來了,這次把南陽取走了。

其實這還沒完。到了第四年,白起又又又來了。這次把韓國的野王給取走了。

所謂野王,是現在的河南沁陽。秦國打沁陽其實是一石二鳥之計,因為沁陽北面是山西的長治,這時候也屬於韓國。秦國把沁陽拿下之後,長治就孤懸在外,可以不攻而破了。

果然,韓桓惠王一聽沁陽丟了,就說把長治也給秦國算了。可是,長治的守將和當地老百姓一商量,反正都是賣身,與其賣給秦國,不如賣給趙國。

當年的長治,叫上黨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