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是戰國四公子之一,才能超群卻遭到人猜忌,最後死的很憋屈

信陵君魏無忌者, 是魏昭王的幼子, 魏安釐(lǐ)王同父異母的弟弟。 魏公子無忌在歷史最出名的事蹟是竊符救趙。 魏公子私盜魏王的虎符, 率領精兵八萬前去趙國, 解了邯鄲之圍。 然而, 經過這一事, 魏無忌卻不敢回國了, 為什麼呢?

因為魏安釐王早就猜忌他了。

早在這之前, 發生了一件事, 使得魏王十分震驚, 從此便十分懼怕信陵君的才華, 不敢十分重用他。 究竟是什麼事情讓魏王感到害怕?

有一次, 魏安釐王和信陵君在一起下棋, 結果忽然手下來報, 趙王率領大軍即將到達魏國邊境, 馬山就要入侵魏國了。 魏安釐王嚇了一跳, 十分恐慌, 便要召集大臣開軍事作戰會議。 誰知信陵君魏無忌臉色不變, 依舊招呼安釐王下棋。 安釐王心神不定, 問他怎麼還能如此悠閒, 他說趙王只不過是在打獵, 不會入侵魏國的。 安釐王心中粟六, 不知如何是好。 這時候, 又有人來報告,

說趙王只不過在打獵, 沒有入侵的意思。 魏安釐王這一驚非同小可, 問信陵君道:公子怎麼知道趙王的行動的?信陵君笑著說:我有賓客在趙王身邊, 把趙王的一舉一動全都報告給我, 因此知道趙王是來打獵而非入侵。

從此之後, 魏安釐王便十分懼怕信陵君的才能, 不敢委以國家大事。 信陵君魏無忌便一直不受重用, 所以後來平原君求救於信陵君, 魏王膽小怕秦, 死活不答應去救趙國, 才出現了竊符救趙的典故。 雖然最終趙國之圍解了, 但是信陵君卻懼怕魏王怪罪自己, 就一直滯留在趙國達十年之久。

秦國聽說信陵君因為得罪了魏王而不能回國, 大喜, 便出兵討伐魏國, 打算占點便宜。 結果可想而知, 魏國頂不住了, 魏安釐王這才想起來信陵君, 屢次派人來請, 後來在別人的勸說下, 信陵君才回國。 兄弟倆抱頭痛哭, 魏安釐王立馬任命信陵君為上將軍, 讓其抵禦秦國。

於是信陵君聯絡各國諸侯, 最終率領燕趙韓楚魏五國軍士, 大敗秦將蒙驁, 把秦兵打的不敢出函谷關一步。

其時秦國在位的是秦始皇的父親秦莊襄王, 大為震驚。 左思右想, 決定使用反間計, 便派人到魏國大肆宣揚:信陵君長期流亡在外, 此次回國便成為上將軍, 各國的軍隊都歸他統領, 一下就打敗了秦國, 天下只知道魏國有信陵君, 不知道有魏王, 其實信陵君早有稱王之意, 這下機會來了。 不久信陵君就要趕走魏王, 自己稱王了。 秦國還派了使者公然去信陵君的下處恭賀信陵君繼承王位。

這麼低級的反間計破綻極多, 用的早就爛了, 可結果呢, 依然有效。 早就心有懷疑的魏安釐王聽說之後, 便罷了信陵君“上將軍”的職務——反正這個上將軍也是當時迫不得已封的。

信陵君一打聽, 知道自己又糟了小人暗算。 於是稱病不朝, 每天在家和美女喝酒享樂, 縱情於酒色之中, 僅僅四年之後, 便沉溺而死。

信陵君的死是魏國的重大損失。 我們之前也說過, 魏國人才鼎盛, 像吳起、商鞅等人, 都是王佐之才, 但魏國就是留不住人才, 這其中的原因, 從信陵君的遭遇中就可見一斑。 而信陵君作為王室成員,就因為才高,居然也不被重用,真是令人唏噓不已,既為信陵君感歎,又為魏王的行為憤怒。

司馬遷評價信陵君說:“名冠諸侯,不虛耳。”

信陵君死後,最高興的當然是秦國。信陵君剛死,便派大將蒙驁攻魏,一次就佔領了二十多個城池,建立了東郡,後來逐步蠶食,只用了十幾年便滅了魏國。這能算是魏國活該嗎?

而信陵君作為王室成員,就因為才高,居然也不被重用,真是令人唏噓不已,既為信陵君感歎,又為魏王的行為憤怒。

司馬遷評價信陵君說:“名冠諸侯,不虛耳。”

信陵君死後,最高興的當然是秦國。信陵君剛死,便派大將蒙驁攻魏,一次就佔領了二十多個城池,建立了東郡,後來逐步蠶食,只用了十幾年便滅了魏國。這能算是魏國活該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