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日本為什麼一定要以戰爭賭國運,真的不怕亡國嗎?

國力的巨大差距使太平洋戰爭開始就宣告了結局, 珍珠港、石油禁運、入侵東南亞、諾門檻、七七事變、九一八, 不管推導到哪一步, 都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 為什麼明明歐美採取綏靖, 日本卻一定要侵略作死, 而不是佔據東北朝鮮悶聲發大財, 說不定也能實現強國夢呢!是因為日本缺乏資源?因為日本政治家短視?因為日本軍國主義盛行?因為日本下克上陸軍太傻?

錯!因為日本必須侵略!因為近代日本根本不是正常國家, 希特勒的納粹崛起, 德國人也跟著吃香喝辣, 而明治後的日本再怎麼兵強馬壯大殺四方, 都沒有改變一個根本事實——日本國民並沒有從國家振興中獲得利益, 土改都沒有的國家裝什麼現代人?日本的門閥吃肉, 老百姓不僅喝不到湯, 還要把自己的兩粒米也交上去, 該餓死的還是要餓死。 階層固化到令人絕望, 日本平民唯一的出頭之路,

就是女子賣肉, 男子參軍, 為天皇賣命當上了奴隸, 起碼家裡能吃上白米。

軍隊高待遇是必須要創造價值的, 那如果不侵略, 軍隊不就沒了作用, 就能省下勞動力發展內政了吧。 別做夢了!如果不侵略, 不用贓物拉攏軍人, 不用外部戰爭掩蓋內部矛盾,

日本就必須對內改革, 解決老百姓究竟是不是人的問題。 天皇當然不會改革, 財閥當然不會改革, 所以招核年間的日本只能軍國化, 向著作死的大道一路狂奔。 所以日本教材不會仔細講述二戰史, 難道要告訴國民, 天皇一直把子民當狗, 反而是麥克亞瑟拯救了日本麼?

日本在維新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都維持著非常高的對外戰爭勝率, 也因此獲得了准列強的地位, 但是很多時候, 連續的勝利帶來的收益會全數賠在僅僅一個重大失誤上面。 罔顧國際環境, 國力差距, 國內矛盾, 一味叫囂擴張和沙文的鷹派呼聲, 不啻就是這個重大失誤最好的注腳, 也是全世界所有國家引以為戒的前車之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