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聊聊司馬家的家風,司馬懿如何教育子女的?

推薦:司馬懿為什麼怕老婆?

文/石中華

【作者簡介】石中華, 80後, 愛好文字, 在各類刊物發表作品百餘篇, 入選詩文集多部, 撰寫長篇小說多部,

獲得各級獎項多次, 稟持“以道家的心情, 做儒家的事情”, 以文字記錄生活, 感悟人生。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司馬懿的父親是司馬防, 出身穎川的名門望族。 司馬防做過相當於北京市長這樣的高官, 司馬懿是個出了名的官二代。 他們兄弟共有8人,

都聞名於當時, 因為他們的字中都有一個“達”字, 號稱司馬八達。 司馬防的家教, 對司馬懿的成長非常有影響。

司馬防目光非常深遠。 面對亂世, 他沒有利用資財、聲望與智謀積極進取, 攀附董卓, 趁亂分一杯羹, 而是帶著對大漢的忠心, 攜帶一門老小遠離了長安這個是非之地。 結果因董卓、李傕、郭汜之亂, 昔日富庶的關中地區竟然荒無人煙, 人跡罕至。 關中地區的很多士家大族, 因兵災禍及, 損傷慘重, 不復往昔。 司馬防看似消極避世, 實則在積蓄力量, 培養扶漢接班人。 他的8個兒子個個聰明睿達, 可堪造就, 尤其是次子司馬懿博聞強識, 心憂天下。 司馬子弟都想抱一腔熱血, 為大漢出力, 但是都被司馬防嚴厲的家教壓制, 不允許他們當出頭鳥,

少管俗務, 刻苦讀書。 這就是司馬家的家風。 司馬防明白一家老小都厲害, 在亂世肯定不是好事。 後來, 鋒芒畢露的楊修, 被曹操砍了腦袋, 驗證了司馬防的眼光。

八個聰慧的兒子, 在父親面前唯唯諾諾, 父親叫東不敢向西, 父親不叫進門決不敢進,

父親不提問決不回答, 這也養成了他們謹小慎微的性格。 細心能辦大事, 夾著尾巴好做人, 學會把自己藏起來。 這就是司馬家的家訓。 於是, 司馬懿隱藏憂國憂民的大志, 伏膺儒教, 修習學問, 暫且蟄伏。 把聰明藏起來, 才是真聰明。 他要做一名暗箭, 給敵人最狠的傷害。

但是, 獲嘉人楊俊, 善於識人, 稱司馬懿是“非常之器”。 曹操手下的重臣崔琰稱讚司馬懿司馬懿“聰亮明允, 剛斷英特”。 有了這兩個人的品評, 司馬懿想藏起來也不行。 曹操很快詔見他, 讓他為己所用。 司馬懿明白曹操挾天子令諸侯, 實為漢賊, 便裝病拒詔。 但是最後曹操強行讓他當官, 他才不得已出仕。 司馬懿當官後, 依然遵循在家時的作風, 不問就不答, 答必中要害。

曹操不問計他時, 他絕對不說出自己的謀劃。 但是, 曹操一旦諮詢他, 他馬上能獻出良策。 這讓曹操認為他很本分, 忠心於他, 便也沒捨得殺他, 留給兒子曹丕用。

司馬懿在曹丕手下當差時, 依然恪守家風, 兢兢業業地工作, 從不幹對不起大漢的事情, 對曹魏的事也極為用心。曹丕由對他的不放心,漸漸地放寬了心,臨終前,又把他留給了自己的兒子。

司馬懿看重鄉情,尊重長輩,從不忘本。他有一個老鄉叫常林,和他的父親司馬防關係友好。作為晚輩,司馬懿見了他,每次都要行禮。等到司馬懿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官後,他見到常林依然如故,見到後,不顧官職尊卑,依然行叩拜的禮節。司馬懿出征遼東公孫淵,率領大軍途經老家,就此駐紮,學大漢高祖劉邦和父老鄉親喝酒嘮家常。司馬家的家風與家教,可見一斑。

司馬懿憑藉自己的隱忍,漸漸由後臺走向了前臺。他蟄伏得太久了,蟄伏得越久,對曹魏的恨也就有多深。他最終將曹魏的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間,但是,他始終沒有越雷池半步。他想做曹操第二,自己不稱帝,讓兒子稱帝。他對權力的理解是,沒有權力,司馬家早晚被曹魏害死。他掌權是為了護家,不得已而為之。有了權力,他不僅可以自保,更可以一統天下,結束戰亂。

為了三國一統,他積極準備著。一是培養了兩個好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可保大權不旁落;二是選拔了兩個優秀的人才鄧艾和王昶,都是統一天才的王佐之才。

司馬懿對兒子們管教非常嚴格,兒子們都沒有做出仗勢欺人之事。他們對父母也極為孝順。張春華晚年失寵,絕食相抗。她的兒子們也都跟著絕食。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死後,權勢雖然淩駕在曹魏皇帝之上,但是在他們治下,百姓安居樂業。司馬昭雖然野心勃勃,想將曹魏取而代之,但是安守孝道,家風傳承很好。

司馬懿死後,他為父親守喪三年。他的老婆王元姬死後,兒子司馬炎以一國之君依然守孝三年。司馬炎甚至為太子兒子司馬衷取了一個醜媳婦賈南風,雖然八王之亂,由賈南風引來,但是帝王之家甘心娶一個醜兒媳,也只此一家了吧。

司馬懿能夠打敗諸葛亮,絕不是巧合

圖說丨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熟于三國時期的成都銀花絲

閬中蒼溪交界處東漢就有三座等距離的廟宇,古人究竟想表達什麼

對曹魏的事也極為用心。曹丕由對他的不放心,漸漸地放寬了心,臨終前,又把他留給了自己的兒子。

司馬懿看重鄉情,尊重長輩,從不忘本。他有一個老鄉叫常林,和他的父親司馬防關係友好。作為晚輩,司馬懿見了他,每次都要行禮。等到司馬懿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官後,他見到常林依然如故,見到後,不顧官職尊卑,依然行叩拜的禮節。司馬懿出征遼東公孫淵,率領大軍途經老家,就此駐紮,學大漢高祖劉邦和父老鄉親喝酒嘮家常。司馬家的家風與家教,可見一斑。

司馬懿憑藉自己的隱忍,漸漸由後臺走向了前臺。他蟄伏得太久了,蟄伏得越久,對曹魏的恨也就有多深。他最終將曹魏的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間,但是,他始終沒有越雷池半步。他想做曹操第二,自己不稱帝,讓兒子稱帝。他對權力的理解是,沒有權力,司馬家早晚被曹魏害死。他掌權是為了護家,不得已而為之。有了權力,他不僅可以自保,更可以一統天下,結束戰亂。

為了三國一統,他積極準備著。一是培養了兩個好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可保大權不旁落;二是選拔了兩個優秀的人才鄧艾和王昶,都是統一天才的王佐之才。

司馬懿對兒子們管教非常嚴格,兒子們都沒有做出仗勢欺人之事。他們對父母也極為孝順。張春華晚年失寵,絕食相抗。她的兒子們也都跟著絕食。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死後,權勢雖然淩駕在曹魏皇帝之上,但是在他們治下,百姓安居樂業。司馬昭雖然野心勃勃,想將曹魏取而代之,但是安守孝道,家風傳承很好。

司馬懿死後,他為父親守喪三年。他的老婆王元姬死後,兒子司馬炎以一國之君依然守孝三年。司馬炎甚至為太子兒子司馬衷取了一個醜媳婦賈南風,雖然八王之亂,由賈南風引來,但是帝王之家甘心娶一個醜兒媳,也只此一家了吧。

司馬懿能夠打敗諸葛亮,絕不是巧合

圖說丨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熟于三國時期的成都銀花絲

閬中蒼溪交界處東漢就有三座等距離的廟宇,古人究竟想表達什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