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灤河往事——滿族人聚居的營子

早年喀喇河屯, 有四個完全是滿族在旗人居住的營子(村落)。 這就是現如今灤河街西南角上的下營子、西營子(緊挨著承鋼廠部)和灤河後街北面的紅旗營子,

以及喀喇河屯行宮遺址(現承鋼醫院)對面的蘭旗營子。 這四個滿人聚居的營子, 當年分別屬於清朝八旗中的鑲蘭旗、鑲紅旗。 換句話說, 下營子和蘭旗營子的滿人都在鑲蘭旗, 紅旗營子和西營子的滿人都在鑲紅旗。

據有關史料記載, 八旗制是清代的一種社會組織制度, 分正黃旗、正白旗、正紅旗、正蘭旗、鑲黃旗、鑲白旗、鑲紅旗、鑲蘭旗。 凡是滿族成員分隸各旗, 平時生產, 戰時從征。 滿人在什麼旗, 受什麼旗管束, 直到清朝滅亡。

聽老輩人說, 這四個滿人居住的營子, 每個營子早年只有幾十戶人家。 開始興建的時候, 所有房屋都是公家出資統一修建的, 而且房屋規格、用材用料, 都是一模一樣的。 用現代話說,

是依據一張圖紙、統一施工建造的。

這四個營子裡的房舍, 都是三間瓦房一處院。 瓦房是北方的起脊瓦房, 一律前出廊簷, 截斷成“一明兩暗”的住屋。 就是說, 三間瓦房截出左右兩間宿舍, 中間是客廳。 宿舍裡搭著火坑, 做飯燒炕用的鍋臺在廊簷下麵。 這四個營子的所有的老房子都是這種格局, 就連蓋房子用的木料都是一樣的。 這種老房子用的木料, 不是本地生產的油松或者楊柳木, 而是從東北原始森林裡運來的落葉松。 大柁和二柁是四棱見方的筆直筆直的落葉松木方, 連屋簷前排的椽子都是四棱的方木。 有人說, 這四個營子開始建房所需木料, 同喀喇河屯行宮的建房用料一模一樣。 因此推斷這四個營子的房屋,

很有可能是和喀喇河屯行宮同時興建的, 也許是先後腳建成的。

我是土生土長的灤河人, 我家是滿族, 我就出生在位於下營子的我們家祖傳下來的那所"老房子"裡。 我媽媽是紅旗營子的娘家, 我老伴是蘭旗營子的娘家。 因此, 我對這幾個營子早年的情況, 接觸過一些。

我在這四個營子裡, 親眼見過許多滿族人家的“老房子”。 我家的上輩傳下來的“老房子”, 直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才拆除。 我老伴家的那“三間老房子”, 直到今天還在“為晚生下輩效力”。

我小時候, 見過營子裡的大門。 早年, 這四個滿人聚居的營子, 就像是現代的生活社區, 營子裡都有出入的大門。 下營子和紅旗營子開南門和北門, 蘭旗營子開南門和西門。 早年,

滿人管“大門”叫“柵欄”, 管“南大門”叫“南柵欄”, “北大門”叫“北柵欄”, “西大門”叫“西柵欄”。 每個柵欄門都有一個門樓, 安著木制大門, 能夠上栓上鎖。 門樓是用磚石木料砌造, 像是一間小門房。 下營子和紅旗營子的“南柵欄”, 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還保留著。

聽我父親說, 早年的灤河街上, 有兩座與滿人有直接關係的建築物:一是倉房, 一是學堂。 倉房, 建設在沙土梁子上(現今承德四中的大操場東面), 是滿族人領錢糧的地方。 這裡有倉房、有“辦公室”。 從這裡發放出去的糧食, 都是隔年過夏的陳糧, 吃起來有一股發黴的味道, 俗稱“倉米味”。

學堂, 全稱叫“駐防小學堂”。 學堂的地址也在沙土梁子上, 是光緒三十年(1907)廢除科舉以後建立的, 招收駐防八旗子弟入學。

我父親就上過駐防小學堂, 在那裡學滿文, 識漢字, 念《三字經》、《百家姓》和四書五經。

我小的時候, 常聽老輩人講說滿族人的風俗習慣。 說是祖輩流傳, 滿人不吃狗肉, 不許穿戴狗皮制做的皮衣皮貨。 早年滿人的禮數可多去了, 婚喪嫁娶生兒育女, 過年過節, 請客送禮都有好多好多的說道。 滿族婦女的穿著打扮也不一樣, 早年講究穿旗袍, 梳“旗髻”, 梳“兩把頭”, 穿“盆底鞋”。 滿人吃飯做菜, 也講究滋味。 喝碗冬瓜湯, 非得放香菜、胡椒粉、香油醋, 調料缺一不可。 連滿人自己都說:“也不知從哪兒學來的, 就這麼窮講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