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跳出學習的“低水準勤奮陷阱”(上)

1

植入臨界知識的“晶片”

前些日子應朋友推薦, 看了《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這本書。 只覺得打通任督二脈, 大有裨益。 我會將書中的內容結合自己的感受、體會、理解並制定相應的行動計畫逐篇分享給大家, 說句粗俗的話, 你連行動都沒有, 還談什麼知識。

我們在培訓中經常會聽到這樣的案例, 有兩個新進員工, 他們來自同一所大學同一個專業, 學習成績差不多, 同時進入公司工作, 過了幾年後, 其中一位升職, 另一位還是在原位踏步。 當時, 講師的解釋有那麼幾種, 努力程度、願意多承擔一點份外事、工作習慣良好等等。

總之, 總能找到某個原因來詮釋這個結果差別。 看完成甲《好好學習》, 突然瞭解到一個概念“認知差異”。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到底來源於什麼?誠然, 文化、性格、價值觀、背景、教育經歷、家庭氛圍等等都有可能是原因之一, 但總感覺這些原因是外在的, 不受自己控制的, 有些可能是基因造成的與生具來的差異, 這些似乎都不是根本原因, 也根本說服不了我。 直到看完這本書, 我才瞭解到, 真正的區別在於認知的不同。

《人類簡史》作者赫拉利提出了“想像的共同體”感概念, 認為:認知水準趨同的人, 更有可能結成虛擬“社區”, 在生活方式、個人成就和社交關係中表現得更為接近。 簡單而言, 跟我在一個level上的人才有資格跟我在一起成長。

既然人與人的差異歸根於認知差異, 那到底有沒有辦法破解呢?還是只能任命?有, 最好的辦法就是掌握並運用臨界知識, 打通自己的任督二脈。

無論你是哪個年齡段的有為青年, 即便是在校學生, 我們每個人腦袋裡都有一堆知識, 然並卵, 你還是那個你, 知識在你的頭腦裡並沒有“發酵”, 我稱之為“僵屍知識”。 就是因為99.99%的道理都不能通往行動。 只有那些極少數的能夠啟動人們去做、去行動的知識, 才能達到“臨界值”, 繼而知識在你的體內瞬間流淌, 就像周星馳電影《百變星君》一樣, 植入一塊晶片, 瞬間變成百變金剛, 我理解的晶片就是臨界知識。

“跨界”是一種多角度觀察、多角度學習的能力, 而這種能力的背後是一整套的學習方法論。

最近企業培訓與學習形式越來越豐富, 尤其是近1、2年的國外遊學、標杆企業參訪、跨界交流等, 確實對企業管理人員有一定的思維和固有模式的衝擊, 但人家的畢竟是人家的, 就像《海底撈你學不會》這本書的書名一樣, 你去跨界交流不能只是copy別人的做法, 完全不假思索的照搬到自己的企業, 而應該去研究每家企業所分享的成功案例是基於什麼樣的背景?當時所處的環境如何?成功的最核心的因素或條件有哪些?這些因素或條件是偶然發生的還是基於之前的佈局產生的?如果放在當下這個環境和背景, 這些核心因素還能起到同樣的結果嗎?等等。 這些都是我們要去深挖和研究的。

當我們瞭解了事件的本質後, 就能找出成功背後的模式、規律, 即“臨界知識”, 並能複製到自己公司反覆運算優化。 舉個不一定很恰當的比喻, 就像我們將別人花盆裡長的好的植物剪一截, 放到自己的盆中繼續施肥養植一樣。

成甲老師在自序中提到第一次打開“知識管理”的大門, 是看到佛蘭克林的傳記, 並運用其中提到的方法, 將日記改為每日的自省——“晨修”。 通過反思晨修, 將學到的知識內化, 至今已經持續了7年, 受益良多。 對我的啟示, 我雖然還沒有做到每日的自省, 但我會不定期將工作內容進行複盤, 並且開始嘗試寫作, 鍛煉獨立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第二次對於“知識管理”精進的理解, 是他發現學到了很多的知識和方法,

但每項知識都是單獨解決特定問題的, 而有時候覺得有些方法內在似乎有某種聯繫但又有些衝突, 就像學了很多不同門派的武功, 沒法形成1+1>2的絕世武功。 直到查理.芒格《窮查理寶典》提到的“如果你只是孤立地記住一些事物, 試圖把它們硬湊起來, 那你無法真正理解任何事情……你必須依靠模型組成的框架來安排你的經驗”。 這段話對我的啟發:

1、構建自己的體系, 無論是個人知識管理體系, 還是與自己專業工作相關的人才發展和培訓體系。 像張立志、章森學習, 學完某些理論、方法後立即實踐, 通過實踐, 反覆運算/優化更普世、更實用的模型或框架。

2、針對接下來要實施的崗位經驗的萃取工作坊, 要求建立經驗背後的框架或模型, 這才能將組織經驗沉澱並複製。其實經驗本身並不具有複製性,可複製的是提煉出來的規律或框架。

學習的目標有三類(ESP):

解釋問題Explain

解決問題Solve

預測問題Predict

這三個目標實現的難度應該是成遞進關係,最難的是預測。舉個通俗的例子,比如你突然看到貓驚慌不安、叼著貓崽搬家上樹。如果你學過相關知識,那你就不但能解釋這個現象,更能預測到可能馬上有地震。

作者對知識管理的定義:知識管理就是通過對外部資訊進行加工,提高我們改變認知或行動的速度。

知識管理的三個維度(DIP):

資料管理Data——關注具體的資料層面技巧

1、資訊管理Information——關注怎樣更好地理解、消化和應用獲得的各個知識點

-如何做讀書筆記?如何用思維導圖增強理解?學習中精讀和泛讀的區別、行動學習法、刻意練習等。最終有效的把學到的知識用於解決問題。

2、 底層規律Pattern——關注自己的認知深度

-在大量具體知識積澱的基礎上,形成更宏觀和抽象的理解。在深層次上掌握普遍規律,從而將之前學到的繁雜的知識用一根線串起來,並且可以找到新的答案。

我的理解:“資料管理”處於金字塔的最底層,是基礎,相當於GTD的“收集”;“資訊管理”處於中間層,是進階,相當於GTD的“處理”;“底層規律”處於最頂端,是核心,相當於GTD的“組織”。這三個維度並不是並列的,只有一定量的資料積累,才能更好地將學以致用,並最終找到那根珍珠線。

我的行動:後續就這三個維度分別寫系列文章,比如如何給檔命名?如何整理資料夾?如何運用印象筆記存儲知識?等等。

2

認知深度的時代已經到來

知識到底是個什麼鬼?

我們從剛出生就開始牙牙學語,一直到大學畢業,踏入工作都在不停的學習各種知識。但是我們發現兩個學習同樣內容的人,為什麼對於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會不一樣?為什麼大家在學習之後的成長軌跡如此不同?是智商?普羅大眾的智商差異並不大。那只能感慨一句,大概學了假知識了吧。那知識到底是什麼?我原本以為所有書本上學到的內容都叫知識,但其實只是資料而已。就像知識管理的三個維度一樣,知識也是需要“進化”的——

就像近幾年特別火的“大資料”,所有這些數位都只是單純的“資料”而已,資料本身沒有任何價值,但當你去分析這些數位背後的意義、邏輯時就成了“資訊”,而通過分析之後得出的解決和行動方案,這才是“大資料”意義的本質。所以,很多公司在早期引入這概念的時候,只關注收集客戶資料,以為這就是大資料,其實不然。所以,對於知識的定義:能夠改變你行動的資訊。

我的思考:

知識與知識的較量

知識與知識也是不一樣的。有些知識要比另一些知識能夠更加深刻的改變我們的行為。我們在讀書的時候會學到很多定律、定理,時至今日都影響深遠,而且這看似簡單的定律卻在很多領域被廣泛運用和衍生。經過深度思考後能廣泛、更普遍的指導行動的重要而基本的規律或定律,稱為“臨界知識”。臨界知識就像一根杠杆,只要稍加用力,就能撬起一個地球。換而言之,臨界知識是最底層、最核心、最普世的知識,是永遠不會“過期”的。

新時代——認知深度

認知優勢的構建經歷三個階段:

知識數量、知識速度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正迎來知識深度的時代。對同一個產品和專案的理解深度不同,決定了結果的不同。美團能夠大浪淘沙後活下來,就是因為創始人王興對於團購這件事看的最透,抓准關鍵點後,脫引而出。在知識大爆炸時代,我們要管理知識,並不只是對知識進行收集、分類、保存,知識管理的核心是通過管理知識提升我們的認知深度,進而改變我們的行為模式。

如何提升我們的認知深度?

什麼是認知深度?

作者舉了“北京房價為什麼那麼高”和“怎麼增加團隊的認同感”2個例子,明顯感覺後者的回答要比前者回答的更有深度。為什麼會有這差異?

1、形式上:簡單的回答是對具體的問題或事情本身做出回答;而深度回答是在分析具體現象之後找出抽象規律。

2、回答的思考方式上:簡單的回答是根據自己的直觀感受、情緒與經驗做出回答;而深度回答依託於有實驗驗證或資料分析支援的結論。

3、答案的效果上:簡單的回答只能用於解決一個特定的問題;深度回答能夠更普遍解決類似問題,做到舉一反三。

我的理解:可以將以上三點差異歸結於兩點:

1、行為主義與認知主義:簡單回答像“行為主義”中的”刺激-反應”行為,沒有經過大腦的處理,只是粗暴、直觀的回答;深度回答像“認知主義”中,經過大腦“感知-聯想-評估-決策”一系列行為後作出的反應。

2、水果刀與瑞士軍刀:簡單回答像小刀,只能解決一個特定的問題;深度回答像瑞士軍刀,可以更普遍的解決類似問題,舉一反三。

所以,提升認知深度的方法:

1、跳出盒子思維(自己起的名字):我們在分析問題的時候,不要局限於這個問題本身去思考和解決方法,而是要跳出問題本身,放到一個更大的格局、維度、高度(有點像三維立體圖,分別在X、Y、Z三個不同面)來思考更普遍的情況;那書中“北京房價高”的例子,分析北京房價高的原因的時候,跳出盒子思考下,有沒有其他地區也房價高?他們與北京房價高的情況是否一樣?因素是否一樣?或許能得出深度的回答。

2、批判性思維:在尋求答案的時候,能夠根據理由可信度判斷是否接受這個結論,即批判性思維。我們在讀書、看文章的時候,也要帶著批判性思維去想,這個對嗎?有沒有可以證明作者觀點錯誤的證據?作者寫這個觀點的背景和場景是什麼?是否也同樣適用於自己?

3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為什麼大多數人的學習層次上不去?

1、 標題黨。這兩篇文章的標題確實吸引人,而且用“WHY”來引發大家思考。

2、用詞精准且接地氣。“自嗨”就比小馬宋“鑲金邊的狗屎”更易懂和理解。

3、理論與案例的完美搭配。《自嗨型文案》中的所有觀點和理論雖然都沒什麼新意,但是套上生動、有趣、以及各種不同類型的案例的組合,大家都能易於理解。

4、對大多數人而言,我們知道的,只是我們以為自己知道了。這就很有趣了,我們在某個領域混了那麼多年,什麼理論、套路沒有見過,怎麼換了一種說話、一種表現形式就像回到了初戀的感覺,這其中根本的原因是什麼?

我的行動:對於第四點我深有感觸,我在培訓與人才發展領域混跡多年,最早從事過行銷管理工作。有很多被標榜的大咖、牛人在分享的時候,我有時覺得也就那麼回事。所以,我還是可以寫專業領域的內容,就像“李叫獸”,把專業的內容用更加吸引人的方式表達出來。同時,找到專業知識中的“臨界知識”,也可以用別的領域的“臨界知識”來加深我要寫的內容,比如行銷概念、物理定律等等。

技術效率vs.認知效率

我們過去一直在做的就是努力提升技術效率,即我們總是不斷學習和掌握如何應對具體工作場景和問題的方法,就像一把鎖只能對應一把鑰匙,等遇到新問題的時候再去學習新知識。

如果我們的學習是在瞭解問題本質,瞭解解決方案的底層規律後,能夠讓我們認清楚問題表像背後的實質,那就是提升認知效率,即找到“臨界知識”。

到底哪些知識值得學?

專注+多元跨界=斜杠

前一段時間有一個很火的詞“斜杠青年”。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以打上這個烙印為榮,到處兼職,自認為成了“斜杠青年”,其實這是誤解。我找度娘問了下斜杠青年成功的其中兩個要素:

1、 先要做好一個領域

2、 用現有資源突破行業壁壘,即用同一個能力叩開不同領域的大門

你想成為斜杠青年前,先自檢:自己所從事的領域是否已經足夠出色?能否將自己已經具備的核心能力嫁接到其他領域並且得心應手。所以,斜杠≠兼職,兼職只是增加了你的經歷,而認知深度病沒有明顯增加,應更加深入探索和專注,而不是簡單追求多元的結果。

你可能會想到斜杠青年的代表馬斯克,他成功創辦了4家不同領域的公司,那他的多元化又是怎麼做到的?馬斯克說,“他一直在做的事情,只是用第一性原理思考問題罷了”。(第一性思考First Principles:強調用少量的基本資料進行分析,簡化。強調事實和少量假設,從問題的最本質出發,進行推理思考,而不是類比思考。不被過去的經驗知識所干擾)他更深刻的看到他做事情背後的規律,用最基礎的原理來改變一個行業。在我看來,“第一性原理”就是臨界知識,我們怎麼用這一思維來應用到自己的工作?我在設計不同物件的人才發展培養專案的時候,可以運用這一思維,拋開過往的經驗、拋開各種花哨的培訓技術和手段,回歸問題的本質,即不同物件的人才培養專案的最根本目的和最本質的問題是什麼。

提升認知深度的另一方法就是多元跨界。想要成為斜杠青年的第二個要素,深入學習與解決某一類問題相關的所有核心能力,這一定要突破專業限制。我們在大學時期所學的專業都是人為劃分,造成我們只偏重於某一專業,但其實那些行業牛人,都不僅僅只是知道自己專業的內容,還能對其他專業內容很精通,而不同專業之間應該是沒有壁壘的,你學行銷的,能不學心理學嗎?就以我做培訓和人才發展而言,就必須掌握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行銷學、認知心理學、互聯網思維、產品設計等等各種領域的知識,否則你沒法做到極致,因為這些領域的內容會讓你現在做的工作上N個臺階。那是不是所有這些領域的內容我都要學?

我的思考:

1、根據80/20法則,用80%的時間和精力學習各個領域最核心的20%的知識,因為我們沒有那麼多精力,我們也不需要成為各個領域的專家。

2、20%的知識即臨界知識。撥開所有的陳述、案例、“廢話”找到最核心的知識、定律或規律,比如行銷學中的4P。

3、思考各個領域的臨界知識如何架接到我的各個工作和思考中。

這也是成甲老師說的,看起來很多不相干的“無用”知識,最後在底層都會聯繫起來,也就是所謂的一通百通。我突然腦補了一個畫面,我們的社會、我們的世界是一個很龐大、很高的樹,在土壤裡有很多的樹根,這些樹根就像各個領域的知識體系,而在土壤的最深處,這些樹根是彼此緊緊纏在一起的,否則樹是很容易倒的。這些纏繞在一起,錯綜複雜的樹根就是知識的打通,即底層邏輯。

回到現實,我們想要把自己的領域或工作做好,你就要有盡可能多的樹根,同時讓這些樹根緊緊纏繞在一起,你就能成為專家。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我們應該學什麼?

我們應該學習三個能力/級別的內容:

1、 執行能力:公共基礎課,比如時間管理、資料保存、溝通談判等。

2、專業能力:專業必修課,能夠解決系統問題的能力

3、結構能力:通用必修課,掌握臨界知識,認知事物更加底層的結構與規律

我們應該把80%的時間用在結構能力和專業能力的學習上。

4你也中招“低水準勤奮陷阱”嗎?

跳出“低水準勤奮陷阱”

你是否落入“低水準勤奮陷阱”?

讀到這個章節,讓我有種釋懷和呼吸順暢的感覺。因為我之前一直在研究和閱讀一些閱讀牛人的文章,他們大部分人都提倡快速閱讀,包括我也讀過德國作家克利斯蒂安·格呂寧(Christian Grüning)《快速閱讀》,都在教大家各種方法和技巧來幫助你快速閱讀,從而可以實現一年100,甚至200本的讀書量。

那時候,確實這種效果很讓我佩服,我當時也有疑問,這種快速閱讀能真的讓你理解和消化嗎?而提倡快速閱讀的達人有一個共同的觀點“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裡,為了能更多的閱讀不同的書,快速閱讀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雖然一開始你的速度沒有那麼快,但是經過訓練,並且書讀的越多,你的理解力會越快,閱讀速度也會加快。”

似乎也說得通,但我腦中總有一個疑問“是先增加閱讀速度,以至於讀更多的書,從而達到理解力的逐漸增加;還是先放慢速度慢慢理解和消化每本書,從而構建扎實的知識體系後,達到知識的無邊界,從而讀不同類型的新書,會自然提升速度”。我雖然沒有答案,但我心裡總有一個聲音“理解>速度”。

直到看了這個章節,我才找到了答案。速讀沒有問題,有他的好處,但是速度如何造成你沒有真正理解書中20%的精髓,即臨界知識,看似你花在一本書上的時間少了,但是你的效果是減半的,因為你陷入了“低水準勤奮陷阱”。

而導致“低水準勤奮陷阱”的原因是我們的讀書方法太原始。就像很多閱讀類書籍中提到的,我們經常將書中看到的好的方法、觀點和理解用各種劃線的方式highlight出來,甚至是摘抄,這也是我過去一直用的方法。一開始我還很起勁摘抄,以為這就是讀書筆記,以為這就是內化,其實那只是將一本書拆分成一個個孤立的知識點,並沒有形成知識網路。

學習的升級:啟動舊知,聯結新知

在成人學習中,我們提倡“五星教學”模式。當我剛開始進入培訓行業時,聽一些“老法師”提到最多的就是上課要有“空杯心態”,如果你上課的時候像一個滿水的杯子,那麼你就會拒絕接受任何新的知識,即使這個知識對你有幫助。

還是小屁孩的我對這句話視為聖旨,還像模像樣的“開導”學員。現在想想真傻,活了30多年的成人,怎麼可能說空杯就空杯,本身這個比喻就有問題,知識無法像水一樣,說流失就流失。恰恰相反,我們提倡學習新知識的時候,隨時要與過去的知識體和經驗進行聯結,構成更新、更大、更全的知識網路,就能夠從不同角度和領域對同一個知識進行分析,從而加深我們的理解和認識。

放慢速度,發現臨界知識

這因為有這體會,我現在才開始真正的寫讀書筆記。為什麼我要分那麼多段落來寫,就是把每個章節對我有啟發的內容寫下來,並附上我的思考、理解、想法,甚至行動。放慢速度是為了深入思考和深度連結已有的舊知,尤其是舊知中的臨界知識。

我的行動:以後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有意識的和已有的模型進行聯繫,看看它們背後是不是有關聯。比如,我思考如何讓某個培訓專案能吸引更多的關注?這個時候就要考慮是否可以和行銷中的4P或4C理論來結合,因為這個問題的本質是行銷問題。

作者的做法:當我要解決某個問題的時候,主動去尋找可能會討論這個問題的文章和書籍,去觀察——作者用什麼樣的思路解決問題?在這個解決方案背後,是否有我熟悉的知識?我還能把這個解決方案的原理,應用在什麼領域?看到這個做法我覺得很好,於是就把它模型化,內化和指導我以後遇到某個問題想要解決的思路,這個模型是R.T.S.P.E——

Reference尋找書籍

Thinking思考路徑

Solution解決方案

Principle挖掘原理/臨界知識

Expand擴展應用

學習臨界知識需要具備的兩個心態

底層心態之一:綠燈思維

作者與大哥的對話,說明一個我們很常見的心理特徵。我們相信什麼,看到的世界就是你相信的那樣。比如,我相信人之初,心本善。即使別人欺騙我,我也認為是無心之舉。這個與我們的學習有什麼關係?更高效的學習,來自於更合理的學習方法的假設。《學習之道》中提出兩種觀點:

1、整體理論:將學習成敗歸結於與生俱來,無法改變的能力水準。比如,我就是認為自己不是讀書的料,讀再多書也沒用,這在我讀書的時候經常能聽到。現在想想,那個時候有的家長秉持的就是“整體理論”。

2、漸進理論:通過努力,採用正確的訓練方法,循序漸進,也能成為大師。

所以,我們肯定要擁抱“漸進理論”。同時,也提到了一種常見的心理學現象“習慣性防衛”。

1、習慣性防衛的表現形式:當我們遇到雨過去認知不一致的新觀點、遇到自己的觀點、尊嚴可能會受到挑戰時,第一反應不是思考對方的質疑是否合理,而是先對抗。這在溝通中非常普遍,尤其是當兩個能力水準、績效表現差不多的兩個員工之間,會因為對方質疑自己而開始習慣性防衛,想的都是如何反駁,所以提升學習效能的第一步就是打破習慣性防衛。

2、為什麼會有習慣性防衛?

習慣性防衛”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發展出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當一個問題出現在別人身上的時候,我們習慣把這個問題歸因於別人。而當同樣的問題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我們會把問題歸因於外部因素,心理學中稱為“基本歸因偏差”。“

3、如何減少習慣性防衛的不利影響?

方法一:建立綠燈思維——遇到新觀點或不同的意見時,先不否定,而是先理解新觀點的用途和價值之後,再去分析這個觀點可能的不足,並完善。

方法二:區分“我”和“我的觀點/行為”——我們會把別人對我們觀點的質疑,理解為對我們自己的否定。換而言之,我們常常把“我”=“我的觀點/行為”。我也是這種心理,別人尤其是領隊對我某些方案不滿意,我會不自覺的認為他在否定我這個人。

我們之所以需要有“綠燈思維”,是因為我們在讀書或學習的時候,可能會遇到很多的知識跟你以往的認知有不一致甚至衝突的地方,你不要認為自己就一定是對的,先考慮新觀點有價值的地方,就像看完《好好學習》,也有很多知識對我而言是種衝擊,我也在積極思考作者這麼說的原因是什麼?有沒有道理?

底層心態之二:以慢為快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一味追求讀書的快,其實就犧牲了對知識的深入理解,以及堆積知識阻塞。越是快速提升的能力,反而需要慢下來。真正的快,是“以慢為快”。作者以曾國藩打仗要領“結硬寨,打呆仗”說明我們需要對重要的核心知識深刻理解,才能運用起來遊刃有餘,達到知識的融會貫通,所以,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在打通知識阻塞,實現融會貫通,這也是讀書的目的。

要把慢功夫花在真問題上。用80%的時間,花在20%的重要問題上面。對於讀書而言,先要找到這本書對我而言最重要和緊急的內容,也就是20%的知識,然後開始死磕自己。

這才能將組織經驗沉澱並複製。其實經驗本身並不具有複製性,可複製的是提煉出來的規律或框架。

學習的目標有三類(ESP):

解釋問題Explain

解決問題Solve

預測問題Predict

這三個目標實現的難度應該是成遞進關係,最難的是預測。舉個通俗的例子,比如你突然看到貓驚慌不安、叼著貓崽搬家上樹。如果你學過相關知識,那你就不但能解釋這個現象,更能預測到可能馬上有地震。

作者對知識管理的定義:知識管理就是通過對外部資訊進行加工,提高我們改變認知或行動的速度。

知識管理的三個維度(DIP):

資料管理Data——關注具體的資料層面技巧

1、資訊管理Information——關注怎樣更好地理解、消化和應用獲得的各個知識點

-如何做讀書筆記?如何用思維導圖增強理解?學習中精讀和泛讀的區別、行動學習法、刻意練習等。最終有效的把學到的知識用於解決問題。

2、 底層規律Pattern——關注自己的認知深度

-在大量具體知識積澱的基礎上,形成更宏觀和抽象的理解。在深層次上掌握普遍規律,從而將之前學到的繁雜的知識用一根線串起來,並且可以找到新的答案。

我的理解:“資料管理”處於金字塔的最底層,是基礎,相當於GTD的“收集”;“資訊管理”處於中間層,是進階,相當於GTD的“處理”;“底層規律”處於最頂端,是核心,相當於GTD的“組織”。這三個維度並不是並列的,只有一定量的資料積累,才能更好地將學以致用,並最終找到那根珍珠線。

我的行動:後續就這三個維度分別寫系列文章,比如如何給檔命名?如何整理資料夾?如何運用印象筆記存儲知識?等等。

2

認知深度的時代已經到來

知識到底是個什麼鬼?

我們從剛出生就開始牙牙學語,一直到大學畢業,踏入工作都在不停的學習各種知識。但是我們發現兩個學習同樣內容的人,為什麼對於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會不一樣?為什麼大家在學習之後的成長軌跡如此不同?是智商?普羅大眾的智商差異並不大。那只能感慨一句,大概學了假知識了吧。那知識到底是什麼?我原本以為所有書本上學到的內容都叫知識,但其實只是資料而已。就像知識管理的三個維度一樣,知識也是需要“進化”的——

就像近幾年特別火的“大資料”,所有這些數位都只是單純的“資料”而已,資料本身沒有任何價值,但當你去分析這些數位背後的意義、邏輯時就成了“資訊”,而通過分析之後得出的解決和行動方案,這才是“大資料”意義的本質。所以,很多公司在早期引入這概念的時候,只關注收集客戶資料,以為這就是大資料,其實不然。所以,對於知識的定義:能夠改變你行動的資訊。

我的思考:

知識與知識的較量

知識與知識也是不一樣的。有些知識要比另一些知識能夠更加深刻的改變我們的行為。我們在讀書的時候會學到很多定律、定理,時至今日都影響深遠,而且這看似簡單的定律卻在很多領域被廣泛運用和衍生。經過深度思考後能廣泛、更普遍的指導行動的重要而基本的規律或定律,稱為“臨界知識”。臨界知識就像一根杠杆,只要稍加用力,就能撬起一個地球。換而言之,臨界知識是最底層、最核心、最普世的知識,是永遠不會“過期”的。

新時代——認知深度

認知優勢的構建經歷三個階段:

知識數量、知識速度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正迎來知識深度的時代。對同一個產品和專案的理解深度不同,決定了結果的不同。美團能夠大浪淘沙後活下來,就是因為創始人王興對於團購這件事看的最透,抓准關鍵點後,脫引而出。在知識大爆炸時代,我們要管理知識,並不只是對知識進行收集、分類、保存,知識管理的核心是通過管理知識提升我們的認知深度,進而改變我們的行為模式。

如何提升我們的認知深度?

什麼是認知深度?

作者舉了“北京房價為什麼那麼高”和“怎麼增加團隊的認同感”2個例子,明顯感覺後者的回答要比前者回答的更有深度。為什麼會有這差異?

1、形式上:簡單的回答是對具體的問題或事情本身做出回答;而深度回答是在分析具體現象之後找出抽象規律。

2、回答的思考方式上:簡單的回答是根據自己的直觀感受、情緒與經驗做出回答;而深度回答依託於有實驗驗證或資料分析支援的結論。

3、答案的效果上:簡單的回答只能用於解決一個特定的問題;深度回答能夠更普遍解決類似問題,做到舉一反三。

我的理解:可以將以上三點差異歸結於兩點:

1、行為主義與認知主義:簡單回答像“行為主義”中的”刺激-反應”行為,沒有經過大腦的處理,只是粗暴、直觀的回答;深度回答像“認知主義”中,經過大腦“感知-聯想-評估-決策”一系列行為後作出的反應。

2、水果刀與瑞士軍刀:簡單回答像小刀,只能解決一個特定的問題;深度回答像瑞士軍刀,可以更普遍的解決類似問題,舉一反三。

所以,提升認知深度的方法:

1、跳出盒子思維(自己起的名字):我們在分析問題的時候,不要局限於這個問題本身去思考和解決方法,而是要跳出問題本身,放到一個更大的格局、維度、高度(有點像三維立體圖,分別在X、Y、Z三個不同面)來思考更普遍的情況;那書中“北京房價高”的例子,分析北京房價高的原因的時候,跳出盒子思考下,有沒有其他地區也房價高?他們與北京房價高的情況是否一樣?因素是否一樣?或許能得出深度的回答。

2、批判性思維:在尋求答案的時候,能夠根據理由可信度判斷是否接受這個結論,即批判性思維。我們在讀書、看文章的時候,也要帶著批判性思維去想,這個對嗎?有沒有可以證明作者觀點錯誤的證據?作者寫這個觀點的背景和場景是什麼?是否也同樣適用於自己?

3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為什麼大多數人的學習層次上不去?

1、 標題黨。這兩篇文章的標題確實吸引人,而且用“WHY”來引發大家思考。

2、用詞精准且接地氣。“自嗨”就比小馬宋“鑲金邊的狗屎”更易懂和理解。

3、理論與案例的完美搭配。《自嗨型文案》中的所有觀點和理論雖然都沒什麼新意,但是套上生動、有趣、以及各種不同類型的案例的組合,大家都能易於理解。

4、對大多數人而言,我們知道的,只是我們以為自己知道了。這就很有趣了,我們在某個領域混了那麼多年,什麼理論、套路沒有見過,怎麼換了一種說話、一種表現形式就像回到了初戀的感覺,這其中根本的原因是什麼?

我的行動:對於第四點我深有感觸,我在培訓與人才發展領域混跡多年,最早從事過行銷管理工作。有很多被標榜的大咖、牛人在分享的時候,我有時覺得也就那麼回事。所以,我還是可以寫專業領域的內容,就像“李叫獸”,把專業的內容用更加吸引人的方式表達出來。同時,找到專業知識中的“臨界知識”,也可以用別的領域的“臨界知識”來加深我要寫的內容,比如行銷概念、物理定律等等。

技術效率vs.認知效率

我們過去一直在做的就是努力提升技術效率,即我們總是不斷學習和掌握如何應對具體工作場景和問題的方法,就像一把鎖只能對應一把鑰匙,等遇到新問題的時候再去學習新知識。

如果我們的學習是在瞭解問題本質,瞭解解決方案的底層規律後,能夠讓我們認清楚問題表像背後的實質,那就是提升認知效率,即找到“臨界知識”。

到底哪些知識值得學?

專注+多元跨界=斜杠

前一段時間有一個很火的詞“斜杠青年”。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以打上這個烙印為榮,到處兼職,自認為成了“斜杠青年”,其實這是誤解。我找度娘問了下斜杠青年成功的其中兩個要素:

1、 先要做好一個領域

2、 用現有資源突破行業壁壘,即用同一個能力叩開不同領域的大門

你想成為斜杠青年前,先自檢:自己所從事的領域是否已經足夠出色?能否將自己已經具備的核心能力嫁接到其他領域並且得心應手。所以,斜杠≠兼職,兼職只是增加了你的經歷,而認知深度病沒有明顯增加,應更加深入探索和專注,而不是簡單追求多元的結果。

你可能會想到斜杠青年的代表馬斯克,他成功創辦了4家不同領域的公司,那他的多元化又是怎麼做到的?馬斯克說,“他一直在做的事情,只是用第一性原理思考問題罷了”。(第一性思考First Principles:強調用少量的基本資料進行分析,簡化。強調事實和少量假設,從問題的最本質出發,進行推理思考,而不是類比思考。不被過去的經驗知識所干擾)他更深刻的看到他做事情背後的規律,用最基礎的原理來改變一個行業。在我看來,“第一性原理”就是臨界知識,我們怎麼用這一思維來應用到自己的工作?我在設計不同物件的人才發展培養專案的時候,可以運用這一思維,拋開過往的經驗、拋開各種花哨的培訓技術和手段,回歸問題的本質,即不同物件的人才培養專案的最根本目的和最本質的問題是什麼。

提升認知深度的另一方法就是多元跨界。想要成為斜杠青年的第二個要素,深入學習與解決某一類問題相關的所有核心能力,這一定要突破專業限制。我們在大學時期所學的專業都是人為劃分,造成我們只偏重於某一專業,但其實那些行業牛人,都不僅僅只是知道自己專業的內容,還能對其他專業內容很精通,而不同專業之間應該是沒有壁壘的,你學行銷的,能不學心理學嗎?就以我做培訓和人才發展而言,就必須掌握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行銷學、認知心理學、互聯網思維、產品設計等等各種領域的知識,否則你沒法做到極致,因為這些領域的內容會讓你現在做的工作上N個臺階。那是不是所有這些領域的內容我都要學?

我的思考:

1、根據80/20法則,用80%的時間和精力學習各個領域最核心的20%的知識,因為我們沒有那麼多精力,我們也不需要成為各個領域的專家。

2、20%的知識即臨界知識。撥開所有的陳述、案例、“廢話”找到最核心的知識、定律或規律,比如行銷學中的4P。

3、思考各個領域的臨界知識如何架接到我的各個工作和思考中。

這也是成甲老師說的,看起來很多不相干的“無用”知識,最後在底層都會聯繫起來,也就是所謂的一通百通。我突然腦補了一個畫面,我們的社會、我們的世界是一個很龐大、很高的樹,在土壤裡有很多的樹根,這些樹根就像各個領域的知識體系,而在土壤的最深處,這些樹根是彼此緊緊纏在一起的,否則樹是很容易倒的。這些纏繞在一起,錯綜複雜的樹根就是知識的打通,即底層邏輯。

回到現實,我們想要把自己的領域或工作做好,你就要有盡可能多的樹根,同時讓這些樹根緊緊纏繞在一起,你就能成為專家。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我們應該學什麼?

我們應該學習三個能力/級別的內容:

1、 執行能力:公共基礎課,比如時間管理、資料保存、溝通談判等。

2、專業能力:專業必修課,能夠解決系統問題的能力

3、結構能力:通用必修課,掌握臨界知識,認知事物更加底層的結構與規律

我們應該把80%的時間用在結構能力和專業能力的學習上。

4你也中招“低水準勤奮陷阱”嗎?

跳出“低水準勤奮陷阱”

你是否落入“低水準勤奮陷阱”?

讀到這個章節,讓我有種釋懷和呼吸順暢的感覺。因為我之前一直在研究和閱讀一些閱讀牛人的文章,他們大部分人都提倡快速閱讀,包括我也讀過德國作家克利斯蒂安·格呂寧(Christian Grüning)《快速閱讀》,都在教大家各種方法和技巧來幫助你快速閱讀,從而可以實現一年100,甚至200本的讀書量。

那時候,確實這種效果很讓我佩服,我當時也有疑問,這種快速閱讀能真的讓你理解和消化嗎?而提倡快速閱讀的達人有一個共同的觀點“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裡,為了能更多的閱讀不同的書,快速閱讀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雖然一開始你的速度沒有那麼快,但是經過訓練,並且書讀的越多,你的理解力會越快,閱讀速度也會加快。”

似乎也說得通,但我腦中總有一個疑問“是先增加閱讀速度,以至於讀更多的書,從而達到理解力的逐漸增加;還是先放慢速度慢慢理解和消化每本書,從而構建扎實的知識體系後,達到知識的無邊界,從而讀不同類型的新書,會自然提升速度”。我雖然沒有答案,但我心裡總有一個聲音“理解>速度”。

直到看了這個章節,我才找到了答案。速讀沒有問題,有他的好處,但是速度如何造成你沒有真正理解書中20%的精髓,即臨界知識,看似你花在一本書上的時間少了,但是你的效果是減半的,因為你陷入了“低水準勤奮陷阱”。

而導致“低水準勤奮陷阱”的原因是我們的讀書方法太原始。就像很多閱讀類書籍中提到的,我們經常將書中看到的好的方法、觀點和理解用各種劃線的方式highlight出來,甚至是摘抄,這也是我過去一直用的方法。一開始我還很起勁摘抄,以為這就是讀書筆記,以為這就是內化,其實那只是將一本書拆分成一個個孤立的知識點,並沒有形成知識網路。

學習的升級:啟動舊知,聯結新知

在成人學習中,我們提倡“五星教學”模式。當我剛開始進入培訓行業時,聽一些“老法師”提到最多的就是上課要有“空杯心態”,如果你上課的時候像一個滿水的杯子,那麼你就會拒絕接受任何新的知識,即使這個知識對你有幫助。

還是小屁孩的我對這句話視為聖旨,還像模像樣的“開導”學員。現在想想真傻,活了30多年的成人,怎麼可能說空杯就空杯,本身這個比喻就有問題,知識無法像水一樣,說流失就流失。恰恰相反,我們提倡學習新知識的時候,隨時要與過去的知識體和經驗進行聯結,構成更新、更大、更全的知識網路,就能夠從不同角度和領域對同一個知識進行分析,從而加深我們的理解和認識。

放慢速度,發現臨界知識

這因為有這體會,我現在才開始真正的寫讀書筆記。為什麼我要分那麼多段落來寫,就是把每個章節對我有啟發的內容寫下來,並附上我的思考、理解、想法,甚至行動。放慢速度是為了深入思考和深度連結已有的舊知,尤其是舊知中的臨界知識。

我的行動:以後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有意識的和已有的模型進行聯繫,看看它們背後是不是有關聯。比如,我思考如何讓某個培訓專案能吸引更多的關注?這個時候就要考慮是否可以和行銷中的4P或4C理論來結合,因為這個問題的本質是行銷問題。

作者的做法:當我要解決某個問題的時候,主動去尋找可能會討論這個問題的文章和書籍,去觀察——作者用什麼樣的思路解決問題?在這個解決方案背後,是否有我熟悉的知識?我還能把這個解決方案的原理,應用在什麼領域?看到這個做法我覺得很好,於是就把它模型化,內化和指導我以後遇到某個問題想要解決的思路,這個模型是R.T.S.P.E——

Reference尋找書籍

Thinking思考路徑

Solution解決方案

Principle挖掘原理/臨界知識

Expand擴展應用

學習臨界知識需要具備的兩個心態

底層心態之一:綠燈思維

作者與大哥的對話,說明一個我們很常見的心理特徵。我們相信什麼,看到的世界就是你相信的那樣。比如,我相信人之初,心本善。即使別人欺騙我,我也認為是無心之舉。這個與我們的學習有什麼關係?更高效的學習,來自於更合理的學習方法的假設。《學習之道》中提出兩種觀點:

1、整體理論:將學習成敗歸結於與生俱來,無法改變的能力水準。比如,我就是認為自己不是讀書的料,讀再多書也沒用,這在我讀書的時候經常能聽到。現在想想,那個時候有的家長秉持的就是“整體理論”。

2、漸進理論:通過努力,採用正確的訓練方法,循序漸進,也能成為大師。

所以,我們肯定要擁抱“漸進理論”。同時,也提到了一種常見的心理學現象“習慣性防衛”。

1、習慣性防衛的表現形式:當我們遇到雨過去認知不一致的新觀點、遇到自己的觀點、尊嚴可能會受到挑戰時,第一反應不是思考對方的質疑是否合理,而是先對抗。這在溝通中非常普遍,尤其是當兩個能力水準、績效表現差不多的兩個員工之間,會因為對方質疑自己而開始習慣性防衛,想的都是如何反駁,所以提升學習效能的第一步就是打破習慣性防衛。

2、為什麼會有習慣性防衛?

習慣性防衛”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發展出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當一個問題出現在別人身上的時候,我們習慣把這個問題歸因於別人。而當同樣的問題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我們會把問題歸因於外部因素,心理學中稱為“基本歸因偏差”。“

3、如何減少習慣性防衛的不利影響?

方法一:建立綠燈思維——遇到新觀點或不同的意見時,先不否定,而是先理解新觀點的用途和價值之後,再去分析這個觀點可能的不足,並完善。

方法二:區分“我”和“我的觀點/行為”——我們會把別人對我們觀點的質疑,理解為對我們自己的否定。換而言之,我們常常把“我”=“我的觀點/行為”。我也是這種心理,別人尤其是領隊對我某些方案不滿意,我會不自覺的認為他在否定我這個人。

我們之所以需要有“綠燈思維”,是因為我們在讀書或學習的時候,可能會遇到很多的知識跟你以往的認知有不一致甚至衝突的地方,你不要認為自己就一定是對的,先考慮新觀點有價值的地方,就像看完《好好學習》,也有很多知識對我而言是種衝擊,我也在積極思考作者這麼說的原因是什麼?有沒有道理?

底層心態之二:以慢為快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一味追求讀書的快,其實就犧牲了對知識的深入理解,以及堆積知識阻塞。越是快速提升的能力,反而需要慢下來。真正的快,是“以慢為快”。作者以曾國藩打仗要領“結硬寨,打呆仗”說明我們需要對重要的核心知識深刻理解,才能運用起來遊刃有餘,達到知識的融會貫通,所以,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在打通知識阻塞,實現融會貫通,這也是讀書的目的。

要把慢功夫花在真問題上。用80%的時間,花在20%的重要問題上面。對於讀書而言,先要找到這本書對我而言最重要和緊急的內容,也就是20%的知識,然後開始死磕自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