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陳紹寬:提出要建中國航母第一人

陳紹寬

文/不老松

圖/資料圖片

99年前, 世界上第一艘現代航空母艦剛一問世, 就引起了中國很多有識之士的極大關注。 這其中,

就有被後人譽為中國近代航母事業的先驅、中國航母第一人陳紹寬。

陳紹寬1890年生於福建省閩縣, 17歲進入南洋水師學堂, 畢業後加入清朝海軍服役, 1917年奉命前往英國考察英國海軍。 1918年9月, 世界上第一艘現代航母“百眼巨人”號正式下水, 編入英國皇家海軍的壯舉, 讓陳紹寬認識到航空母艦對於現代海戰的重要性。 十年後的1928年, 已經晉升為海軍署長的陳紹寬, 親筆撰寫了《條陳擴充海軍呈文》, 提出建設發展海軍的若干建議, 其中就有建造“航空母艦一艘, 約需2000萬元”的建議。 正是這條建議, 讓陳紹寬成為中國提出建造航母的第一人。

不成想, 蔣介石對陳紹寬建造航母的呈文不屑一顧。 在全國編遣會議上, 陳紹寬的建議被否決,

氣得他憤然離席, 以示抗議。 不久後, 陳紹寬、陳季良又聯名辭去海軍第一、二艦隊司令, 陳紹寬同時辭去海軍署長。 兩位艦隊司令齊辭職, 讓蔣介石始料未及。 5天后, 蔣介石親赴上海, 勸慰陳紹寬和陳季良二人, 表達中央和他個人的挽留之意。

面對兩位司令, 蔣介石許諾要重視海軍建設, 並特別對陳紹寬說, 建造60萬噸的艦艇裡, 應該包括3艘航母。 陳紹寬被蔣介石的“誠意”所打動, 取消了辭職念頭, 並出任海軍部長。

擔任海軍部長的陳紹寬, 在所有海軍建設規劃中, 都把建造航母作為重點。 他呼籲撥款建立航母艦隊, 甚至連停泊航母的四大基地都做了詳細規劃。 然而, 蔣介石的許諾只是安撫海軍的權宜之計, 根本不當回事兒。

1937年,

陳紹寬親臨江陰, 指揮抗戰期間唯一一次海戰。 結果, 日本出動航空母艦, 幾乎將我國的海軍主力艦艇全部炸毀。 江陰海戰後, 陳紹寬痛定思痛, 更加迫切地希望建造航母, 以增強海軍實力。 1943年11月, 陳紹寬再次提出海軍建設規劃。 規劃建造20艘航母, 每艘航母造價18億元。 此規劃, 讓蔣介石瞠目結舌。 實際上, 按照當時中國的現狀, 建航母可謂天方夜譚, 陳紹寬本人也明知這一點。 可他認為有必要提醒蔣介石, 自己一直沒有放棄航母夢和海軍強國夢。

1945年8月, 在抗戰即將勝利之際, 陳紹寬再次制定了《海軍分防計畫》。 在此次計畫裡, 陳紹寬將擁有航母的數量從20艘減為12艘, 目的是讓更多的人接受這一方案。 可不久後內戰爆發了, 蔣介石思考的是如何消滅共產黨,

哪有心思建造航母。

蔣介石敗退臺灣時, 曾差遣朱紹良(時任福建省省主席)請陳紹寬執掌海軍。 陳紹寬直言:“我年逾花甲, 月是故鄉圓, 水是家鄉好, 還去臺灣做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陳紹寬受到了黨和國家的禮遇, 出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福建省政府副主席、副省長, 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職。 1969年, 陳紹寬因病離世, 享年80歲。

陳紹寬病重期間, 周恩來總理十分關心他, 曾多次打電話囑咐福建省立醫院做好治療搶救工作。 臨終前, 陳紹寬仍念念不忘祖國統一大業, 不忘在臺灣的故舊。 他曾留下遺書一封, 請省革委會轉毛主席, 表示感謝黨和政府多年來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 他在信中奉勸在台的國民黨軍政人員,

認清形勢, 為統一祖國的神聖事業而奮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