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曹丕:今日方知堯舜之事 上古三代真的自願禪讓?

西元220年正月, 曹操病死, 其子曹丕繼位為魏王, 同年十月十三日, 早已徒存名號的漢獻帝劉協被迫宣佈退位, 將象徵皇位的變經詔冊奉交曹丕。

曹丕按例三讓之後於同月二十九日升壇受禪, 在禪讓臺上,看著手捧玉璽的漢獻帝,不由歎到:"今日方知堯舜之事".

備受儒家推崇的三賢禪讓真的那麼溫情脈脈嗎?

早在在戰國時期就有人對“禪讓”一說提出了懷疑。

《荀子·正論》記載了荀子的疑問:“夫曰堯舜禪讓,

是虛言也, 是淺者之傳, 陋者之說也。 ”

《韓非子·說疑》記載戰國末的韓非的言論道:“舜逼堯, 禹逼舜, 湯放桀, 武王伐紂, 此四王者, 人臣弑其君者也。 ”不僅否認了“禪讓”之事, 還說舜和禹繼承帝位, 是“臣弑君”的結果。 另有唐代的劉知幾在所著的《史通》中引《汲塚瑣語》說:“舜放堯於平陽”, 還說舜是給禹趕到蒼梧而死的。

後來還有司馬貞引《竹書紀年》在其著作《史記正義》中說:“堯德衰, 為舜所囚。 舜囚堯, 複偃塞丹朱, 使父子不得相見也。 ”

墨家提倡“尚賢”, 直接鼓吹“禪讓”。 儒家“祖述堯舜”, 也對“禪讓”大加宣揚。 如“古者舜耕於曆山, 陶河濱, 漁雷澤, 堯得之服澤之陽, 舉以為天子, 與接天下之政, 治天下之民。 ”(《墨子·尚賢》)把舜說成是會燒窯、捕魚的農夫, 以此來申述他“尚賢”的宗旨。 因此近代有些學者則認為:“堯舜禪讓”說是戰國初墨家的創造。 但墨家僅說過“堯舜禪讓”。 “舜禹禪讓”說法的來源, 近代學者則認為是也贊成“舉賢”的儒家新添的。

堯舜禪讓圖生產力的發展導致生產資料的私有化,

結果就是階級的分化, 過去各自實力相當而產生的部落聯盟最終被某個最強大的部落統一或者控制, 所以以禪讓制為代表的原始部落共和制度必然被父系社會的終極體制—世襲制取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