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末與太平天國政權並駕齊驅的又一農民政權,此人不輸洪秀全

清朝末年, 英國用堅船利炮撞開了清政府腐朽的國門, 鴉片戰爭的爆發, 加速了腐敗清政府的沒落衰亡之旅。 外患下, 加劇了內部的階級矛盾, 導致了近代史上的一次影響深遠的農民起義, 太平天國起義自1851年, 金田起義開始, 就形成了席捲天下之勢, 短短時間江南數省就全部改易旗幟, 南京的佔據更是標榜著起義的高峰。

幾度北伐, 對清王朝形成了壓頂之勢, 朝廷一片恐慌, 半壁江山落入天國之手, 這是何等的霸氣而風姿絕世。 作為天國領袖, 洪秀全絕對是當時的主角, 集萬千目光於一身, 奈何中後期天國發生了爭權奪利的內訌, 爾虞我詐, 導致浩浩蕩蕩的天國急轉直下, 實在是令人歎息哀婉。

在那個紛亂繁雜的年代, 洪秀全的確是上天的寵兒, 時代的明星, 其實除了他之外, 還有一個人, 也堪稱是英雄豪傑, 比起洪秀全而言, 他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建立了“後宋”農民政權, 開國建制。

趙邦壁, 一個地道的農民出生, 溳山鄉落湖裡趙家台人(今隨州市長崗鎮庹家), 他中過秀才, 在鄉里也算是一個知名人物。 在古代天災人禍是常有之事, 特別是在王朝末年之時, 更是頻頻出現, 咸豐五年, 隨州大旱,

趙邦壁想要請求減免賦稅, 可是卻不允, 無奈之下, 他組織饑民“吃大富”, 後被告, 而被捉拿, 後來被鄉民救出, 不久後, 他就帶領鄉民走上了一條起義之路。

趙邦壁聚集了五千多饑民, 佔領大洪山, 而被大眾推舉為皇帝, 並且分封眾人, 建立“後宋”政權, 很快起義軍就發展壯大了起來,

特別是借著太平天國這一把東風, 更是成為了清王朝的強勁對手。 “後宋”政權所到之處, 劫富濟貧, 開倉放糧, 賑濟災民, 贏得了不少百姓的擁戴。

在接下來面對清政府的圍剿, 趙邦壁也是迎刃有餘, 數次的碰撞, 都取得了驕人的戰績,

奈何滿清政府雖然腐敗, 軍隊素質參差不齊, 可是畢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在清政府兵分三路向“後宋”政權的基地大洪山圍剿下, 趙邦壁終究寡不敵眾, 受傷多處, 最終戰死, 而此興起一時的農民政權也宣告了覆滅。

值得一說的是, 後來在“後宋”起義被肅清之後, 咸豐皇帝因為隨州起義而龍顏震怒,為懲罰此地的犯上作亂之舉,下旨德安府隨州知州公署,科舉時隨州籍深員不予錄取,以示懲戒。

這隨州的萬千學子,寒穿苦讀數十載,卻不得不面對如此殘忍的一個結局,真是令人好不傷心難過。畢竟讀書是當時出人頭地的最快捷方式,更是窮苦百姓擺脫寒門身份,鯉魚躍龍門的不二之選,奈何卻是如此的一翻場景,悲乎哀哉!

咸豐皇帝因為隨州起義而龍顏震怒,為懲罰此地的犯上作亂之舉,下旨德安府隨州知州公署,科舉時隨州籍深員不予錄取,以示懲戒。

這隨州的萬千學子,寒穿苦讀數十載,卻不得不面對如此殘忍的一個結局,真是令人好不傷心難過。畢竟讀書是當時出人頭地的最快捷方式,更是窮苦百姓擺脫寒門身份,鯉魚躍龍門的不二之選,奈何卻是如此的一翻場景,悲乎哀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