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什麼說看大唐要去日本?這個人功不可沒

鑒真(688年—763年6月25日), 唐朝僧人, 廣陵江陽(今江蘇揚州)人, 律宗南山宗傳人, 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開山祖師, 著名醫學家。 (佛教分很多宗, 律宗是持戒最嚴的一宗。 )曾擔任揚州大明寺主持, 應日本留學僧請求先後六次東渡, 弘傳佛法。 763年(廣德元年)6月25日, 鑒真在唐招提寺圓寂, 終年76歲。 日本人民稱鑒真為“天平之甍”, 意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時代文化的屋脊。

鑒真和尚

揚州大明寺

西元759年建成的日本奈良唐招提寺

大家對鑒真東渡日本傳揚佛法的故事都耳聞能詳, 鑒真東渡前後六次, 可以說是歷經磨難, 與玄奘西天取經有的一比。 鑒真於742年開始第一次東渡計畫, 一直到753年終於東渡成功, 耗時11年, 終於東渡成功。 最後一次東渡的時候,

雙目已經失明, 已經66歲高齡, 若不是抱有堅定的傳法信念, 定不能成功。

鑒真東渡圖

鑒真東渡路線圖

咱們從鑒真東渡路線圖可以看出來, 朝鮮半島距離日本本土非常近。 日本的文化很多是從朝鮮半島傳遞過去的, 那麼鑒真東渡為什麼捨近求遠, 要從中國東南沿海乘船出發呢?要知道大海上風高浪急, 當年元朝派出20萬軍隊乘船攻打日本都因為“神風”而覆滅, 唐朝的造船技術肯定不及元朝吧, 何不從朝鮮半島乘船東渡, 這樣不是更加的安全嗎?

電視劇鑒真東渡劇照

看看地圖, 從中國到日本, 通常走的路線有三條:

第一條:經朝鮮半島從釜山附近下海東渡, 此路程最簡捷;

第二條:從山東半島最東端的萊州附近下海東渡, 此路程比第一條遠一點, 但無需經過他國;

第三條:從江浙沿海東渡, 此路程最遠最難行風險也最大。

咱們先看看鑒真東渡日本的時間, 前後六次是在742年到753年。這一時期正好是在唐玄宗在位的中後期,唐玄宗統治時期,是唐朝的極盛之時。當時朝鮮半島進入統一新羅時期,新羅與唐朝的關係修好,往來比較頻繁。

電視劇鑒真東渡劇照

奈良時代,新羅遣使日本22次,日本遣使新羅16次。兩國之間的政治、經濟交往雖然一直沒有中斷過,但矛盾和摩擦不斷。

722年,新羅在京城的南部建毛伐郡城,以截斷“日本賊路”。731年4月,日本兵船三百艘,越海侵入新羅東部邊境,兩國在海上交戰。738年、742年、743年新羅的三次遣日使均在大宰府被阻。

759年,大權在握的藤原仲麻呂開始計畫征討新羅,企圖重溫侵略朝鮮半島的迷夢。6月,他命令大宰府制定征討新羅的作戰書,9月又命令各道在三年內製造 500艘戰船。761年,命美濃、武藏兩國的40名少年學習新羅語,此後又在各道任命節度使,積極為征討新羅做準備。後來由於藤原仲麻呂的勢力下降、民意不從等原因,最終征討新羅計畫廢止。

電視劇鑒真東渡劇照

但是新羅與日本的關係卻非常緊張,這也是為什麼鑒真不走第一條路的原因,從新羅渡海到日本是不可取的。第二條路也行不通,因為從山東半島的萊州渡海,船在大海上全靠風來航行,若是不小心漂到新羅,那可就慘啦。所以他們只能選擇從江浙沿海這條最兇險的航道東渡日本。

還有一種說法是,唐朝時期,對於日本的地理方位還不明晰,沒有現在的地圖,所以,鑒真一行以為從江浙沿海順流漂向日本是最近的路線。

電視劇鑒真東渡劇照

日本的很多佛經是從朝鮮半島傳過去的,經過翻譯之後有很多錯誤。鑒真到了日本以後,幫助校正了經書中大量的翻譯錯誤。鑒真出身於醫學世家,精通醫術,他本人就是一位醫學大師,為日本帶去了醫學知識,曾為日本天皇和皇后治過病。鑒真還帶去了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書法,在日本掀起了學習書法的熱潮,到現在日本還保存著當時的一些書法作品。後來日本在中國書法的基礎上,發展出日本大和民族的書法。鑒真還影響了日本的建築,至今日本留存下來的最精美的唐代風格寺廟建築群,就是鑒真和他的弟子設計建造的,所以,鑒真對中國文化向日本傳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中國優秀的歷史文化到了今天可謂是毀壞殆盡,流傳下來的也是不地道不正宗的變了味的。反觀日本,在保留中國傳統文化上面做的非常的好。以至於我們現在如果想要目睹當年大唐的風貌,那最好是到日本的京都,奈良。

京都

京都

其中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中原大地經常性的改朝換代,又經過北方元、滿入主中原,長年的戰火洗禮,古建築毀之殆盡,風俗習慣遷移變化。反觀日本,獨特的海島,避免了受外族的入侵。單一的種族,讓日本文化不斷的傳承了下來。

前後六次是在742年到753年。這一時期正好是在唐玄宗在位的中後期,唐玄宗統治時期,是唐朝的極盛之時。當時朝鮮半島進入統一新羅時期,新羅與唐朝的關係修好,往來比較頻繁。

電視劇鑒真東渡劇照

奈良時代,新羅遣使日本22次,日本遣使新羅16次。兩國之間的政治、經濟交往雖然一直沒有中斷過,但矛盾和摩擦不斷。

722年,新羅在京城的南部建毛伐郡城,以截斷“日本賊路”。731年4月,日本兵船三百艘,越海侵入新羅東部邊境,兩國在海上交戰。738年、742年、743年新羅的三次遣日使均在大宰府被阻。

759年,大權在握的藤原仲麻呂開始計畫征討新羅,企圖重溫侵略朝鮮半島的迷夢。6月,他命令大宰府制定征討新羅的作戰書,9月又命令各道在三年內製造 500艘戰船。761年,命美濃、武藏兩國的40名少年學習新羅語,此後又在各道任命節度使,積極為征討新羅做準備。後來由於藤原仲麻呂的勢力下降、民意不從等原因,最終征討新羅計畫廢止。

電視劇鑒真東渡劇照

但是新羅與日本的關係卻非常緊張,這也是為什麼鑒真不走第一條路的原因,從新羅渡海到日本是不可取的。第二條路也行不通,因為從山東半島的萊州渡海,船在大海上全靠風來航行,若是不小心漂到新羅,那可就慘啦。所以他們只能選擇從江浙沿海這條最兇險的航道東渡日本。

還有一種說法是,唐朝時期,對於日本的地理方位還不明晰,沒有現在的地圖,所以,鑒真一行以為從江浙沿海順流漂向日本是最近的路線。

電視劇鑒真東渡劇照

日本的很多佛經是從朝鮮半島傳過去的,經過翻譯之後有很多錯誤。鑒真到了日本以後,幫助校正了經書中大量的翻譯錯誤。鑒真出身於醫學世家,精通醫術,他本人就是一位醫學大師,為日本帶去了醫學知識,曾為日本天皇和皇后治過病。鑒真還帶去了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書法,在日本掀起了學習書法的熱潮,到現在日本還保存著當時的一些書法作品。後來日本在中國書法的基礎上,發展出日本大和民族的書法。鑒真還影響了日本的建築,至今日本留存下來的最精美的唐代風格寺廟建築群,就是鑒真和他的弟子設計建造的,所以,鑒真對中國文化向日本傳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中國優秀的歷史文化到了今天可謂是毀壞殆盡,流傳下來的也是不地道不正宗的變了味的。反觀日本,在保留中國傳統文化上面做的非常的好。以至於我們現在如果想要目睹當年大唐的風貌,那最好是到日本的京都,奈良。

京都

京都

其中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中原大地經常性的改朝換代,又經過北方元、滿入主中原,長年的戰火洗禮,古建築毀之殆盡,風俗習慣遷移變化。反觀日本,獨特的海島,避免了受外族的入侵。單一的種族,讓日本文化不斷的傳承了下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