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法制週報》:天平在肩,責任如山

付勳豔

2016年7月, 我受理了職業生涯中的第一個案子。 這個案子並不簡單, 是被我院基層法庭駁回起訴, 上訴至市中院, 中院指令我院審理的系列案件。 原告是三姐妹與其未成年子女, 被告是三姐妹父母所在村組與村民委員會, 案由是承包地徵收補償費用分配糾紛。

我認真翻閱了以前的卷宗, 心裡稍微有了點底。 然後, 開始聯繫當事人, 送達副本等。 與當事人見面後, 我瞭解到雙方矛盾的不可調和。 由於當事人較多且被告相同, 我們決定合併審理, 並組織了一次庭前證據交換, 以期吃透案情。 但由於缺乏經驗,

庭審時被當事人牽著鼻子走, 旁聽人胡亂插言, 我不能有效應對。 幸好庭長沉著機敏, 歸納爭議焦點, 並針對性地提問。 庭審結束後, 案情也就水落石出了。

隨後就是案件適用法律的問題了。 由於承包地徵收補償費用分配糾紛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定, 這又給我出了一道難題。 好在我前些年承擔過類似課題, 又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翻閱了大量相關案例, 請教了一些法官前輩, 緊扣上級法院審理此類案件的基本原則。 最終胸有成竹。

此案在今年1月宣判。 宣判當天, 村長和三姐妹都來了。 由於三案情況各異, 原被告都沒有完全勝訴, 各有不滿。 當我把結果告訴他們後, 村長字都沒簽完, 拂袖而去;未獲支援的兩姐妹父母,

一人拿出一本書翻給我看:“習近平總書記都說……你難道沒學過嗎?”我只能保持沉默, 讓他們發洩。 後來, 被告沒有上訴, 原告開始上訴後, 又經冷靜考慮後最終撤訴。 該案才算有了一個相對圓滿的結局, 我的努力沒有白費。

案件了結後, 工作還沒完。 我開始整理案卷。 我花了五天, 補齊、校對、整理了三大本。 整卷後, 還得在數位法院裡填寫資訊結案, 在審管辦做報表, 上傳文書、進行自查等。 事情多得讓我想不到。 外人看來, 法官只要坐堂審案, 其實背後還有不少看不到的勞苦辛酸, 不親身經歷實難體驗。 天平在肩, 責任如山啊!

(作者系常德市鼎城區人民法院法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