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封相前薑子牙搖擺不定拂逆元始天尊,在商朝沒有出路才反投西岐

西元前1046年, 周武王利用商王朝開疆擴土的間隙, 於牧野一戰而亡商, 佔領了中原地區, 約2600年後, 明代小說家將這一段歷史, 巧妙地融合到小說中, 將一場政治鬥爭, 演變成神仙鬥法, 表面上以武王為有道, 紂王為無道, 實則各有褒貶。 神仙未見得超脫磊落, 儒家之道也被打得面目全非, 哪管什麼忠孝仁義, 為了目的不擇手段, 說到底, 還是神仙做局凡人入, 哪管你智愚善惡?

之前有評論問道為什麼有人說薑子牙要稱帝, 那這次就先來說說薑子牙(此薑子牙乃是作者書中人物, 非是歷史上的姜尚)品德問題。

在《封神》中, 姜子牙封相之前, 不僅朝秦暮楚, 沒有什麼主見, 而且多次違背元始天尊的意志, 封相之後又小氣虛榮, 總想要獨斷專權。

第十五回《昆侖山子牙下山》中, 元始天尊叫來子牙, 要對他進行勞動派遣。

天尊曰:

“你生來命薄, 仙道難成, 只可受人間之福。

成湯數盡, 周室將興。 你與我代勞, 封神下山, 扶助明主, 身為將相, 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 此處亦非汝久居之地, 可早早收拾下山。 ”

子牙哀告曰:

“弟子乃真心出家, 苦熬歲月, 今亦有年。 修行雖是滾芥投針, 望老爺大發慈悲, 指迷歸覺, 弟子情願在山苦行, 必不敢貪戀紅塵富貴, 望尊師收錄。 ”

天尊曰:

“你命緣如此, 必聽於天, 豈得違拗?”

子牙戀戀難舍。

▲元始天尊, 全稱為玉清元始天尊, 又名“玉清紫虛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

天尊說得明白, 你既然修道修不好, 給你場人間富貴, 也算沒白耽誤四十年, 不過感覺這更像是元始天尊在說, 你實在沒什麼天賦, 也教不會你, 正好有個仙人不樂意幹的差事, 可以交給你, 去吧, 出門的時候順便把門帶上。

薑子牙還想用誠意再打動一下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一句“必聽於天, 豈得違拗?”把他打發了, 如果薑子牙再不聽話, 那就呵呵了。 而後南極仙翁說“子牙, 機會難逢, 時不可失;況天數已定, 自難逃躲。 你雖是下山, 待你功成之時, 自有上山之日。 ”

南極仙翁這一通勸,

分明是個幌子, 日後姜子牙封神並沒有封自己, 就和這句話有幾分關係。

下山之後, 薑子牙想起了朝歌的結義兄弟宋異人, 元始告訴他成湯數盡, 周室將興然後他直接去了朝歌, 元始恐怕不會太高興吧。

見了宋異人之後, 二人吃飯, 子牙說要吃素, 宋異人三言兩語一勸, 薑子牙一句“仁兄說得對”二人就開始歡飲, 這薑子牙也太好勸了。

宋異人又問“學些甚麼道術?”子牙曰:“挑水, 澆松, 種桃, 燒火, 搧爐, 煉丹。 ”異人笑曰:“此乃僕傭之役, 何足掛齒。 ”

宋異人一聽薑子牙四十年學道, 幹的就是這些事, 又勸導他乾脆找點事做, 住在他家就行, 這回姜子牙連“仁兄說得對”都沒說, 就說了倆字:正是。

如果申公豹當初請了宋異人勸薑子牙,

多半整個西岐就降了······

▲申公豹, 殷都人, 年輕的時候信奉道教, 成年後成為商紂王朝中重臣

緊接著宋異人又提出給薑子牙找媳婦, 姜子牙說考慮考慮, 估計此時元始天尊在天上已經氣的吐血了。

很快, 宋異人憑著關係, 給薑子牙介紹了一個六十八歲黃花女兒馬氏, 這馬氏倒是想的長遠,也知道不能總是靠著別人,頗有點自主自強的意識(《封神》中私德相對好的都沒有什麼好下場,作者于書中反對一些封建道德,同時又對其中一些持惋惜的態度,此另談)。

這一段乃至經商,薑子牙一副優柔寡斷,沒有主見的形象,就是後來擺攤算卦,也是馬氏的主意,可見薑子牙活脫脫一個傀儡,而元始為什麼看中他,恐怕已是不言而喻。

之後馬氏問他有什麼謀生手段,子牙說:“我三十二歲在昆侖學道,不識甚麼世務生意,只會編笊籬。”

各位看官,如果說三十二歲之後,薑子牙上山求道,沒有學什麼謀生的手段,那之前呢?難道三十二歲之前都是指著賣笊籬為生?看他之後賣東西,以前應該也不是,那麼很有可能子牙也曾身處巨富之家,所以和財主宋異人(異人曰:“不要說是你夫妻二人,就有三二十口,我也養得起)是結義兄弟,這宋異人多年經商,而子牙多半尋仙求道,至此還一事無成,一無是處。

▲薑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亦作姜尚

多半元始天尊此時也看不下去了,可能指示手下給薑子牙的小買賣搗亂,雖說子牙學道四十年沒學到什麼,那也不能指著他下山封神,結果做成了朝歌優秀企業家啊,於是子牙賣面、開酒店、販賣牲口,都賠了本。買面賠本的時候,子牙的高素質就顯現出來了。

子牙到了馬氏跟前,把籮擔一丟,罵曰:

“都是你這賤人多事!”

馬氏曰:

“乾麵賣的乾淨是好事,反來罵我!”

子牙曰:

“一擔面挑至城裡,何嘗賣得,至下午才賣一文錢。”

馬氏曰:

“空籮回來,想必都賒去了。”

子牙氣衝衝的曰:

“因被馬溜繮,把繩子絆住腳,把一擔面帶潑了一地;天降狂風,一陣把面都吹去了。都不是你這賤人惹的事!”

馬氏聽說,把子牙劈臉一口啐道:

“不是你無用,反來怨我,真是飯囊衣架,惟知飲食之徒!”

子牙大怒:

“賤人女流,焉敢啐侮丈夫!”

二人揪扭一堆。

這一仗恐怕才是薑子牙打的最過癮的,嘴上大叫“賤人”,還和婦人扭打,自己犯了錯,還先罵別人,哪有一點修道之人的樣子。同樣是罵人,馬氏那句“飯囊衣架,惟知飲食之徒”不知都比薑子牙文化水準高多少······

好在隨後薑子牙憑藉著看風水,捉妖,找到條生路,至於子牙這道術,實在是一般,捉住五個拆樓的精靈,還要威脅一下,說什麼“不聽話就滅了你們幾個”這一類的,強行拉妖精入夥做苦力。

等到真正上陣,子牙就只能在一邊祭起打神鞭,放個冷槍,打些凡人,可見他這道術,倒是真應了元始天尊那句“仙道難成”。

而後薑子牙在算命館打死琵琶精,這回攤上人命了,子牙一下變得滴水不漏,先是運丹田先天元氣,用火眼金睛,把妖光釘住,還揝住了脈門,使妖精不得變化,一路抓著妖精,和比干、紂王侃侃而談,為了證明自己打死的是妖精,又用符、印鎮住屍體,先用柴火煉妖,整整兩個時辰,直到紂王認為它是妖精,進行詢問時,子牙又用三昧真火燒出妖精原形。

這一段故事子牙一改之前的樣子,目的是什麼?

▲比干,子姓,名幹

子牙這一套行銷,在紂王這個凡人面前露出“高人”的手段之後,一躍成為下大夫,特授司天監職,再結合後面申公豹勸子牙助商反周,子牙猶豫,可見薑子牙本身是想投效商朝,至少開始是想投效商朝,而這種投效,也是因利使然(子牙勸馬氏和他一起出逃時提到,嫌做商朝的官做的太小,要官居一品,位列公卿,讓馬氏授一品夫人,身著霞珮,頭帶珠冠,榮耀西岐,這樣才不枉他出仕一番),遠不同于封神榜上有名的那些忠臣。此時的商朝,文有比干、微子、楊任等文臣,武有聞仲、黃飛虎等武將,薑子牙又能排到哪呢?

還有,既然薑子牙能夠一眼看出琵琶精,那妲己他也應該看出是妖怪了,之後斬妲己時,薑子牙提到“眾諸侯豈知你是九尾狐狸在恩州驛迷死蘇妲己,借竅成形,惑亂天子?(最後這句話中薑子牙對紂王的態度在無意中流露)”

薑子牙不在當時揭穿,應該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元始天尊曾授意薑子牙,說敵軍內部有我們的同志,不過書中沒寫,當時的薑子牙對於封神流程也不太瞭解,更有可能的是另一種情況,就是他的審時度勢,雖然薑子牙在生活中可能不太能養家,那是因為他的心眼都用在了政治上(這又如何能夠修道),薑子牙知道當時如果說了,紂王未必會信,政治敏感度極高的他,已經明白了火燒琵琶精的舉動,惹到了妲己,如果此時再“胡言亂語”,可能直接就炮烙了。再者,如果子牙毀了女媧娘娘下的這枚棋子,恐怕元始都不會幫他。

再到妲己設計害薑子牙,子牙發表了一通忠君愛國的勸諫。

臣啟陛下,鹿台之工,勞民傷財,願陛下息此念頭,切不可為。今四方刀兵亂起,水旱頻仍,府庫空虛,民生日促,陛下不留心邦本,與百姓養和平之福,日荒淫於酒色,遠賢近佞,荒亂國政,殺害忠良,民怨天愁,累世警報,陛下全不修省。今又聽狐媚之言,妄興土木,陷害萬民,臣不知陛下之所終矣。臣受陛下知遇之恩,不得不赤膽披肝,冒死上陳。如不聽臣言,又見昔日造瓊宮之故事耳。可憐社稷生民,不久為他人之所有。臣何忍坐視而不言!

不過薑子牙並不是為了讓紂王有所收斂,純粹是為了惹怒紂王,好借機逃走,可見薑子牙這一片“忠貞”都是做作。

▲帝辛(約西元前1105年―西元前1045年),中國商朝最後一位君主,紂王

逃走之後的薑子牙,回到宋異人莊上,想要帶馬氏一起去西岐,馬氏死活不同意跟著即將成為通緝犯的薑子牙流亡,又是宋異人相勸,最後子牙獨自逃亡西岐,才有了“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而之所以是說薑子牙多次拂逆元始,其實在子牙下山之時,元始就已對他說明了。

天尊曰:“子今下山,我有八句鈐偈,後日有驗。"偈曰:

“二十年來窘迫聯,耐心守分且安然。磻溪石上垂竿釣,自有高明訪子賢。

輔佐聖君為相父,九三拜將握兵權。諸侯會合逢戊申,九八封神又四年。”

元始天尊明明白白的告訴他要“耐心守分且安然”,可是他呢?下山之後喝酒娶妻做買賣,算命當官諫紂王,還給比干留了個紙條,這比干分明是封神榜上有名的人物,難道薑子牙還能救他?自他下山至反商,雖然總想著修道這回事,可是實際呢?恐怕這段時間他處處都不遂元始的意,到了西岐之後,薑子牙才開始步步走上元始給畫的道,也是因為薑子牙從不聽話,不老實,一點點上了道,才有七死三災到三死七災的轉變。

歷史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 : 朔雪漁翁

這馬氏倒是想的長遠,也知道不能總是靠著別人,頗有點自主自強的意識(《封神》中私德相對好的都沒有什麼好下場,作者于書中反對一些封建道德,同時又對其中一些持惋惜的態度,此另談)。

這一段乃至經商,薑子牙一副優柔寡斷,沒有主見的形象,就是後來擺攤算卦,也是馬氏的主意,可見薑子牙活脫脫一個傀儡,而元始為什麼看中他,恐怕已是不言而喻。

之後馬氏問他有什麼謀生手段,子牙說:“我三十二歲在昆侖學道,不識甚麼世務生意,只會編笊籬。”

各位看官,如果說三十二歲之後,薑子牙上山求道,沒有學什麼謀生的手段,那之前呢?難道三十二歲之前都是指著賣笊籬為生?看他之後賣東西,以前應該也不是,那麼很有可能子牙也曾身處巨富之家,所以和財主宋異人(異人曰:“不要說是你夫妻二人,就有三二十口,我也養得起)是結義兄弟,這宋異人多年經商,而子牙多半尋仙求道,至此還一事無成,一無是處。

▲薑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亦作姜尚

多半元始天尊此時也看不下去了,可能指示手下給薑子牙的小買賣搗亂,雖說子牙學道四十年沒學到什麼,那也不能指著他下山封神,結果做成了朝歌優秀企業家啊,於是子牙賣面、開酒店、販賣牲口,都賠了本。買面賠本的時候,子牙的高素質就顯現出來了。

子牙到了馬氏跟前,把籮擔一丟,罵曰:

“都是你這賤人多事!”

馬氏曰:

“乾麵賣的乾淨是好事,反來罵我!”

子牙曰:

“一擔面挑至城裡,何嘗賣得,至下午才賣一文錢。”

馬氏曰:

“空籮回來,想必都賒去了。”

子牙氣衝衝的曰:

“因被馬溜繮,把繩子絆住腳,把一擔面帶潑了一地;天降狂風,一陣把面都吹去了。都不是你這賤人惹的事!”

馬氏聽說,把子牙劈臉一口啐道:

“不是你無用,反來怨我,真是飯囊衣架,惟知飲食之徒!”

子牙大怒:

“賤人女流,焉敢啐侮丈夫!”

二人揪扭一堆。

這一仗恐怕才是薑子牙打的最過癮的,嘴上大叫“賤人”,還和婦人扭打,自己犯了錯,還先罵別人,哪有一點修道之人的樣子。同樣是罵人,馬氏那句“飯囊衣架,惟知飲食之徒”不知都比薑子牙文化水準高多少······

好在隨後薑子牙憑藉著看風水,捉妖,找到條生路,至於子牙這道術,實在是一般,捉住五個拆樓的精靈,還要威脅一下,說什麼“不聽話就滅了你們幾個”這一類的,強行拉妖精入夥做苦力。

等到真正上陣,子牙就只能在一邊祭起打神鞭,放個冷槍,打些凡人,可見他這道術,倒是真應了元始天尊那句“仙道難成”。

而後薑子牙在算命館打死琵琶精,這回攤上人命了,子牙一下變得滴水不漏,先是運丹田先天元氣,用火眼金睛,把妖光釘住,還揝住了脈門,使妖精不得變化,一路抓著妖精,和比干、紂王侃侃而談,為了證明自己打死的是妖精,又用符、印鎮住屍體,先用柴火煉妖,整整兩個時辰,直到紂王認為它是妖精,進行詢問時,子牙又用三昧真火燒出妖精原形。

這一段故事子牙一改之前的樣子,目的是什麼?

▲比干,子姓,名幹

子牙這一套行銷,在紂王這個凡人面前露出“高人”的手段之後,一躍成為下大夫,特授司天監職,再結合後面申公豹勸子牙助商反周,子牙猶豫,可見薑子牙本身是想投效商朝,至少開始是想投效商朝,而這種投效,也是因利使然(子牙勸馬氏和他一起出逃時提到,嫌做商朝的官做的太小,要官居一品,位列公卿,讓馬氏授一品夫人,身著霞珮,頭帶珠冠,榮耀西岐,這樣才不枉他出仕一番),遠不同于封神榜上有名的那些忠臣。此時的商朝,文有比干、微子、楊任等文臣,武有聞仲、黃飛虎等武將,薑子牙又能排到哪呢?

還有,既然薑子牙能夠一眼看出琵琶精,那妲己他也應該看出是妖怪了,之後斬妲己時,薑子牙提到“眾諸侯豈知你是九尾狐狸在恩州驛迷死蘇妲己,借竅成形,惑亂天子?(最後這句話中薑子牙對紂王的態度在無意中流露)”

薑子牙不在當時揭穿,應該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元始天尊曾授意薑子牙,說敵軍內部有我們的同志,不過書中沒寫,當時的薑子牙對於封神流程也不太瞭解,更有可能的是另一種情況,就是他的審時度勢,雖然薑子牙在生活中可能不太能養家,那是因為他的心眼都用在了政治上(這又如何能夠修道),薑子牙知道當時如果說了,紂王未必會信,政治敏感度極高的他,已經明白了火燒琵琶精的舉動,惹到了妲己,如果此時再“胡言亂語”,可能直接就炮烙了。再者,如果子牙毀了女媧娘娘下的這枚棋子,恐怕元始都不會幫他。

再到妲己設計害薑子牙,子牙發表了一通忠君愛國的勸諫。

臣啟陛下,鹿台之工,勞民傷財,願陛下息此念頭,切不可為。今四方刀兵亂起,水旱頻仍,府庫空虛,民生日促,陛下不留心邦本,與百姓養和平之福,日荒淫於酒色,遠賢近佞,荒亂國政,殺害忠良,民怨天愁,累世警報,陛下全不修省。今又聽狐媚之言,妄興土木,陷害萬民,臣不知陛下之所終矣。臣受陛下知遇之恩,不得不赤膽披肝,冒死上陳。如不聽臣言,又見昔日造瓊宮之故事耳。可憐社稷生民,不久為他人之所有。臣何忍坐視而不言!

不過薑子牙並不是為了讓紂王有所收斂,純粹是為了惹怒紂王,好借機逃走,可見薑子牙這一片“忠貞”都是做作。

▲帝辛(約西元前1105年―西元前1045年),中國商朝最後一位君主,紂王

逃走之後的薑子牙,回到宋異人莊上,想要帶馬氏一起去西岐,馬氏死活不同意跟著即將成為通緝犯的薑子牙流亡,又是宋異人相勸,最後子牙獨自逃亡西岐,才有了“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而之所以是說薑子牙多次拂逆元始,其實在子牙下山之時,元始就已對他說明了。

天尊曰:“子今下山,我有八句鈐偈,後日有驗。"偈曰:

“二十年來窘迫聯,耐心守分且安然。磻溪石上垂竿釣,自有高明訪子賢。

輔佐聖君為相父,九三拜將握兵權。諸侯會合逢戊申,九八封神又四年。”

元始天尊明明白白的告訴他要“耐心守分且安然”,可是他呢?下山之後喝酒娶妻做買賣,算命當官諫紂王,還給比干留了個紙條,這比干分明是封神榜上有名的人物,難道薑子牙還能救他?自他下山至反商,雖然總想著修道這回事,可是實際呢?恐怕這段時間他處處都不遂元始的意,到了西岐之後,薑子牙才開始步步走上元始給畫的道,也是因為薑子牙從不聽話,不老實,一點點上了道,才有七死三災到三死七災的轉變。

歷史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 : 朔雪漁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