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林則徐發配途中,與妻子在西安告別,激動寫下「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以虎門銷煙, 奮力抗英而聞名, 被後人稱為民族英雄。 但他也因為禁煙和抗英成為國家的“罪臣”。 面對著英軍的軍事恐嚇和投降派的誣陷,

道光皇帝最終將林則徐革職發往新疆伊犁, 林則徐最終成為了“替罪羊”。

道光二十一(1842年)年夏, 林則徐途經古城西安, 被迫與妻子離別, 在滿腔憤怒下寫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其一】

出門一笑莫心哀, 浩蕩襟懷到處開。

時事難從無過立, 達官非自有生來。

風濤回首空三島, 塵壤從頭數九垓。

休信兒童輕薄語, 嗤他趙老送燈檯。

【其二】

力微任重久神疲, 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國家生死以, 豈因禍福避趨之?

謫居正是君恩厚, 養拙剛於戍卒宜。

戲與山妻談故事, 試吟斷送老頭皮。

詩中, 他壯懷激烈的寫下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名句, 這是他愛過熱情的激烈抒發, 也是他偉大人格的真實寫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