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抗日戰爭結束以後日本戰敗賠償物資去哪裡了

1948年1月22日, 第一批日本戰爭賠款的物資到達中國上海, 各國戰爭賠款, 真正能給錢的不多, 戰敗的話說明什麼也沒有, 戰爭資源枯竭了才會失敗, 德國因為戰敗崩潰, 當時一馬克, 第二天就變成一億馬克, 日本也是。 除了舊中國除外, 一個國家在特別富有的情況下被打敗, 那是很少的, 《馬關條約》, 中國給日本賠款2億白銀, 再就是贖遼東半島的三千萬倆白銀, 然後賠給八國聯軍四億五千兩, 連利息都給了。

日本德國賠款出不起錢, 就拆東西, 德國的賠款是拆鐵路, 拆工廠, 不過日本當時被炸的什麼也沒有了,

那也得拆。 一些紡織品的機器拆了一千八百噸, 當作賠償中國戰爭的物資一部分。 物資運到上海後, 我們還舉行了盛大的接收儀式, 一些愛國的資本家在戰爭中用了自己僅有的錢和技術, 遷到大後方建工廠, 你的紗廠被人摧毀, 我的紗廠被打爛了, 於是就賠給這些資本家。 但是後來國內的內戰越來越激烈, 麥克亞瑟是當時盟軍駐日本統帥認為繼續向中國賠款的話, 物資可能會落到共產黨的手裡, 於是下令暫停中國運送日本的賠款物資。 這一停下來就成為了永決, 就再也沒有來, 一直到現在都沒有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