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原創丨齊威王猛藥治“懶政”

提到古代帝王善於納諫, 人們通常拿戰國時期的齊威王說事兒。 其實, 這個齊威王不光善於納諫, 而且在治理“懶政”方面, 也是很有建樹的。

治理“懶政”, 齊威王首先向自己開刀, 顯示治懶治庸的決心和勇氣。 齊威王名叫因齊, 西元前356年至前320年在位。 齊威王即位之後的九年裡, 他並不是一個勵精圖治的國君, 而是沉湎於吃、喝、玩、樂, 根本不理國家大事, 一切政事都交由卿大夫掌管。 這九年當中, 韓、趙、魏、魯等諸侯國, 時常來騷擾和攻打齊國, 齊國經常吃敗仗, 出現了“諸侯並伐, 國人不治”的嚴峻局面。 面對這種困境, 齊威王也不怎麼在乎, 一副心安理得的樣子, 對政事仍然置之不問。 對於齊威王的所作所為, 個別卿大夫實在看不下去了。 當時, 齊國有一個叫淳于髡的大夫, 作為齊威王的近臣之一, 他看到齊威王通夜喝酒、不理政事、政治紊亂、國事危急, 就很想勸勸齊威王,

希望他振作起來, 可是又怕得罪了威王, 受到責罰。 於是, 淳於髡就用隱語的辦法進諫。 他對齊威王說:“我們國家有一隻大鳥, 棲息在大王的宮廷裡, 三年不飛也不鳴。 大王, 您知道是什麼道理嗎?”齊威王雖然懶政, 但腦子並不遲鈍, 立刻意識到淳於髡這是用大鳥來比喻自己, 說他呆在宮廷裡, 百事不管, 毫無作為。 齊威王被戳到痛點, 很受觸動, 也深感慚愧。 他沉思一會兒, 便對淳於髡說:“此鳥不飛則已, 一飛沖天;不鳴則已, 一鳴驚人”。 於是, 齊威王振作起來, 從自我做起, 向懶政開刀。 他首先改掉了通夜喝酒的毛病, 並對政事過問多了起來。 見淳於髡進諫有了效果, 一個叫鄒忌的大夫也向齊威王進諫, 他以“彈琴”為隱喻, 針對治國理政、安民興邦提出一系列意見和建議。
對於這些諫言, 齊威王很重視, 並在鄒忌等卿大夫的幫助下, 大刀闊斧地進行政治改革, 推出許多除弊興利的改革舉措, 贏得了齊國政治局面的明顯好轉。 燕、趙、韓、魏等諸侯國都很讚賞齊威王的改革, 不僅不再給齊國添麻煩, 反而都向齊國朝貢。

齊威王拿自己開刀, 帶頭治懶政, 產生很大的政治影響。 可是, 齊國地方上的懶政現象, 程度不同的存在著。 齊國一些尸位素餐的地方官, 不僅不勤政幹事, 反而偷奸耍滑, 撈取好處, 坑害百姓, 搞得民不聊生。 於是, 齊威王把治理懶政的利刃下移, 指向地方。 當時, 齊國有兩個地方官, 一個是即墨(今山東平度東南)大夫, 能及時處理政務, 轄區內荒地得到開墾,

賦稅收入增加, 可是由於他為人耿直, 不肯送禮結交齊威王的近臣, 致使威王的一些近臣常說他的壞話。 另一個是阿(今山東陽谷東北)大夫, 他的轄區田地荒蕪、倉庫空虛、防務鬆弛, 但他為人圓滑, 經常送禮給齊威王左右的近臣, 所以那些人就在齊威王身邊講他的好話。 齊威王想瞭解地方上的真實情況, 便派得力的人下去調查。 威王的使者在即墨看到地裡長著綠油油的莊稼, 老百姓安居樂業, 而在阿看到的則是野草滿地, 老百姓面黃肌瘦, 連話都不敢說, 只得在暗地裡歎息。 齊威王把阿大夫和即墨大夫都召了回來, 當眾宣佈即墨大夫的政績, 認為他誠實幹事, 治理即墨有方, 並給予重獎, 賞給他一萬家戶口的俸祿。
同時, 指出阿大夫因為自己的懶政造成了當地百姓的貧窮痛苦, 又賄賂國君左右的人替他說好話, 作風不正, 行為不端, 便當眾對其處以烹刑。

齊威王猛藥治懶, 賞罰分明, 齊國上下震動, 無論是卿大夫, 還是地方官, 都不敢再耍滑偷懶, 而是以真誠老實、勤政幹事為美德, 齊國達到了大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