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當孩子說“有螞蟻!”“我害怕”“好累”,孩子的表達並不總是在向大人尋求解決辦法,不要“南轅北轍”

通常, 孩子向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表達“好熱!”“不舒服”等感受時, 成年人最直接的做法是找到原因幫孩子解決。 久而久之, 家長會對孩子的所有表述形成條件反射,

孩子說什麼就馬上行動。 而事實上, 有時候孩子表達出來的內容, 並不是在尋求解決辦法。 看下面幾個案例:

案例一

皮皮四歲半, 回到鄉下奶奶家過暑假時, 看到院子裡一群螞蟻排著長長的隊伍, 甚是壯觀。 他終於看到了《法布林昆蟲記》裡的“螞蟻遠征”, 興奮極了。 於是孩子興致勃勃地跑去跟爺爺說:

“螞蟻, 螞蟻!一群螞蟻。 ”

“螞蟻在哪裡?”爺爺問。

孩子拉著爺爺的手指給他看。 過了一會兒, 爺爺從灶膛裡拿出一根燃燒著的木柴,

“跑開, 小乖, 我把他們烘了。 ”

看到爺爺要去燒螞蟻, 孩子一下哇哇大哭起來。

“不要燒他們!”

分析:明明要幫孫子“解決了”螞蟻, 卻引來孫子的哭鬧。 原來, 孩子看到螞蟻浩浩蕩蕩的隊伍,

感到新奇, 只是想要找到一個成人一共分享這一幕。 爺爺的理解是典型的成人時理解, 就像看到一群螞蟻爬到了不該到的地方, 需要解決掉。 祖孫倆對這一事件的理解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 所以, 成人越是把這件事當回事, 解決得積極, 反而“出力不討好。 ”

案例二

五歲的妞妞在看迪士尼最新一季的電影《美女與野獸》。 看到貝爾的爸爸在雪夜裡被一群餓狼狂追時, 妞妞嚇得用雙手遮住眼睛, 還說:“好怕!”

媽媽看到這一幕, 馬上跟孩子說:

“我們不看了好嗎?”

可妞妞堅持說:

“不, 我要看!”

並且還補充說:

“我想讓你跟我一起看。 ”

分析:孩子的語言有時候表達了自己的需求, 有時候只是跟周圍人分享自己的感受, 有時候是想讓大人參與進來,

壯大自己的力量。 比如當你讓孩子獨自去做一件事時候, 孩子往往說“你跟我一起。 ”

夜晚上廁所時要求“你跟我一起”第一次買單時要求“你跟我一起”。 這種心理需求在某些成人身上也時常出現。 當第一次經歷某件事或者無法掌控的恐懼, 表達出來希望有個同伴一起面對, 而不是要停下來這件事情。

案例三

週末, 五歲的西西跟媽媽一起逛街。 吃了大餐, 買了玩具, 真是嗨翻了。 下公車時, 西西說:

“好累!”

說實在的, 一天逛下來, 媽媽也累了。 以往, 媽媽本能的反應是把孩子抱起來。 可今天, 看看自己身上掛著的包, 手裡拿著的玩具, 實在分身乏術。

“今天西西表現很棒, 一直都是自己走路的。 我猜你肯定有點累了, 不過很快我們就勝利到家了, 耶!”媽媽換了個方法。 孩子瞬間從蔫蔫的狀態轉而笑起來, 順利走到了家。

分析:很多時候我們能夠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這當然是皆大歡喜的。 但有時候, 我們需要從解決問題的本能思維方式中跳出來。 即承認孩子的感受, 對孩子的表現給予肯定,

鼓勵孩子繼續堅持前面的良好表現。 在獲得肯定的成就感裡, 一般孩子都能夠把注意力從自身“累”的感受中轉移分散出來, 同樣達到問題的完美解決。

當然, 所有的解決辦法都需要細緻地觀察孩子, 並且把自己從單向思維中跳出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