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張遼vs孫權,怎麼就八百破十萬?

《三國演義》向愛擴寫添事兒, 比如壓根不存在的“徐庶大破八門金鎖陣”, 寫得有聲有色;但也有些傳奇, 反而被縮寫了。

比如, 史傳上有名的“張遼八百破十萬”,

被羅貫中硬生生摘了, 只描寫了“張遼威震逍遙津”。

史書上這場戰役, 其實分為兩段, 所以張遼出了兩次風頭:

——張遼八百破十萬。

——張遼威震逍遙津。

且說西元215年夏秋之交, 孫權會集大軍, 圍了合肥。 當日曹操不在, 曹家張遼、李典、樂進三位大將在合肥前線, 決定出擊, 於是募集八百壯士, 由張遼親率, 天亮出陣, 嚇得孫權躲進高壘, 吳軍奪氣, 此所謂“八百破十萬”。

張遼回城, 開始死守。 吳軍被張遼一個下馬威, 士氣低落, 圍不下城, 只好回家;回家途中, 張遼反擊, 差點兒活捉孫權, 這是“威震逍遙津”。

其實是一場戰役, 兩場戰鬥。 張遼從此威震天下。

“威震逍遙津”這事兒, 其實想來, 有點滑稽。 孫權退兵, 諸軍都撤了, 只有孫權、呂蒙、蔣欽、甘甯、淩統等幾位,

麾下千餘人, 還在逍遙津一帶斷後。 您可以想像, 張遼看了, 多半這麼尋思:

“前幾天十萬人都沒把我怎麼的, 留個千人, 吃了他!”——於是張遼追擊。 孫權派人叫救兵, 不料前頭的諸位, 回家心切:都下班了, 誰肯回來加班啊, 叫不回。

於是該著甘甯、淩統們逞英雄了。

淩統親自帶三百人血戰。 甘寧親自肉搏, 怕士氣低迷, 還厲聲問“鼓吹何以不作, 壯氣毅然”, 打仗還不誤了音樂;陳武戰死;宋謙和徐盛都帶了傷, 手下兵馬逃散, 潘璋斬了幾個逃兵, 吳兵於是回來拼命;孫權上橋, 發現有三米多長的斷口, 孫權手下的穀利於是給孫權上課, 教他助跑:“持鞍緩控, 利於後著鞭, 以助馬勢, 遂得超度”, 孫權過橋去了, 大家再分頭回來——淩統最慘,

手下三百人全部戰死, 自己潛水遊回來的。

《獻帝春秋》說, 張遼問東吳降兵:有個紫髯將軍, 長上短下(孫權這身材比例真差)、便馬善射(孫權愛打獵, 所以騎術射術應該不差), 是誰?”

降卒答曰:“是孫會稽”——就是孫權了。 張遼聽了, 頓感可惜。

但這個記載, 聽來很奇怪:

張遼應該見過孫權才是——就在不久前。

這就得說到, 戰役之初的八百破十萬了。

當然, 十萬這數字, 首先要打折扣。 七年前赤壁之戰時, 吳國也就能擺出三萬人。 又過了七年的夷陵之戰, 一般公認吳軍不會超過五萬。 孫權這裡, 居然變得出十萬, 還都堆到了前線, 有些誇張。 實際上, “八百破十萬”這數字, 出自曹丕的表彰詔書:

“合肥之役, 遼、典以步卒八百, 破賊十萬, 自古用兵,

未之有也。 ”

故八百破十萬, 算是官方宣傳, 未可全部當真。 何況曹丕是個詩人, 除了逼弟弟做七步詩時多走一步都不行, 數字上不會太計較。

然而, 這戰績依然了不起。

張遼在歷史上的性格, 頗像關羽:傲, 和周遭同事(比如李典與樂進)關係一般, 強到沒朋友。

作風驍勇, 膽子大得逆天, 看以下例子:他單身勸降昌豨, 曹操都替他擔心, 還特意指責他不該如此。

遼遂單身上三公山, 入豨家, 拜妻子。 豨歡喜, 隨詣太祖。 太祖遣豨還, 責遼曰:「此非大將法也。 」遼謝曰:「以明公威信著於四海, 遼奉聖旨, 豨必不敢害故也。 」

漠北遭遇異族時, 他敢於攻擊:

遼勸太祖戰, 氣甚奮。

在天柱山絕險之地, 他敢直接突進。

遼欲進, 諸將曰:「兵少道險, 難用深入。 」遼曰:「此所謂一與一,

勇者得前耳。 」

張遼畢竟跟過呂布, 目睹過呂布當年打黑山賊時, 動不動親自突擊陷陣。 他也目睹過高順統領陷陣營。

不難想像, 張遼必然學不會老成持重:張遼的做派, 那就是“一與一, 勇者得前”。

張遼對面的孫權, 則是一言難盡:他老人家親自出來打仗, 戰績著實不好看。 張遼滿寵文聘們, 都在孫權身上占過便宜。 這不, 孫策臨終前都委婉地說了:

“若舉江東之眾, 決機於兩陣之間, 與天下爭衡, 卿不如我;舉賢任能, 使各盡力以保江東, 我不如卿。 ”

——這意思:團結大家保衛國土我不行, 臨陣打仗調兵遣將你不行。

要命的是, 當時的東吳, 諸將各有部曲, 不易約束。 守土有責時, 大家可以同仇敵愾, 所以東吳擅打防禦戰, 赤壁夷陵, 曹操和劉備都吃了虧。 吳軍出去打仗,那就沒紀律了。比如潘璋出戰時,經常幾千人的兵,擺起營來就萬餘人的規模:看著威風,三五個人住七八間房,老百姓可怎麼辦?甘寧當時一個軍卒躲進呂蒙那裡,被甘寧提出來砍了,呂蒙氣得跳腳,要跟甘寧拼命,虧是他老娘賢德,止住了。

所以東吳防禦戰天下無敵,大家齊心合力;進攻戰沒紀律,就糟了大糕。

且,東吳進攻,被魏人突陣,有過先例了:當年周瑜派人打南郡,被曹家大將曹仁威風了一把:

瑜將數萬眾來攻,前鋒數千人始至,仁登城望之,乃募得三百人,遣部曲將牛金逆與挑戰。賊多,金眾少,遂為所圍。長史陳矯俱在城上,望見金等垂沒,左右皆失色。仁意氣奮怒甚,謂左右取馬來,矯等共援持之。謂仁曰:「賊眾盛,不可當也。假使棄數百人何苦,而將軍以身赴之!」仁不應,遂被甲上馬,將其麾下壯士數十騎出城。去賊百餘步,迫溝,矯等以為仁當住溝上,為金形勢也,仁徑渡溝直前,沖入賊圍,金等乃得解。餘眾未盡出,仁複直還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數人,賊眾乃退。矯等初見仁出,皆懼,及見仁還,乃歎曰:「將軍真天人也!」三軍服其勇。

——曹仁親自在周瑜軍中翻江倒海,出來進去,三百人嚇退前鋒數千人,一方面是曹仁確實勇武,“將軍真天人也”;另一方面,吳軍也確實弱了些。

說回合肥。

曹操當時,給張遼們留過封書信。信寫得簡單:張遼李典出戰,樂進守護軍,不出戰。

大家看了信,都覺得迷糊。此時張遼出來,為曹操解釋:這意思是,趁孫權沒集合,突擊他,破他的士氣。

——曹操的意思是否如此,其實不重要了;張遼完全可能按自己的意思來解讀,這時最關鍵的細節出現:李典認同張遼。

要知道,李典的叔叔,當年死于征呂布之役,張遼脫不了干係。張遼和李典又從來不和睦。

這種時刻,李典果斷承認張遼的指揮權,是李典風度的完美體現。

當時的曹家,夏侯淵為征西將軍,統管西線;曹仁為征南,統管南線;張遼卻是蕩寇將軍,且曹魏有護軍制度,所以東線合肥,張遼、樂進和李典三將,彼此並不統屬。論資歷,樂進和李典都比張遼老。尤其是樂進,一向是先登陷陣的突擊大王。此時居然是樂進守城不戰,著實微妙。張遼說話,其他人未必聽。李典附和了張遼,這就決定此次行動張遼為指揮,是關鍵的一招。

於是指揮思想統一了,一切水到渠成。

張遼招募八百勇士,吃牛肉,喝酒,天亮突擊。這八百勇士是精選猛將,膽子大,加上吃飽了蛋白質,喝了酒壯膽,加上突然,加上張遼本身的勇猛,加上東吳的淩亂,於是一舉突擊成功。張遼當日,大出風頭:親自突陣,殺數十人,斬二將,嚷著自己的名字——“遼來也!”——破陣而入,直到孫權麾下。

平旦,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沖壘入,至權麾下。

可惜孫權逃得快,上了壘,還能指揮合圍:

權大驚,眾不知所為,走登高塚,以長戟自守。遼叱權下戰,權不敢動,望見遼所將眾少,乃聚圍遼數重。

遼左右麾圍,直前急擊,圍開,遼將麾下數十人得出,餘眾號呼曰:“將軍棄我乎!”遼複還突圍,拔出餘眾。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自旦戰至日中,吳人奪氣,還修守備,眾心乃安,諸將鹹服。

左右揮軍,然後潰圍而出,這是統軍能力;發現士兵陷落在後,殺回去救回來,是個人勇武、自信和愛兵如子的完美體現。來去自如,吳國士氣全潰。

古代攻城,全靠士氣。張遼這麼一殺,東吳士氣全潰。之後圍不下來,撤退,張遼逍遙津追擊,那其實是另一次漂亮的戰術了,和八百破十萬是兩回事。

如是,張遼能完成此次壯舉,靠的是:

李典的大度,樂進的配合——解決內部矛盾。實際上,史書李典在這一年後,再無活動記錄。又李典諡號為湣侯,夏侯淵亦如此。很可能,李典是在合肥之戰中受了致命傷逝世的。

張遼本身的勇武和兇猛做派——這是他的天生將才。

東吳軍隊制度的散亂——參考潘璋和甘寧那些糟心事兒就明白了。

最後,當然,還有孫權的不爭氣。

史書裡,這一句話,氣象萬千:

遼叱權下戰,權不敢動,望見遼所將眾少,乃聚圍遼數重。

在我想像中,當時的情景是:

合肥城下,四十六歲的張遼,自早晨殺到中午,血濺盔甲,揮長戟,指著孫權,圓睜雙目,用山西話吼:

你下來!一對一!

三十三歲,身披虎皮,平時打獵膽子特別大、張昭怎麼勸都不聽的孫權,這會兒縮在壘裡不動,說:

他們人少,快圍他媽的!我這次沒坐打虎車來,這老虎我不打了!

“所謂一與一,勇者得前”。

在離生死之際最近的時刻,誰先踏一步,也許誰就贏了。

張遼似乎一直是這樣想的。

老樣子。摘自下個月的《三國志異》。

吳軍出去打仗,那就沒紀律了。比如潘璋出戰時,經常幾千人的兵,擺起營來就萬餘人的規模:看著威風,三五個人住七八間房,老百姓可怎麼辦?甘寧當時一個軍卒躲進呂蒙那裡,被甘寧提出來砍了,呂蒙氣得跳腳,要跟甘寧拼命,虧是他老娘賢德,止住了。

所以東吳防禦戰天下無敵,大家齊心合力;進攻戰沒紀律,就糟了大糕。

且,東吳進攻,被魏人突陣,有過先例了:當年周瑜派人打南郡,被曹家大將曹仁威風了一把:

瑜將數萬眾來攻,前鋒數千人始至,仁登城望之,乃募得三百人,遣部曲將牛金逆與挑戰。賊多,金眾少,遂為所圍。長史陳矯俱在城上,望見金等垂沒,左右皆失色。仁意氣奮怒甚,謂左右取馬來,矯等共援持之。謂仁曰:「賊眾盛,不可當也。假使棄數百人何苦,而將軍以身赴之!」仁不應,遂被甲上馬,將其麾下壯士數十騎出城。去賊百餘步,迫溝,矯等以為仁當住溝上,為金形勢也,仁徑渡溝直前,沖入賊圍,金等乃得解。餘眾未盡出,仁複直還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數人,賊眾乃退。矯等初見仁出,皆懼,及見仁還,乃歎曰:「將軍真天人也!」三軍服其勇。

——曹仁親自在周瑜軍中翻江倒海,出來進去,三百人嚇退前鋒數千人,一方面是曹仁確實勇武,“將軍真天人也”;另一方面,吳軍也確實弱了些。

說回合肥。

曹操當時,給張遼們留過封書信。信寫得簡單:張遼李典出戰,樂進守護軍,不出戰。

大家看了信,都覺得迷糊。此時張遼出來,為曹操解釋:這意思是,趁孫權沒集合,突擊他,破他的士氣。

——曹操的意思是否如此,其實不重要了;張遼完全可能按自己的意思來解讀,這時最關鍵的細節出現:李典認同張遼。

要知道,李典的叔叔,當年死于征呂布之役,張遼脫不了干係。張遼和李典又從來不和睦。

這種時刻,李典果斷承認張遼的指揮權,是李典風度的完美體現。

當時的曹家,夏侯淵為征西將軍,統管西線;曹仁為征南,統管南線;張遼卻是蕩寇將軍,且曹魏有護軍制度,所以東線合肥,張遼、樂進和李典三將,彼此並不統屬。論資歷,樂進和李典都比張遼老。尤其是樂進,一向是先登陷陣的突擊大王。此時居然是樂進守城不戰,著實微妙。張遼說話,其他人未必聽。李典附和了張遼,這就決定此次行動張遼為指揮,是關鍵的一招。

於是指揮思想統一了,一切水到渠成。

張遼招募八百勇士,吃牛肉,喝酒,天亮突擊。這八百勇士是精選猛將,膽子大,加上吃飽了蛋白質,喝了酒壯膽,加上突然,加上張遼本身的勇猛,加上東吳的淩亂,於是一舉突擊成功。張遼當日,大出風頭:親自突陣,殺數十人,斬二將,嚷著自己的名字——“遼來也!”——破陣而入,直到孫權麾下。

平旦,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沖壘入,至權麾下。

可惜孫權逃得快,上了壘,還能指揮合圍:

權大驚,眾不知所為,走登高塚,以長戟自守。遼叱權下戰,權不敢動,望見遼所將眾少,乃聚圍遼數重。

遼左右麾圍,直前急擊,圍開,遼將麾下數十人得出,餘眾號呼曰:“將軍棄我乎!”遼複還突圍,拔出餘眾。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自旦戰至日中,吳人奪氣,還修守備,眾心乃安,諸將鹹服。

左右揮軍,然後潰圍而出,這是統軍能力;發現士兵陷落在後,殺回去救回來,是個人勇武、自信和愛兵如子的完美體現。來去自如,吳國士氣全潰。

古代攻城,全靠士氣。張遼這麼一殺,東吳士氣全潰。之後圍不下來,撤退,張遼逍遙津追擊,那其實是另一次漂亮的戰術了,和八百破十萬是兩回事。

如是,張遼能完成此次壯舉,靠的是:

李典的大度,樂進的配合——解決內部矛盾。實際上,史書李典在這一年後,再無活動記錄。又李典諡號為湣侯,夏侯淵亦如此。很可能,李典是在合肥之戰中受了致命傷逝世的。

張遼本身的勇武和兇猛做派——這是他的天生將才。

東吳軍隊制度的散亂——參考潘璋和甘寧那些糟心事兒就明白了。

最後,當然,還有孫權的不爭氣。

史書裡,這一句話,氣象萬千:

遼叱權下戰,權不敢動,望見遼所將眾少,乃聚圍遼數重。

在我想像中,當時的情景是:

合肥城下,四十六歲的張遼,自早晨殺到中午,血濺盔甲,揮長戟,指著孫權,圓睜雙目,用山西話吼:

你下來!一對一!

三十三歲,身披虎皮,平時打獵膽子特別大、張昭怎麼勸都不聽的孫權,這會兒縮在壘裡不動,說:

他們人少,快圍他媽的!我這次沒坐打虎車來,這老虎我不打了!

“所謂一與一,勇者得前”。

在離生死之際最近的時刻,誰先踏一步,也許誰就贏了。

張遼似乎一直是這樣想的。

老樣子。摘自下個月的《三國志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