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對於武術進校園,您有什麼建議?

提出“武術進校園”, 其實由來已久。 就我所知道的, 民國時期已有, 如馬良的“新武術”等。 改革開放的80年代以來, 有關管理部門也一直在推行,

如80年代我就讀的北京體育學院的武術老師, 當時他們曾編過推向中小學的“武術操”。 但這方面始終收效甚微。 其原因恐怕有二:一是其在內容上與傳統武術基本無關的, 二是在思想上把武術僅僅作為一種肢體活動的體育活動開展的, 缺乏文化內涵, 於是乎也就根本無法反映不出中華武術的文化精神。 在西方文化逐漸強勢的過程中, 這樣的“武術進校園”也就不可能長久。 那種不認真分析當代武術的基本結構、認為只要領導部門蓋章發文、表態支持, 武術就可順利進入校園的想法, 太不切合實際了。 這種情況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見得還少嗎?

所以我覺得還是要從它的內容上來尋找問題, 就是說我們為什麼進去的東西沒有生命力。 你想想, 把一種沒有文化身份的競技武術推到學校去, 能有生命力嗎?不可能有!怎麼辦?首先, 應以傳統武術為主, 既然是傳統武術, 那不同省市, 不同地區, 都應結合當地傳承有源的傳統武術, 同時也使各地的傳統武術保護與傳承有了可落實的基礎和保障。

其次, 在開展校園武術, 不僅是肢體活動的, 還必須包括對所開展武術拳種的歷史文化教學。 再次, 各地應組織專家結合當地校園實際情況編寫系列教材, 培訓相關師資。 還有, 定期組織校園間的賽事活動, 並將校園武術與賽事成績納入到對校園文化的考核中。

這樣就真正的可以把我對武術進校園, 落到實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