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這些情況下,父母千萬別教孩子善良,會害了他

一場烈火中, 三個孩子和一個媽媽無辜喪生。

說的就是“杭州保姆縱火案”, 去世的媽媽和孩子對保姆很好, 每月7500的工資, 借錢給保姆買房。

可好人沒好報, 保姆為了掩蓋自己偷錢偷手鐲的行為, 用一把火毀掉了一家人的幸福。

這真是一個地道的善意被辜負的可怕之事, 與人為善是美德, 但正因為這家人把保姆當家人對待, 所以才導致悲劇的發生。

做人太善良容易被人欺, 多留點心眼, 不要給別人傷害自己的機會很有必要。

這讓我想到對孩子的教育, 我們教導孩子要善良, 但又有多少孩子甚至大人, 被善良害死了?

在我看來, 盲目的善良就是害了自己, 請你一定要告訴孩子, 在這四種情況下, 要收起自己的善良!

1

你弱勢他強勢

有一天, 一男孩放學後, 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一個大叔在修理電箱, 然後大叔喊這個孩子讓他幫自己拿一個工具, 孩子想著舉手之勞,

就很聽話的給他送了上去。

但這一送卻把孩子的性命送進去了, 這位大叔直接把孩子拉進去, 並把電箱的門焊上, 孩子活生生被餓死了。

雖然陌生人不等於壞人, 但是遇到比自己強大的人, 你就不應該教柔弱的孩子去做善事, 因為成人有困難一定是會找成人幫忙的, 而不是找一個比較弱小孩子。

如果你本就是弱勢, 而強勢的一方反而要你幫忙, 那就說明他可能是有所預謀的, 請一定要收起你的善良!

2

人善被人欺

在孩子這個群體裡面, 經常上演“農夫和蛇”的故事。

可能孩子沒有這麼多惡毒的心思, 但他們也沒有那麼善良, 有些孩子不僅不懂的感恩, 還會將你家孩子變成受氣包。

樂樂媽最近很苦惱, 樂樂懂得分享是她教的, 每次小夥伴們到家裡做客或者出去玩, 都儘量將樂樂的東西分給別人。

看見有時候樂樂被小朋友欺負, 樂樂媽也會對孩子說“沒事兒”“你們是好朋友, 一會就好了”等等, 總是這樣不計前嫌, 但結果這些小朋友總是動不動的要脅樂樂不跟他玩了。

後來樂樂媽覺得不對勁, 教孩子與人為善, 難道錯了?

其實教孩子與人為善沒有錯, 但是善良不是懦弱、不是遇事退讓、更不是與世無爭。

孩子擁有的善良之心, 不能成為他的軟肋。 你應該教孩子勇敢對抗, 讓孩子分清楚自己內心需要的, 是給予他人東西, 而不是忍讓, 不然你孩子就會變成另一個受氣包。

3

善良要在自己能力範圍內

相信很多人都有幫助別人而害了自己的經歷, 我有個朋友是做理財的, 有一次把準備做理財的積蓄借給了朋友投資, 說好3天還, 結果3個月還沒還, 朋友現在還在被銀行催那筆錢。

對方有錯我們更不對, 因為我們對本不善良的人有了惻隱之心, 於是惻隱之心就鑄就了大惡, 你認為你幫助人善良,

可是你幫助的人並非善良。

這些故事並不是要讓我們告訴孩子不去行善, 而是要學會分清情況, 當時的情況會不會給自己帶來什麼傷害。

讓孩子明白, 幫助他人是有前提的, 而不是盲目地一幫到底。

不是說看到有人溺水了, 就要不顧自身能力跳下去幫忙。 也不是說遇到摔倒的小夥伴, 視若無睹地走開。 説明他人時, 我們需要孩子知道, 要在自身能力可及的範圍內, 用恰當、合適的方法去行善。

4

善良有時也會壞事

想必大家都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事情:滿懷一腔熱情,向別人伸出友善之手,收穫的卻是不冷不熱的回應,甚至是背地裡的埋怨。

難道“好人沒好報”?朋友講述的一件事,令我感觸很深。

那時候朋友家的經濟條件很糟糕,左鄰右舍都知道,鄰居在高中當老師,而那一年他上了那所高中。

朋友是個很懂事的男孩,家境不好,在刻苦學習的同時,每週還做家教,來貼補學費。

開學不久,他那位鄰居恰巧來找他的班主任談事,一回頭忽然發現了他,鄰居馬上指著他,很熱心地對班主任說:

“這是我鄰居家的孩子,家裡條件不好,讀書不容易,在貧困生補助金方面,能不能照顧一下?”

在新認識的老師和同學面前,她的這一番話,頓時令朋友非常尷尬,臉色紅得像蒸熟的蝦。

他之所以去做家教掙錢,就是不想再接受學校的貧困補助,因為他雖然家境貧困,可是仍然希望能夠自尊自強,活出少年該有的底氣。

他說,鄰居阿姨的善良和熱心,令他自覺顏面盡失,暗自萎靡了很久。

我們要保持孩子純真的善心,呵護孩子的成長,善良就得有原則、有底限。孩子在對人表達善意時,不妨先讓孩子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1.幫助別人,會不會帶來危險?

2.表達愛心,會對我有什麼後果?

3.這件事是對的嗎?

4.這件事會不會讓我覺得委屈?

孩子的善意中有的不應該是消極和隱忍,也不應該是盲目的幫助,而應該是充滿愛的甜蜜、歡樂。首先愛自己,才能愛別人!

4

善良有時也會壞事

想必大家都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事情:滿懷一腔熱情,向別人伸出友善之手,收穫的卻是不冷不熱的回應,甚至是背地裡的埋怨。

難道“好人沒好報”?朋友講述的一件事,令我感觸很深。

那時候朋友家的經濟條件很糟糕,左鄰右舍都知道,鄰居在高中當老師,而那一年他上了那所高中。

朋友是個很懂事的男孩,家境不好,在刻苦學習的同時,每週還做家教,來貼補學費。

開學不久,他那位鄰居恰巧來找他的班主任談事,一回頭忽然發現了他,鄰居馬上指著他,很熱心地對班主任說:

“這是我鄰居家的孩子,家裡條件不好,讀書不容易,在貧困生補助金方面,能不能照顧一下?”

在新認識的老師和同學面前,她的這一番話,頓時令朋友非常尷尬,臉色紅得像蒸熟的蝦。

他之所以去做家教掙錢,就是不想再接受學校的貧困補助,因為他雖然家境貧困,可是仍然希望能夠自尊自強,活出少年該有的底氣。

他說,鄰居阿姨的善良和熱心,令他自覺顏面盡失,暗自萎靡了很久。

我們要保持孩子純真的善心,呵護孩子的成長,善良就得有原則、有底限。孩子在對人表達善意時,不妨先讓孩子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1.幫助別人,會不會帶來危險?

2.表達愛心,會對我有什麼後果?

3.這件事是對的嗎?

4.這件事會不會讓我覺得委屈?

孩子的善意中有的不應該是消極和隱忍,也不應該是盲目的幫助,而應該是充滿愛的甜蜜、歡樂。首先愛自己,才能愛別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