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校與地方黨校共建馬克思主義學院

在中國科大最近的一次思政課上, 安徽省委黨校教育長胡忠明教授向學生們提出了一個關於“毛澤東思想”的細節問題, 引起熱議, 一時間, 課堂上下成為了一個整體。 胡忠明適時“打住”, 擺出史料、引用經典論斷、通過場景再現的故事化講述, 將真實的歷史呈現在學生面前。

講臺下, 學生不時與他眼神交流, 有的頻頻點頭稱讚, 課堂不斷爆發出掌聲, 氣氛非常活躍。 安徽省委黨校的教授為什麼會給中國科大的本科生上思政課?這源自於兩校的合作辦學, 在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領域的探索和創新。

共建馬克思主義學院, 實現“1+1>2”

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構建重點突出、貼近實際的教學體系, 加強對教學方法改革的分析和研究, 經中共安徽省委批准, 中國科大與中共安徽省委黨校本著“真誠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 決定合作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 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分享, 共同培養“紅專並進”的科技領軍人才。

2016年3月10日, 中國科大與安徽省委黨校簽署協定, 正式合作共建馬克思主義學院, 結合省委黨校的優勢力量, 為中國科大的思政教育注入深厚的理論血液。 同時, 中國科大也為省委黨校教師提供新的發展空間。

高校與地方黨校共建馬克思主義學院, 這在國內尚屬首次。

合作共建馬克思主義學院, 該從哪兒入手?雙方一次次開會討論、協商, 最終決定:先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共建開始。

據瞭解, 馬克思主義學院首批聘任了安徽省委黨校12名教師擔任學院雙聘教師。 “學院剛成立, 需要一個磨合期, 我們要讓老師們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更重要的是, 黨校老師的專長在於專題教學的深耕, 我們要發揮各自的優勢, 實現‘1+1>2’的效果。 ”中國科大教務處處長、共建後擔任馬克思主義學院常務副院長的周叢照教授特別強調。

共建課程開始於2016年的春季學期。 在中國科大思政課講臺上站了近20年的葉政老師, 承擔了首門共建試點課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主講任務。 一個學期共有16周課,

其中8周由安徽省委黨校老師分專題講授, 其餘課程由葉政承擔。 不僅如此, 葉政還要將整個課程教學內容串聯起來, 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這是一個高難度動作, 也大大增加了工作量。 經過深思熟慮, 葉政拿出了教學方案:第一講先由他本人擔綱, 將課程總體教學安排及考核要求預先告知學生。 後面開展的專題, 按照教學大綱的順序, 再結合黨校各位老師的專業領域來穿插設置, 既發揮教師的學術專長, 又兼顧整個課程內容體系的銜接。 實踐證明, 這是一份十分有效的課程安排。 例如, “毛澤東思想”研究專家胡忠明還是講授毛澤東思想, 哲學博士背景的李芳老師, 則承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課程。

初次嘗試, 大家都很擔心效果, 周叢照、胡忠明、湯儷瑾、葉政“組團”跟著聽課。 學期結束時, 學生的反應讓老師們信心倍增。 有同學在教學回饋時這樣說:“我被專家們風格各異的講授所吸引, 覺得自己站在一個不同畫家的共同展覽上, 細細欣賞著他們的人生閱歷所凝結成的傑作。 ”於是, 就出現了文中開頭的那一幕。

因時而進, 教學相長

物件不同, 方法不同。 省委黨校的老師原先面對的學生是各級黨員領導幹部, 而現在要面對的是青年大學生, 最初也有不適應的時候。

一開始, 省委黨校的老師在課堂上總是習慣稱呼“同志們”。 慢慢地, 他們有意識地改成“同學們”。 有一次, 一位老師舉了一個中國人均閱讀量低於國際平均水準的例子,

得出的結論是“移動終端的碎片化閱讀習慣, 讓中國人普遍忽視了經典閱讀, 閱讀能力和閱讀數量都有所下降”。 有學生馬上提出異議:“老師,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 這些結論有資料支撐麼?資料來源是什麼, 可信嗎?”

老師頓時愣住了, 這是他在之前的課堂上從沒遇到過的情況。 “科大學生的特點就是‘窮理’, 這是難得的品質, 反過來也可以促進老師的進步, 實現教學相長。 ”胡忠明說, 經過一學期磨合, 老師們漸漸開始接受了這種“即時”的互動方式, 在備課時更加注重嚴謹和語言表達的差異。

第二學期開始, 課堂上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每次上完課, 胡忠明都大呼過癮:“學生給你的回應是非常主動積極的, 上課成為一種享受。 ”2017年春季學期,李芳又加入了第二門共建課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承擔三個專題的講授。整整一個寒假,李芳都在反復修改教案。在李芳看來,科大學生對省委黨校的老師沒有“額外的客氣”,也沒有特別的挑剔,“他們對你就是一種老師的信任”。

中國科大人文學院老師、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湯儷瑾一語中的:“對於學生來說,你就是給我們上課的老師,講得好不好學生的反應很直接。”2014級的本科生楊磊感覺特別幸運:“有這麼多知識豐富而風格迥異的老師給我們進行思政教育,讓我們有幸接觸最前沿的政治理論,聽到淵博的學者們用最生動樸素的語言講授紛繁複雜的哲學道理,讓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意義在我心中鮮活起來。”

“德育”和“智育”,一個也不能少

不僅老師擔心,學生也擔心,不同的老師授課,考試卻是一個老師出題,能取得好成績嗎?老師們自有一顆“定心丸”,因為他們給了學生一把“萬能鑰匙”。葉政上課,有一個總原則——“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從學生需求出發,以問題為導向,讓學生親身參與到課程中來,也就是目前很盛行的“大班授課、小班討論”,對此,葉政和他的同事們已經有過5年多的嘗試。

通過組隊討論、相互辯論的形式,可以將生硬的“灌輸”取而代之以潤物細無聲的“滲透”。在一次課上,葉政帶著學生們討論反腐敗的話題,學生們討論熱烈,但並沒有認識到中央反腐的決心和重大意義。課上,葉政沒有繼續深入,課後,他讓學生自己去找資料、作比較。學生們認真做了功課,再次和葉政討論:如今連公務宴請幾菜一湯都有嚴格規定,制度的籠子真是越紮越緊。葉政感慨,“要鼓勵學生們調研,讓自己說服自己”。

高校思政課的重要功能是“育人”,它的職責是“德育”和“智育”:不僅僅是單純的知識傳授,更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對社會現象和問題有正確的認知。在網路媒體極度發達的時代,如何讓學生有主見、有定力,不輕信謠言,不盲從褊狹,葉政深信,必須讓學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他看來,重點是後半句,要教給學生認識世界的科學方法,有了這把“萬能鑰匙”,才能夠做到不人云亦云,以不變應萬變。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準。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管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為此,中國科大一直在思政課教學科研上不斷探索。“思政課教學需要嚴謹的學術理論支撐”,葉政表示,對未來充滿希望,希望以共建教學為基礎、以學科建設為平臺,推動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科研建設和教學發展。

(劉愛華)

責編:黃易清

”2017年春季學期,李芳又加入了第二門共建課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承擔三個專題的講授。整整一個寒假,李芳都在反復修改教案。在李芳看來,科大學生對省委黨校的老師沒有“額外的客氣”,也沒有特別的挑剔,“他們對你就是一種老師的信任”。

中國科大人文學院老師、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湯儷瑾一語中的:“對於學生來說,你就是給我們上課的老師,講得好不好學生的反應很直接。”2014級的本科生楊磊感覺特別幸運:“有這麼多知識豐富而風格迥異的老師給我們進行思政教育,讓我們有幸接觸最前沿的政治理論,聽到淵博的學者們用最生動樸素的語言講授紛繁複雜的哲學道理,讓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意義在我心中鮮活起來。”

“德育”和“智育”,一個也不能少

不僅老師擔心,學生也擔心,不同的老師授課,考試卻是一個老師出題,能取得好成績嗎?老師們自有一顆“定心丸”,因為他們給了學生一把“萬能鑰匙”。葉政上課,有一個總原則——“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從學生需求出發,以問題為導向,讓學生親身參與到課程中來,也就是目前很盛行的“大班授課、小班討論”,對此,葉政和他的同事們已經有過5年多的嘗試。

通過組隊討論、相互辯論的形式,可以將生硬的“灌輸”取而代之以潤物細無聲的“滲透”。在一次課上,葉政帶著學生們討論反腐敗的話題,學生們討論熱烈,但並沒有認識到中央反腐的決心和重大意義。課上,葉政沒有繼續深入,課後,他讓學生自己去找資料、作比較。學生們認真做了功課,再次和葉政討論:如今連公務宴請幾菜一湯都有嚴格規定,制度的籠子真是越紮越緊。葉政感慨,“要鼓勵學生們調研,讓自己說服自己”。

高校思政課的重要功能是“育人”,它的職責是“德育”和“智育”:不僅僅是單純的知識傳授,更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對社會現象和問題有正確的認知。在網路媒體極度發達的時代,如何讓學生有主見、有定力,不輕信謠言,不盲從褊狹,葉政深信,必須讓學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他看來,重點是後半句,要教給學生認識世界的科學方法,有了這把“萬能鑰匙”,才能夠做到不人云亦云,以不變應萬變。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準。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管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為此,中國科大一直在思政課教學科研上不斷探索。“思政課教學需要嚴謹的學術理論支撐”,葉政表示,對未來充滿希望,希望以共建教學為基礎、以學科建設為平臺,推動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科研建設和教學發展。

(劉愛華)

責編:黃易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