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總誇孩子“真棒!好聰明”不好?那到底該怎麼說?

吉吉·說

結束了美國正面管教年會,今天開始和花時間一起參加第50屆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夏季學院(ICASSI),個體心理學先驅德雷克斯之女、87歲的Eva Dreikurs在第一場介紹阿德勒心理學的基本理念時就提到,人人都有自卑情結,總覺得自己“不夠好”,於是拼命追求卓越,而鼓勵與社會情懷,正是克服自卑感、又不至於在過度追求卓越中迷失自己的重要法寶。

簡單來說,鼓勵就是創造一個空間,讓人有勇氣做自己:不管是順境、困境,都有一套自我鼓勵的動力和機制,不依靠外界的眼光和評價。

鼓勵並不容易,相比“真棒”、“聰明”走心多了,我也在慢慢實踐中,把運用的經驗做成了場景小漫畫,它不是技巧,而是我們有多尊重孩子,多想把評判的權利還給孩子自己。有時我一樣會脫口而出一些表揚的話,沒有關係,只是越多鼓勵,孩子就會越多擁有“我能行”的勇氣,這對於她將來擁有獨立自信的人格太重要了。

一起做“鼓勵”的家長吧:)留言區等你哦,嘮兩句呀:你平時更多是在“誇”孩子,還是在鼓勵孩子呢?都說了些什麼呢?

作者介紹

吉吉:吉吉puremancz321

幽蘭葉子羽中行。

現在關注“慢成長”,可以閱讀300+篇原創育兒好文哦:

↓↓↓ 點擊閱讀原文,送你一本實用育兒秘笈

吉吉·說

結束了美國正面管教年會,今天開始和花時間一起參加第50屆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夏季學院(ICASSI),個體心理學先驅德雷克斯之女、87歲的Eva Dreikurs在第一場介紹阿德勒心理學的基本理念時就提到,人人都有自卑情結,總覺得自己“不夠好”,於是拼命追求卓越,而鼓勵與社會情懷,正是克服自卑感、又不至於在過度追求卓越中迷失自己的重要法寶。

簡單來說,鼓勵就是創造一個空間,讓人有勇氣做自己:不管是順境、困境,都有一套自我鼓勵的動力和機制,不依靠外界的眼光和評價。

鼓勵並不容易,相比“真棒”、“聰明”走心多了,我也在慢慢實踐中,把運用的經驗做成了場景小漫畫,它不是技巧,而是我們有多尊重孩子,多想把評判的權利還給孩子自己。有時我一樣會脫口而出一些表揚的話,沒有關係,只是越多鼓勵,孩子就會越多擁有“我能行”的勇氣,這對於她將來擁有獨立自信的人格太重要了。

一起做“鼓勵”的家長吧:)留言區等你哦,嘮兩句呀:你平時更多是在“誇”孩子,還是在鼓勵孩子呢?都說了些什麼呢?

作者介紹

吉吉:吉吉puremancz321

幽蘭葉子羽中行。

現在關注“慢成長”,可以閱讀300+篇原創育兒好文哦:

↓↓↓ 點擊閱讀原文,送你一本實用育兒秘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