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銀行紮堆廢除短信通知“免費午餐” 你會願意花這錢嗎?

銀行卡發生交易後, 客戶第一時間就能收到銀行發來的帳戶變動短信提醒, 如今這樣的“免費午餐”正在悄然減少。 近期, 多家銀行發佈通知,

或變更服務名稱為上調短信通知服務費, 或對此前優惠的短信通知服務實施收費, 這意味著銀行短信提醒收費已成常態。

■記者 蔡平 實習生 鄒雨 季學東

政策 銀行短信提醒收費成常態

交通銀行官網日前發佈公告, 自9月1日起, 對個人銀信通業務中短信提醒服務進行調整, 調整後將關閉太平洋個人借記卡附屬卡及活期存摺客戶的個人銀信通短信提醒服務, 並將太平洋借記卡個人主卡的銀信通業務中短信提醒服務的“帳戶餘額變動提醒”升級為“用卡無憂”服務。 據瞭解, 用卡無憂服務為收費專案, 服務費為12元/3個月。

其實, 近期上調短信提醒服務費的銀行並不在少數。 多家股份制銀行表示, 由於總行規劃部業務調整或者優惠活動時間已過,

自8月1日起, 將收取個人帳戶短信提醒通知服務費, 收費標準2元/月。

記者查詢目前市場上銀行短信提醒服務費用收費情況發現, 包括工行、農行、建行、光大等在內的十餘家銀行的短信提醒服務費以2元/月為主, 且部分銀行對提醒的金額進行設限。

有的銀行則提供多樣化的選擇。 廣發銀行官網資訊顯示, 該行短信暫態通收費標準為:單帳號3元/月, 每增加一個手機號加收2元/月;多帳號基本服務費5元/月, 每帳號多綁定一個手機號加收2元/月;30元/年, 每新增一個手機號與帳號的綁定關係加收24元/年。

招商銀行客服人員則表示, 新卡開立後, 首次開通前3個月短信提醒業務免費, 之後按3元/月收取。

採用相同收費標準的還有中信銀行。 另外, 興業銀行收取短信提醒服務費用為每月1元。

需要注意的是, 這些方法都是需要在有網路的情況下, 如果市民的手機網路關閉了, 那就收不到通知了。

市民看法

有短信提醒服務更安心

對於銀行的短信提醒“免費午餐”越來越少, 市民感受不一。 有人表示, “轉移至APP平臺接收資訊對自身影響並不大”;有人則稱, “感受並不好”。

“我覺得取消這個提醒還是很危險的, 不法分子如果一點一點刷我的卡, 我卡裡的資金被盜光了都不知道。 ”家住長沙市雅泰花園的戴女士表示, “我還是願意花這幾塊錢, 更安心。 ”

事實上, 很多銀行對於個人儲蓄帳戶資金變動的短信提醒都是收費的。 不過推廣初期,

會在一定期限內免費, 之後則會收取手續費。 市民可以選擇不開通此項業務。 不過, 用戶在免費使用一段時間的短信提醒後, 已經形成習慣和依賴, 所以一般都會選取繼續付費開通這項業務。

探因

利差收窄

銀行發力中間業務

為什麼一貫財大氣粗的銀行, 開始在短信提醒、更換銀行卡等“小錢”上跟消費者斤斤計較?

有業內人士坦言, 每家銀行對中間業務的業績增長都會有考核, 這邊不收費, 就要找其他收費專案填補, 以保證完成業績。 銀監會再度出手治理銀行收費問題, 一定程度上擠佔銀行利潤空間。 該人士表示, 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市場競爭的加劇, 對銀行的盈利能力提出挑戰, 存貸利息差利潤不斷收窄。

而借道中間業務也將成為銀行增加業績的突破口, 因此近年來不少銀行都開始重視中間業務的發展。

郭田勇指出, 以前銀行對一些專案不收費, 更多的是出於培養市場、擴大客戶數量的考慮, 而在蛋糕做大、市場形成後, 就要考慮成本問題。 而面對目前更為激烈的競爭環境下, 銀行“免費變收費”的同時, 切記服務要跟上。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副主任呂隨啟也表示, 雖然每張卡片短信通知費用並不高昂, 但是考慮到銀行信用卡客戶人群基數, 這部分業務收入還是十分可觀的, 提高信用卡短信通知門檻, 主要還是為了縮減運營的成本。

“未來不排除有更多的銀行會通過其他電子管道收費的可能, 但可能會有一個過程, 比如先從用戶黏性相對更高的借記卡開始,然後再到信用卡。”蘇甯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趙卿坦言。

■綜合廣州日報 北京商報

比如先從用戶黏性相對更高的借記卡開始,然後再到信用卡。”蘇甯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趙卿坦言。

■綜合廣州日報 北京商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