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偽滿洲國建立前,日本曾想在東北建立一個明光帝國,國王是溥偉!

1932年3月1日, 日本在東北建立了傀儡政權偽滿洲國, 加快了侵略中國的步伐。 然而, 在偽滿洲國建立前, 日本曾想在東北建立一個明光帝國, 國王是溥偉!那麼, 為什麼日本又改變主意了呢?

(溥偉)

1880年(光緒六年)12月13日, 溥偉出生於北京, 系第一代恭親王奕訢的嫡孫。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承襲王爵。 歷任官房大臣、正紅旗滿洲都統、禁煙事務大臣等要職。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 曾被列為光緒皇帝繼嗣人選。

1911年(宣統三年), 武昌起義爆發後, 溥偉和良弼反對起用袁世凱。 1912年(民國元年)1月12日, 良弼與溥偉、鐵良等組織“君主立憲維持會”(俗稱“宗社黨”), 反對南北議和與清帝遜位。

1月19日, 宗社黨發佈宣言, 主張罷黜袁世凱, 組建“戰時皇族內閣”, 由鐵良任總司令, 組織忠於清室的軍隊與革命軍決戰。 1月17日, 清廷召開御前會議, 討論溥儀退位事。 溥偉竭力反對。 1月26日, 良弼被革命党人彭家珍炸傷,

兩日後死亡, 宗社黨膽落, 王公親貴紛紛逃匿。 2月, 宣統讓國之後, 溥偉大怒, 叫嚷道:“有我溥偉在, 大清就不會亡!”之後, 溥偉先避居京郊戒台寺, 後轉移到德國佔領的青島。

(溥偉)

溥偉在青島時, 經常到三江會館與清朝遺臣們會面, 溥偉派宗社黨骨幹升允去勾結日本人,

聯繫蒙古貴族進行武裝叛亂;並派自稱是曾國藩的孫子曾明本, 去大連善耆處, 擔任由日本人協助組建的復辟武裝參謀長。

1913年(民國二年)春, 溥偉大肆聯絡在青島和外地的清朝遺宦, 主要有劉廷琛、胡嗣瑗、於式枚、陳詒重、胡思敬、勞乃宣、王寶田、溫肅等為復辟而奔走的人, 確定在爭取北洋軍閥主要對象是馮國璋和辮帥張勳。 企圖拉攏馮、張合二而一的兵力來實現復辟, 一舉恢復清室。

1914年(民國三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日本乘機從德國手中將青島奪去。 在日德交戰時, 青島的遺老, 大都離開青島, 到外地避亂。 在日本的支持下, 溥偉和善耆搞起“滿蒙獨立運動”, 重建已被解散的宗社黨, 還在遼東一帶召納土匪, 秘密組織“勤王軍”,

為復辟清室費盡心機。

1916年(民國五年)2月, 溥偉在青島期間收到升允自東京送來的密函, 信中敘述升允在日本聯絡上層力量支持復辟活動。 見此信, 溥偉遂和善耆加快了復辟步伐, 並預謀6月中旬在遼南一帶舉事。 不料, 6月6日袁世凱突然病死後, 日本政府隨之改變了對華政策, 將宗社黨軍隊和蒙古騎兵解散, 遼南舉事落空。

(偽滿皇宮)

自九一八事變, 日軍侵華以來, 在東北勢力逐步穩固。 日方為達長期統治, 積極拼湊省、縣級偽政權, 想扶植一個傀儡政權。 關於“新政權”的首腦人選, 日本考慮了很多人, 包括張學良東北政權中的張作相, 原北洋軍閥中的段祺瑞、吳佩孚、張宗昌等等, 但是這些人都不幹, 於是把扶植重點放在前恭親王溥偉身上。

1931年10月24日, 溥偉從大連赴瀋陽, 就任"四民維持會"會長。 1931年10月26日, 日方策劃溥偉率親族舊臣到瀋陽北陵隆重祭祀, 強迫瀋陽各市民團體參加, 並找喇嘛數百人在陵前誦經。

溥偉在祭文中宣揚道:四省之民, 懷彼遐方可還, 應仰遺績於往時, 盡誠意於當世,永享和平安樂之福祉……此際仰仗祖宗靈威及日本正義,推翻盤踞廿年之仇敵,臣今後當竭其心力,恢復祖宗之基業。

日本扶持溥偉建立的政權名字叫做明光帝國,管轄東北土地。 1931年10月30日,急於籌建新政權的關東軍方面在瀋陽大和旅館召開新政權準備會,舊日王孫、地方代表和土肥原等十人出席,討論"明光帝國"的首腦及新政權的國體和政體。

1931年11月,溥偉又召集遼寧省各縣鎮商會會長到瀋陽開會,準備簽字公推其為皇帝,打算懸掛龍旗,與中國國民政府脫離關係,但此舉遭到各商聯會許多重要人員的抵制, 不支持溥偉。為什麼呢?因為這些人知道,溥偉是一種賣國的行為。

(溥儀)

日本人一看,溥偉就是一個恭親王,份量不夠,難以服眾,於是就開始扶植遜帝溥儀。溥儀這個時候也著急了,尋思如果自己不同意,那麼溥偉就可能成為一個新皇帝了,於是同意了日本的要求,擔任偽滿洲國執政。

從此,溥儀對溥偉心存戒慮,總是放心不下,生怕溥偉奪去帝位,始終沒有給溥偉一個職位,就連日常的零花錢也不肯給。

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初,溥偉猝死新華旅社裡,死因不明,終年五十六歲。死後,時任滿洲國的皇帝溥儀受清皇室眾親貴諫勸,追諡溥偉為恭賢親王,由其子承爵。

(每日漢字)

盡誠意於當世,永享和平安樂之福祉……此際仰仗祖宗靈威及日本正義,推翻盤踞廿年之仇敵,臣今後當竭其心力,恢復祖宗之基業。

日本扶持溥偉建立的政權名字叫做明光帝國,管轄東北土地。 1931年10月30日,急於籌建新政權的關東軍方面在瀋陽大和旅館召開新政權準備會,舊日王孫、地方代表和土肥原等十人出席,討論"明光帝國"的首腦及新政權的國體和政體。

1931年11月,溥偉又召集遼寧省各縣鎮商會會長到瀋陽開會,準備簽字公推其為皇帝,打算懸掛龍旗,與中國國民政府脫離關係,但此舉遭到各商聯會許多重要人員的抵制, 不支持溥偉。為什麼呢?因為這些人知道,溥偉是一種賣國的行為。

(溥儀)

日本人一看,溥偉就是一個恭親王,份量不夠,難以服眾,於是就開始扶植遜帝溥儀。溥儀這個時候也著急了,尋思如果自己不同意,那麼溥偉就可能成為一個新皇帝了,於是同意了日本的要求,擔任偽滿洲國執政。

從此,溥儀對溥偉心存戒慮,總是放心不下,生怕溥偉奪去帝位,始終沒有給溥偉一個職位,就連日常的零花錢也不肯給。

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初,溥偉猝死新華旅社裡,死因不明,終年五十六歲。死後,時任滿洲國的皇帝溥儀受清皇室眾親貴諫勸,追諡溥偉為恭賢親王,由其子承爵。

(每日漢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