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炎熱的夏天,你需要湯湯水水消暑夏

夏季溫熱性出汗是正常體溫調節的生理現象(不包括自汗、盜汗、偏汗、頭汗等), 但會使機體水分和多種營養素流失, 因此, 大汗淋漓之後, 要注意水分的補充與膳食的調整, 以滿足機體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

飲食有原則

首先, 要注意膳食平衡, 三餐定時定量。 適當選擇番茄、檸檬、草莓、葡萄、山楂、芒果等能斂汗止瀉祛濕的食物, 既可預防因出汗過多而耗氣傷陰, 又能生津解渴, 健胃消食。

其次, 大汗之後體內無機鹽鉀、鈉等電解質流失較多, 宜多食含鉀、鈉稍高的食物, 如芹菜、菠菜、芥菜、海帶、紫菜、豆製品、土豆、西瓜、香蕉、桔子等, 或飲用含鉀、鈉的運動飲料。

再次, 要多選用具有益氣生津、清熱消暑功效的食物, 如木耳、番茄汁、黃瓜、藕、豆腐、菊花、銀花、蘆根、荷葉、茯苓、山藥、大棗、白扁豆、鴨子、兔肉、小麥、麥冬、茄子等。 最好將上述食物加工製作成湯粥, 既可以解渴, 補充體內因出汗損失的水分,

又可清熱解表, 預防因體內過熱而發癤子、痱子等夏季皮膚病。

值得一提的是, 夏季人體大量出汗後水分消耗多, 口渴甚急, 往往喜食冷飲冷食, 這樣會使胃腸道溫度驟降, 導致汗腺閉合, 擾亂散熱功能, 容易誘發多種疾病。 因此, 夏季出汗後最好飲用常溫綠豆湯或大米湯。

汗後宜食粥

NO1.綠豆粥:綠豆50克, 粳米150克, 冰糖適量。

【制法】取綠豆、粳米文火熬粥, 粥熟時加入冰糖適量。

【功用】清暑生津, 解毒消腫, 適用於暑熱煩渴、高熱口渴, 預防中暑、老年浮腫、高血脂等。

NO2.酸梅綠豆湯:烏梅25克, 綠豆100克, 白糖80克。

【制法】綠豆加水煮熟後, 入烏梅至豆爛梅酥, 加入白糖溶化即可。

【功用】清熱解渴, 消暑開胃。 對易口渴、食欲差有益。

NO3.銀耳荸薺羹:銀耳20克, 荸薺100克, 白糖少量。

【制法】銀耳用溫水浸泡至軟, 除去硬蒂, 洗淨雜質, 加水置鍋中用武火煮沸, 改用文火煮爛。 荸薺去皮洗淨, 切成小塊倒入銀耳中稍煮, 加少量白糖即可。

【功用】清熱生津, 滋陰清肺。

NO4.冬瓜排骨湯:冬瓜300克, 豬排骨100克, 香油、蔥、薑、花椒、食鹽各適量。

【制法】冬瓜去皮, 洗淨, 切塊;豬排骨洗淨, 剁塊;蔥洗淨, 切段;生薑洗淨, 切片;花椒研細。 將豬排骨放人鍋中, 加清水適量煮沸後, 去浮沫, 下冬瓜及蔥、薑、椒等調味品。 煮至排骨、冬瓜熟後, 下食鹽, 再煮一二沸即成, 最後淋上香油。

【功用】清熱解毒, 利濕化滯, 降脂降壓, 通利小便。

NO5.扁豆薏米粥:扁豆50克, 薏米50克。

【製作方法】將扁豆、薏米洗淨, 放入涼水中文火煮粥, 待米粒軟爛即可。

【功用】健脾、清暑、利濕。

低碳消暑菜

NO1.蒜泥茄子:茄子500克, 大蒜1頭, 香油、鹽適量。

【制法】茄子洗淨削皮, 切塊, 入蒸鍋蒸約15分鐘, 放盤中晾涼待用。 大蒜剝皮, 剁茸, 加入香油、鹽拌勻, 倒在茄子上即可。

【功用】清熱解暑, 可預防痱子、瘡癤等皮膚病。

NO2.蒜泥拌黃瓜條:黃瓜500克, 大蒜1頭, 沙拉油、鹽、白醋、糖、麻油適量。

【制法】黃瓜洗淨, 切成長5~6釐米、寬1~1.5釐米的長條備用。 鍋內加少量油, 燒至七成熱時, 放入蒜泥, 適量鹽、糖、白醋, 翻炒幾下, 等調料溶化冷卻後, 倒在已經切好的黃瓜上, 滴上麻油拌勻即可。

【功用】清熱解毒, 生津解渴。

NO3.白糖拌番茄:番茄300克, 粗粒白砂糖適量。

【制法】番茄洗淨,切片,置盤中,粗粒白砂糖撒於番茄上即成。

【功用】番茄性甘、酸、微寒,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涼血平肝、清熱解毒之功效。

NO4.涼拌土豆絲:土豆500克,醋、鹽、香油、小蔥適量。

【制法】土豆切絲,入開水焯2分鐘,撈出晾涼,加白醋、鹽、香油拌勻,上層撒小蔥。

【功用】土豆性平,有和胃、調中、健脾、益氣之功效,能改善腸胃功能;還含有豐富的鉀元素,可彌補大量出汗後鉀的丟失。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制法】番茄洗淨,切片,置盤中,粗粒白砂糖撒於番茄上即成。

【功用】番茄性甘、酸、微寒,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涼血平肝、清熱解毒之功效。

NO4.涼拌土豆絲:土豆500克,醋、鹽、香油、小蔥適量。

【制法】土豆切絲,入開水焯2分鐘,撈出晾涼,加白醋、鹽、香油拌勻,上層撒小蔥。

【功用】土豆性平,有和胃、調中、健脾、益氣之功效,能改善腸胃功能;還含有豐富的鉀元素,可彌補大量出汗後鉀的丟失。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