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西安古村:“少陵原鮑陂村”與“西伯侯吐兒嶺”的故事!

豐鎬遺子/書文 ;話百里秦川, 講陝西故事, 請關注“睜眼看西安”

【少陵原就是個露天博物館】

西安市城南長安區有個少陵原, 又名杜陵原,

最早叫“鴻固原”, 傳說有幾隻大雁在積雪中被凍僵, 後自行飛走翱翔, 視為祥瑞而得名。 後漢宣帝的皇陵設在此處便得名杜陵原。 漢宣帝許皇后死後葬在杜陵南, 因陵墓較小, 又改成少陵原。

少陵原的名氣現在沒有風頭正勁的白鹿原大, 但是深厚的人文歷史確不可小視。 原上“九井十八寨”村村有歷史, “十三秦王陵”個個有看頭。 少陵原上最知名的古鎮就是“大兆鎮”。 大兆村起源于唐初, 清代雍正年間設“大兆鎮”, 清代商旅雲集, 極為繁盛, 民國二十七年長安縣政府曾搬到此地弘福寺辦公。 在今大兆街道辦有一個人文極為深厚的自然村“鮑陂村”。

【大兆鎮也是人文深厚之地】

鮑陂村是三益村下屬的自然村, 分大小鮑陂, 村子地形險峻, 三面環原, 村子居於窪地, 西面獨開。 晚清時期陝西巡撫劉蓉曾在鮑陂築壘抵抗從子午峪和大峪口出來的太平天國啟王梁成富和文王藍大順部, 被太平軍殺的狼狽逃串, 後又在灞橋十裡鋪被撚軍梁王梁王張宗禹大敗, 劉蓉因此被罷官歸鄉。

關於鮑陂村村名的來歷, “陂”字面意思就是“水中高地”的意思, 傳說此地原先是個大湖, 裡面有一隻成精的大鮑魚, 湖中有一塊高地, 得名“鮑陂”。 唐朝時期, 鮑魚精興風掀浪, 大將尉遲敬德手持雙鞭將鮑魚精打殺於湖中, 鄉民與湖中高地聚集成村, 村名“鮑陂”。 鮑魚成精, 也是第一回聽說, 所以鮑魚成精的傳說聽聽即可。 但是鮑陂村原先是個大湖到是真事, 《遊城南極》記載:唐朝曲江池的黃渠水, 當初就要過鮑陂大湖。

【封神榜劇照:伯邑考與姬發】

《封神榜》裡面說周文王有100個兒子, 實際歷史上可考證的兒子有19個, 長子伯邑考, 次子就是周武王姬發。 武王滅商建周, 大封諸侯。 分封了71國, 姬姓之國有53個, 占了其中的絕大部分。 而在姬姓之國中, 屬於周文王一系的就有26個, 其中周文王兒子封了16國;周武王兒子封了4國;周公後裔的封了6國, 封地大部分在京都”豐鎬“周邊。

關於“鮑陂”這個地名, 史書上多有記載。 但是關於“鮑陂”的由來, 則是一則傳說, 相傳西周初期, 天下初定, 周武王在古鴻固原上封其弟鮑伯為諸侯國為鮑國國君,

這裡是古鮑國所在地, 所以稱“鮑陂”。 但是查了好多資料, 依然沒有搞清楚, 周武王19個兄弟裡面哪個弟弟叫鮑伯?古鮑國封地是否在少陵原上?周武王什麼時候封弟弟鮑伯為鮑國國君?至今沒搞清楚, 實在是令人一頭霧水。

“鮑陂”真正見於史籍的是, 秦朝時稱“鮑裡”, 隋朝時改為“杜陵陂”, 明朝稱“鮑坡裡”, 清末稱“鮑陂鎮”, 民國撤鎮為村, 村子得名鮑陂村。 鮑陂村也常被寫成“鮑坡村”。 《咸甯長安兩縣續志》中記載, “咸寧縣設29倉, 南鄉設10倉, 其一為大兆倉, 在城東南三十裡, 全倉依少陵原。 有住戶1350戶, 有人口7589人, 編為十牌, 統領21村, 倉設在大兆村, 鮑坡村, 坡亦作陂, 俗稱鮑伯”

【西伯侯的吐兒嶺變成兔兒嶺】

周文王的長子是伯邑考,但是繼位的為何會是次子姬發呢?皆因伯邑考早亡。鮑陂村西有道土嶺,叫“兔兒嶺”,這道嶺和《關中匪事》裡面土匪劉十三的匪巢兔兒嶺沒有一毛錢關係。村西的“兔兒嶺”本地傳說和周文王長子伯邑考大有關聯。伯邑考是周文王姬昌的嫡長子,當時殷紂王將西伯侯姬昌抓到羑裡囚禁起來,伯邑考前去朝歌救父,被紂王所殺,做成肉餅給西伯侯吃。周文王為了回國復仇,強行吃下肉餅,被釋放回國當行到鮑陂時,大口嘔吐出幾個肉團,人們把文王吐兒肉的地方稱作吐兒嶺,後轉音為“兔兒嶺”。在電視劇《封神榜》中,直接演繹成西伯侯突出一隻大白兔來。西安揭秘:“古都長安”與“封神演義”的淵源!

【鮑陂村於家大院】

鮑陂村居南北要道,清末稱鮑陂鎮,商貿發達。村中于家,原為普通百姓,靠商貿起家,生意立足西安,輻射陝西,遠達川康,遂成富戶,與村中蓋於家大院,雖然沒有王曲郭家大院聲名在外,也是不可多見的精品關中民居,現在大院猶存。村中古廟眾多,關帝廟藥王廟香火依舊旺盛,可惜廟前的老石獅和碧水金晶獸老石雕前些年被盜,實在令人惋惜。但論歷史之久遠當屬村中的老學校,老學校原為大安寺,分南北二寺《咸寧縣誌》記載:此寺為晉代佛學大師鳩摩羅什譯經之處,大安寺門前的老石獅子為防止失竊埋在土裡,現在卻找不到了。

豐鎬遺子-張新武∕整理於2012年3月18日

《睜眼看西安》是“豐鎬遺子”創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體。刨根百里秦川,問底周秦漢唐,睜開眼睛,拿出手機,告訴你一個不為人知的老長安,未經授權,不要轉載!

【西伯侯的吐兒嶺變成兔兒嶺】

周文王的長子是伯邑考,但是繼位的為何會是次子姬發呢?皆因伯邑考早亡。鮑陂村西有道土嶺,叫“兔兒嶺”,這道嶺和《關中匪事》裡面土匪劉十三的匪巢兔兒嶺沒有一毛錢關係。村西的“兔兒嶺”本地傳說和周文王長子伯邑考大有關聯。伯邑考是周文王姬昌的嫡長子,當時殷紂王將西伯侯姬昌抓到羑裡囚禁起來,伯邑考前去朝歌救父,被紂王所殺,做成肉餅給西伯侯吃。周文王為了回國復仇,強行吃下肉餅,被釋放回國當行到鮑陂時,大口嘔吐出幾個肉團,人們把文王吐兒肉的地方稱作吐兒嶺,後轉音為“兔兒嶺”。在電視劇《封神榜》中,直接演繹成西伯侯突出一隻大白兔來。西安揭秘:“古都長安”與“封神演義”的淵源!

【鮑陂村於家大院】

鮑陂村居南北要道,清末稱鮑陂鎮,商貿發達。村中于家,原為普通百姓,靠商貿起家,生意立足西安,輻射陝西,遠達川康,遂成富戶,與村中蓋於家大院,雖然沒有王曲郭家大院聲名在外,也是不可多見的精品關中民居,現在大院猶存。村中古廟眾多,關帝廟藥王廟香火依舊旺盛,可惜廟前的老石獅和碧水金晶獸老石雕前些年被盜,實在令人惋惜。但論歷史之久遠當屬村中的老學校,老學校原為大安寺,分南北二寺《咸寧縣誌》記載:此寺為晉代佛學大師鳩摩羅什譯經之處,大安寺門前的老石獅子為防止失竊埋在土裡,現在卻找不到了。

豐鎬遺子-張新武∕整理於2012年3月18日

《睜眼看西安》是“豐鎬遺子”創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體。刨根百里秦川,問底周秦漢唐,睜開眼睛,拿出手機,告訴你一個不為人知的老長安,未經授權,不要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