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章太炎是同盟會元老你知道嗎?不過,他從頭到尾都在和孫中山作對

關於歷史上的同盟會, 大家的印象應該是不錯的, 國父孫中山在東京成立, 之後領導了好多次反清起義, 最後武昌一役引發辛亥革命, 最終逼得清帝退位, 之後以同盟會為基礎組建了國民黨, 與有當皇帝野心的袁世凱鬥爭不止。 可歷史真的如此嗎?歷史上的同盟會真的這麼美好嗎?一個創業團隊, 可能這樣沒有瑕疵嗎?確實, 我們看到的只是美好的一面, 殘酷無奈的一面都被有意無意忽略掉了。 歷史深處【軍人時代】這一期和大家一起看一下同盟會的派系, 以及因為派系而引發的爭鬥。

圖1、同盟會的組成

同盟會是1905年在東京成立的。 不只是在東京, 還在一個名叫內田良平日本人的家裡, 而這個日本人背後又有日本政府的影子。 同盟會成立之時, 與日本政府有多大關係, 不是我們討論的重點。 我們再看同盟會的組成, 主要由之前成立的三個團體組成,

分別是孫中山為首的興中會、黃興為首的華興會, 以及章太炎等為首的光復會, 以及其他一些活躍在日本的青年團體。

圖2、內田良平

之前我們在介紹同盟會的時候, 重點介紹了興中會和華興會, 這兩個團體的老大孫中山和黃興是之後辛亥革命前後主要的領導人,

介紹光復會不多, 這裡稍微補充一下。 光復會于1903年在東京成立, 成員多來自江浙地區, 知名的包括章太炎、蔡元培、陶成章、徐錫麟、秋瑾等。 女革命家秋瑾大家很熟悉, 刺殺安徽巡撫恩銘的徐錫麟一樣在當時很知名。 看一下他們的入會誓詞“光復漢族, 還我山河, 以身許國, 功成身退”, 就知道他們這群人是多麼的身體力行, 暗殺、暴動發動了很多。

圖3、徐錫麟

由於是三個團體, 因為抱團才走到了一起, 融合起來自然不容易, 就像幾個創業團隊合夥, 中間少不了要打架的。 雖然孫中山因為知名度高, 被選為總理, 可是一旦到具體事情上, 牽扯到理念、觀點、利益時, 就少不了衝突。

第一次比較激烈的衝突發生在1907年初, 當時同盟會成了僅僅一年多, 同盟會的第一、第二號人物孫中山、黃興就因國旗圖式問題發生爭執。 孫中山主張用興中會的青天白日旗, 而黃興則認為青天白日旗與日本旗相近, 應摒棄。 結果二人產生了劇烈的爭執, 一度黃興情緒激動, 發誓要推出同盟會。

最終孫中山、黃興之間倒是和解了, 黃興的小弟宋教仁因此對孫中山有了不好的印象, 並因此辭去了同盟會庶務幹事一職。

圖4、青天白日旗

接下來的衝突則是因為孫中山接受的日本政府贈款而引發。 同盟會在國內搞了萍、瀏、醒起義後, 清政府與日本政府交涉要求引渡孫中山。日本政府肯定不會聽清政府的,於是就通過和孫中山關係一直不錯的內田良平勸說孫中山迅速離日,並出一部分費用作為孫中山離開日本的費用。之後孫中山帶著這筆費用離開日本,日本則通報清政府已驅逐孫中山出境。對於孫中山接受日本政府費用,章太炎、張繼、劉師培等與孫中山產生了隔閡。張繼等認為孫中山“受賄”、“被收買”,而章太炎對孫中山使用這些費用的用途有異議,更是有一些撕壞孫中山照片等過激行為。之後便發生了章太炎、張繼、劉師培、陶成章等一致要求罷免孫中山同盟會總理職務的事情。

圖5、張繼

再加上之後黃岡七女湖起義失敗、委託日本人購買的槍械落後等事,罷免孫中山的聲浪愈演愈烈,在同盟會東京總部基本上對罷免孫中山都達成了一致意見,最後只是因為黃興拒絕出任同盟會總理才作罷。

雖然罷免孫中山總理的事情不了了之,可是事件對雙方的影響都沒有消除。孫中山這邊將重心挪到了南洋,創辦《中興日報》,整頓南洋各地同盟會醞釀成立中華革命黨。而東京同盟會總部則散沙一片,章太炎、陶行知、張繼、劉師培等人之間也是矛盾重重,甚至核心刊物《民報》的經費都成問題。維持《民報》出版, 陶成章準備親往南洋招股,孫中山等人勸阻,可是陶成章依然在1908年9月南行。

一直的芥蒂,加上之前的矛盾,到了南洋之後的陶成章和孫中山到最後也沒鬧到一塊去。最後發展到了陶成章在南洋開始建立光復會組織。這樣同盟會在南洋就有了兩套並行的組織,一個是同盟會南洋支部, 一個是自稱附屬於同盟會總部的光復會。

圖6、陶成章

再之後陶成章和孫中山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深,陶成章等聯合李燮和、柳聘農、陳方度等起草了一份《孫文罪狀》,歷數孫中山的各大“罪狀”,並主張開除孫文總理之名。孫中山雖然一條條辯駁,黃興也從中調停,陶成章依然決定自行發表。之後,加上章太炎、張繼等的聲援,就有了第二次倒孫風潮。好在黃興等全力支持孫中山,孫中山的總理之位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威脅。可是也更堅定了孫中山成立中華革命黨的打算。

在開除孫中山的要求被拒之後,陶成章便著手于光復會的獨立與重建。1910年2月,光復會總部成立于日本東京, 章太炎任會長,陶成章任副會長。同時在南洋成立總部,代行東京本部職權, 以李燮和、沈鈞業、魏蘭為執行員。光復會以原光復會的成員為主, 同時加入了一些對孫中山不滿的同盟會成員。光復會重新獨立之後,一直以同盟會反對派的身份存在。雖然在武昌起義之前,雙方有過短暫的和解,但最終還是沒能再次走到一塊。

回到辛亥革命裡,出現在革命隊伍裡的“同盟會”,最少有兩派,一個是黃興、宋教仁、陳其美等的同盟會,而另一邊則是陶成章為首的光復會。歷史深處之【軍人時代】這一期就到這裡,下一期我們再看一下辛亥革命中革命黨之間仇殺的陶成章案到底是怎麼回事。

lishi_shengchu!

清政府與日本政府交涉要求引渡孫中山。日本政府肯定不會聽清政府的,於是就通過和孫中山關係一直不錯的內田良平勸說孫中山迅速離日,並出一部分費用作為孫中山離開日本的費用。之後孫中山帶著這筆費用離開日本,日本則通報清政府已驅逐孫中山出境。對於孫中山接受日本政府費用,章太炎、張繼、劉師培等與孫中山產生了隔閡。張繼等認為孫中山“受賄”、“被收買”,而章太炎對孫中山使用這些費用的用途有異議,更是有一些撕壞孫中山照片等過激行為。之後便發生了章太炎、張繼、劉師培、陶成章等一致要求罷免孫中山同盟會總理職務的事情。

圖5、張繼

再加上之後黃岡七女湖起義失敗、委託日本人購買的槍械落後等事,罷免孫中山的聲浪愈演愈烈,在同盟會東京總部基本上對罷免孫中山都達成了一致意見,最後只是因為黃興拒絕出任同盟會總理才作罷。

雖然罷免孫中山總理的事情不了了之,可是事件對雙方的影響都沒有消除。孫中山這邊將重心挪到了南洋,創辦《中興日報》,整頓南洋各地同盟會醞釀成立中華革命黨。而東京同盟會總部則散沙一片,章太炎、陶行知、張繼、劉師培等人之間也是矛盾重重,甚至核心刊物《民報》的經費都成問題。維持《民報》出版, 陶成章準備親往南洋招股,孫中山等人勸阻,可是陶成章依然在1908年9月南行。

一直的芥蒂,加上之前的矛盾,到了南洋之後的陶成章和孫中山到最後也沒鬧到一塊去。最後發展到了陶成章在南洋開始建立光復會組織。這樣同盟會在南洋就有了兩套並行的組織,一個是同盟會南洋支部, 一個是自稱附屬於同盟會總部的光復會。

圖6、陶成章

再之後陶成章和孫中山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深,陶成章等聯合李燮和、柳聘農、陳方度等起草了一份《孫文罪狀》,歷數孫中山的各大“罪狀”,並主張開除孫文總理之名。孫中山雖然一條條辯駁,黃興也從中調停,陶成章依然決定自行發表。之後,加上章太炎、張繼等的聲援,就有了第二次倒孫風潮。好在黃興等全力支持孫中山,孫中山的總理之位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威脅。可是也更堅定了孫中山成立中華革命黨的打算。

在開除孫中山的要求被拒之後,陶成章便著手于光復會的獨立與重建。1910年2月,光復會總部成立于日本東京, 章太炎任會長,陶成章任副會長。同時在南洋成立總部,代行東京本部職權, 以李燮和、沈鈞業、魏蘭為執行員。光復會以原光復會的成員為主, 同時加入了一些對孫中山不滿的同盟會成員。光復會重新獨立之後,一直以同盟會反對派的身份存在。雖然在武昌起義之前,雙方有過短暫的和解,但最終還是沒能再次走到一塊。

回到辛亥革命裡,出現在革命隊伍裡的“同盟會”,最少有兩派,一個是黃興、宋教仁、陳其美等的同盟會,而另一邊則是陶成章為首的光復會。歷史深處之【軍人時代】這一期就到這裡,下一期我們再看一下辛亥革命中革命黨之間仇殺的陶成章案到底是怎麼回事。

lishi_shengchu!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