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想要適應火星生存?人類或需對身體進行基因改造

想要適應火星生存?人類或需對身體進行基因改造。 據ScienceAlert報導, 當提及太空旅行時, 人類從不缺少熱情, 特別是前往火星。 SpaceX首席執行官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已經表態, 計畫在2025年將人類送上火星。 美國國會也對美國宇航局下達指示, 要求在2033年實現登陸火星目標。 從技術角度來看, 太空旅行或許在10年或20年內變得可行, 可是人類真的在心理和生理上做好拋棄地球、開始殖民火星的準備了嗎?

波蘭資訊技術與管理大學認知科學家康拉德·斯佐西克(Konrad Szocik)認為, 人類還未做好準備。 他認為, 即使在地球上進行為期長達1年的火星模擬或在國際空間站上長期停留, 依然不能成為人類宇航員做好登陸火星挑戰準備的證據。 斯佐西克說:“我們沒有同樣相同的物理和環境條件以重建火星環境, 比如火星微重力或輻射等特徵。 因此, 我們也無法預測火星對人類會造成什麼樣的物理和生物影響。

在最近的論文中, 斯佐西克與同事們討論了人類殖民火星時可能遇到的政治、文化以及個人挑戰。 簡而言之, 他們認為人類無法改造火星, 但是可以通過改造人類身體適應火星環境。 斯佐西克表示:“在我看來, 人類身體和思維可以習慣火星陸地環境中的生活。 在前往火星旅程中, 存在某些特定的身心挑戰。 但對於人類來說, 在火星上生存可能依然十分艱難。 ”

美國宇航局的宇航員斯科特·凱利(Scott Kelly)和俄羅斯宇航員米哈伊爾·科爾尼延科(Mikhail Kornienko)曾在國際空間站上駐留長達1年時間, 儘管他們在太空中停留如此之久, 但似乎並未帶來明顯的身心影響或痛苦。 但是與前往火星相比, 在空間站上駐留遇到的困難要少得多。

前往火星的旅程更長, 而且不知道何時甚至是否能夠重返地球。

斯佐西克等人稱:“這些首批宇航員將會被告知, 經過近1年的太空旅行, 他們需要在火星上至少生存數年, 甚至終生無法回到地球。 事實上, 從技術角度看, 他們返回地球幾乎是不可能的。 或許, 這些宇航員將會知道:他們的任務屬於‘單程票’。 ”

[!--empirenews.page--]

研究人員承認, 誘導宇航員進入類似昏迷狀態可能有助於説明他們度過漫長的旅途, 可是當他們到達火星時, 他們需要面臨全新的環境, 需要不間斷的人工生命支援, 直到遙遠的未來, “地球化”技術讓火星乾燥寒冷的環境適合人類居住。 研究人員認為, 對於生活在火星上的人類來說, 最好的方式就是對身體進行某種基因改造,

以便增強我們在從未登陸過的星球上生存的機會。

研究人員說:“我們認為人類無法通過進化適應火星上的宇宙環境, 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在執行太空任務前, 對宇航員進行人工基因改造, 以加速他們的生物進化過程。 ”儘管研究人員沒有提供人工改造的細節, 但斯佐西克稱, 遺傳改造或手術改造等永久性解決方案可能幫助人類在火星上生存下來。

美國宇航局有關人類研究的前首席科學家馬克·舍爾哈默(Mark J. Shelhamer)認為, 儘管這些想法都非常有趣, 可以幫助探討人類如何適應火星環境, 但是涉及到遺傳方面, 你可能會遇到其他潛在雷區。 舍爾哈默說:“有人已經建議, 選擇那些基因易感性的宇航員執行火星任務,

比如對輻射有抗性的人。 當然, 這種想法存在許多問題。 比如, 基於基因資訊做出就業決策本身就屬於違法行為。 此外, 這樣的操作通常會產生出人意料的後果, 依據我們的想像做出選擇時, 誰知道事情會不會變得更糟。 ”

這些觀點聽起來都很有道理, 特別是斯佐西克等人甚至建議, 克隆人類或其他類似方法可能最終得到應用, 以作為維持殖民人口的必要方式。 因為由於前往火星殖民的人太少, 他們之間存在無法孕育出後代的危險。

顯然, 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儘管有些研究人員的想法有點兒不靠譜, 但如果我們想要前往距離地球5600萬公里的行星上生活, 的確應該跳出固有思維的限制。 舍爾哈默相信, 正確的訓練可以幫助宇航員們應對火星之旅中遇到的挑戰。如果當前的估計是正確的,可能無需等待太長時間,我們就能驗證這些理論是否正確。

舍爾哈默說:“我認為可以為宇航員提供包括身心支持方面的各種工具。當他們面對未知環境時,無論是個人還是群體,都不會顯得茫然無措。什麼樣的人能夠在極端環境中生存下來?什麼樣的任務結構能夠説明人們生存?這些問題都需要系統性的研究。”

正確的訓練可以幫助宇航員們應對火星之旅中遇到的挑戰。如果當前的估計是正確的,可能無需等待太長時間,我們就能驗證這些理論是否正確。

舍爾哈默說:“我認為可以為宇航員提供包括身心支持方面的各種工具。當他們面對未知環境時,無論是個人還是群體,都不會顯得茫然無措。什麼樣的人能夠在極端環境中生存下來?什麼樣的任務結構能夠説明人們生存?這些問題都需要系統性的研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