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易到司機遭遇“高明”合同,背後心思讓人不寒而慄

——本文約1150字, 閱讀需2分鐘

據北京時間“財鏡”報導, 在易到推出的自營車業務中, 司機通過一家名叫海易出行的公司, 以租代買形式購入車輛。

但由於易到提現困難等風波, 部分司機無法按時交納租金, 車輛被收回, 剩下部分車輛也由於海易公司拒絕協助年審等問題成為黑戶, 無法接單運營。 事件涉及多家租賃公司數百名司機。

據報導, 2015年2月海易聯合易到推出了“易人易車”的創業計畫, 在全國招募司機。 “易人易車”計畫給予了加盟司機很大的優惠, 三萬積分永不清零, 扣點18%, 優先聽單, 低首付。 吸引了大批司機加入, 但易到提現困難後矛盾開始凸顯。

說起具體法律關係有些複雜, 但本想靠入駐易到掙錢的司機現在反而賠錢, 這是基本事實, 而賠錢的直接原因則是易到提現困難。

北京時間“銳評”一直認為, 所謂“提現困難”這句話大概是易到某些人想出來的修飾之辭, 說白了就是沒錢, 有錢不就不困難了麼?這麼說聽上去好聽, 其實有些虛。

但如果比起“易人易車”的口號, 可能這又不算什麼了。

但是從現在看, 這個“易人易車”的結果是, 很多司機非但創業不成, 還搭上自己的車輛首付和手續費, 關鍵是那車也壓根兒談不上低成本。

這怎麼看也不像是幫司機創業的樣子, 倒是有點像幫司機失業的樣子。

有趣的是, 這個“易人易車”的計畫按理說是分攤了一部分易到運營的風險, 但是到了合同裡, 基本上看不到關於易到的內容。 律師也認為這份合同導致司機們維權很困難。

從這份訂的滴水不漏的合同看來, 顯然一開始海易就是“有心算無心”, 易到掙錢了他們算是賣車掙筆小錢, 易到賠錢了公司收車保住成本。 這一手不得不說玩的漂亮!

如果說經營困難是始料未及的還算情有可原, 那麼這樣滴水不漏的合同, 則顯然是已經把可能出現的情況都考慮到了, 這份用心大家相信也都收到了。

但如此規避風險, 技術上固然很高明,

道德上卻讓人疑惑。 究竟當初是真心幫司機還是存心坑司機?這恐怕只有合同製作者自己能說清楚。

不過至少給銳評君而感受是, 這樣的高明搭配上當初“幫司機創業”的嘴臉, 不知道背後的心思究竟是什麼, 實在讓人不寒而慄、細思極恐。

當然, 易到和海易都有各種法律上的理由, 可以解釋自己的行為, 也能規避各種風險, 但是吃了啞巴虧的司機不會善罷甘休, 必然要討個說法。 至於最後說法什麼樣, 自然有法院說話。

不過即便是這回能夠堵住司機們的罪, 但這家公司如今這個樣子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只不過大家都在等一個結果而已了。

文/北京時間評論員 梁千里

此文系北京時間原創稿件

轉載需注明出處並保留署名

投稿郵箱:pinglun@btime.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