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姜太公先祖伯夷與南陽古呂國

呂姓得姓始祖伯夷, 為堯舜禹形成中天之世立下了巨大功勳, 但由於歷史記載較為零散, 現在人們難以全面認識和瞭解其人和功績。

我們經查閱史籍, 科學甄別, 查明了伯夷世系、功勳和因功受封于呂的詳實史實;理清了伯夷封地呂, 夏朝後代承襲, 商朝改稱呂方, 周朝改稱呂國, 呂姓主脈世享其國的歷史軌跡;提出了今南陽市臥龍區王村鄉董營就是呂國封地遺址的確鑿依據。

一、伯夷是姜太公先祖

姜尚, 名望, 呂氏, 字子牙, 或單呼牙, 也稱呂尚, 姜太公, 太公望, 生於西元前1156年, 薨於西元前1017年,壽至139歲, 其先祖是四岳伯夷。 《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太公望呂尚者, 東海上人。 其先祖嘗為四岳, ----尚其後苗裔也。 本姓薑氏, 從其封姓, 故曰呂尚。 ”清·陳夢雷著《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勳爵部之2》記載“按通鑒前編外紀雲, 伯夷, ---其後呂尚, 佐周有功, 周封于齊。 ”[東漢]王符(約85—162)撰《潛夫論》記載,

伯夷“裔生尚, 為文王師, 克殷而封之齊, 或封許、向, 或封于紀, 或封于申”。 《路史·後紀四》記載了伯夷後人享有封地延續至周朝, 並改稱甫的歷史:“呂侯為穆王司寇, 訓夏贖刑, 後曰甫, 春秋初入于楚, 有呂氏、旅氏、呂相氏、甫氏、共氏、龔氏、藥羅氏。 商周之際, 有呂渭, 字子牙”。

二、伯夷其人

(一)伯夷為堯舜時期人。

伯夷, 也稱四嶽, 或尊稱大嶽, 也叫噎鳴, 或噓, 為堯、舜重臣。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而禹、皋陶、契、後稷、伯夷、夔、龍、倕、益、彭祖自堯時而皆舉用, 未有分職。 ”《史記·夏本紀》記載:“帝舜朝, 禹、伯夷、皋陶相與語帝前。 ”

(二)伯夷為炎帝十四世孫。

由於上古時期, 沒有文字記載, 其世系為後世追記史料, 記載伯夷世系的主要代表性資料有:

如, 《路史》卷十三,

後紀四, 神通紀, 炎帝紀下, 記載:神農--柱---帝臨--帝承----帝魁----帝明----帝直----帝厘----帝居----節莖----克----器----祝融-----勾龍(與術囂同輩, 均為祝融之子)---垂----噎鳴。

再如, 據南宋淳熙十四年(西元1187年), 新安朱熹為呂延年之請, 書於大槐鄉肥泉裡之恩榮堂的《呂氏源流圖譜序》記載:炎帝------臨魁------帝承-----帝明------帝直------帝來-----帝裡(也稱帝居)------節莖-----戲------器-----祝融------勾龍----垂-----伯夷(也稱噎鳴)。 祝融之後四代, 祝融----勾龍---垂-----伯夷。 祝融之前有節莖---戲----器。

又如, 現代學者研究觀點也不同, 其中中華民族史專家何光岳發表的《炎帝八世考》認為:“炎帝----帝臨---帝承-----帝魁---帝明----帝直---帝釐---帝居---節莖-----戲----器---祝融----勾龍(後土)----垂---噎鳴(伯夷)”。 祝融至伯夷有祝融--勾龍----垂----伯夷四代, 祝融之前有節莖、戲、器三代。

《古今圖書集成》引文記載:“按通鑒前編外紀雲,

戲生器, 器生祝融, 為黃帝司徒, 祝融生術囂, 術囂生勾龍, 為顓頊後土, 能平九州, 辯土地之宜, 以教兆民, 後世祀之, 以配社。 勾龍生垂, 垂為堯共工, 實生伯夷”

可見, 對於伯夷世系的記載存在差異。 由於上古時代, 一人有幾個名字, 或稱官職, 或稱姓氏, 或交叉使用等情況, 對於前人依據口傳追記的具體含義, 今人在缺乏實物考證和準確注明情況下難以辨別。 如“共工”, 在《史記·五帝本紀》“請流共工於幽陵”中指人。 在《路史·後紀四·禪通紀·炎帝紀下》“垂臣高辛, 為堯共工”中指人。 在《史記·五帝本紀》:“以垂為共工。 ”又指官職。 在《史記》:“垂主工師, 百工致功”, 又以“工師”稱為官職。 再如《晉書》記載:“帝高陽之子重黎為夏官祝融”,

即祝融是夏官的官名, 而《通鑒前編外紀》有記載“器生祝融”, 此處是把祝融稱作人名。 因此, 我們對歷史人物名稱記載的針對性難以辨別。 我們在缺乏考古證明的條件下, 僅靠記載難以辨別, 我們只能通過甄別, 粗略理順伯夷的世系, 。

第一, 眾多史籍記載炎帝傳帝位八代。 《三皇本紀》記載:“神農納奔水氏之女曰聽詙為妃, 生帝魁, 魁生帝承, 承生帝明, 明生帝直, 直生帝[釐], [釐]生帝哀, 哀生帝克, 克生帝榆罔。 凡八代、五百三十年, 而軒轅氏興焉。 ”譙周著《三國·蜀漢》記載:“炎帝之後, 凡八代五百餘年, 軒轅氏代之。 ”[晉]皇甫謐撰《帝王世紀》“神農納奔水氏之女曰聽設為妃, 生帝魁, 魁生帝承, 承生帝明, 明生帝直, 直生帝釐, 釐生帝哀, 哀生帝克, 克生帝榆罔。 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軒轅氏興焉。”《春秋緯命曆序》記載:“炎帝傳八世,五百二十歲,或雲三百八十年。”也有書籍記載炎帝傳位元十二代。我們認定炎帝傳位八代。帝魁---帝承--帝明--帝直---帝[釐]---帝哀----帝克----帝榆罔。

第二,節莖也稱炎帝,戲亦稱炎帝,器也稱炎帝,但均未列入炎帝八世之列。如《路史·後紀四·禪通紀·炎帝紀下》:“炎帝居生節莖。炎帝節莖生克及戲。炎居生節莖,節莖生戲,炎帝戲生器及小帝。自慶甲以來疑年。”但在帝位之後的有,如《通鑒外編》記載:戲-----器---祝融。如朱熹認為;炎帝傳八世,則有戲-----器---祝融。如《路史》記載帝居之後有:節莖---戲----器---祝融。因此,我們以可以相互認定的採信,即,從戲開始,戲----器---祝融。

第三,術囂和勾龍為同輩。《山海經》記載清楚,共工生術器和勾龍。《路史》記載勾龍和術囂是同輩。僅《通鑒外編》記載了術囂生勾龍。因此,我們認同《路史》、朱熹的記載。

第四,伯夷是句龍的孫子,共工的旁系孫子。《國語·周語下》:“共之從孫四岳佐之。”韋昭注:“共,共工。從孫,昆季之孫也。”昆季,詞典解釋為兄弟,長為昆,幼為季。《春秋左傳正義》[疏]賈逵雲:“共,共工也。從孫,同姓末嗣之孫。四岳,官名,大嶽也,主四嶽之祭焉。” 因此,伯夷祖父的兄弟為共工,這並不必然否定伯夷是句龍的孫子的記載。

第五,垂是伯夷的父親。在帝堯時垂擔任共工,伯夷擔任秩宗,同朝為臣,但從垂又曾經擔任過高辛帝的朝臣看,垂與伯夷為父子關係應該是準確的。因此,採信《通鑒前編外紀》《路史》以及朱熹的記載。

這樣,伯夷的世系為:炎帝---帝魁---帝承--帝明--帝直---帝[釐]---帝哀----帝克----帝榆罔----戲---器---祝融---勾龍----垂---伯夷。即伯夷為炎帝第十四孫。

(三)伯夷重要事蹟

1.堯帝時期,伯夷為帝堯親信得力重臣。

(1)輔助禹治理洪水。帝堯時,伯夷能禮於神,主四嶽之祭,擔任一方諸侯之長,稱為方伯,封地在呂。

帝堯時,堯封禹為司空,負責治水,同時,伯夷是方伯,主四嶽之祀,擔任四嶽官職,也稱四嶽,或尊稱大嶽,輔助大禹治水。《史記》引文,皇甫謐曰:“堯以甲申歲生,甲辰即帝位,甲午徵舜,甲寅舜代行天子事,辛巳崩,年百一十八,在位九十八年。”按竹書紀年,帝堯六十一年命崇伯鯀治河,六十九年黜崇伯鯀。西晉皇甫謐撰《帝王世紀》曰:“禹,----堯命以為司空,繼鯀治水。”“《周語》又稱堯命禹治水,‘共之從孫四岳佐之’。賈逵雲:‘共,共工也。從孫,同姓末嗣之孫。四岳,官名,大嶽也。主四嶽之祭焉。薑,炎帝之姓,其後變易,至於四嶽,帝複賜之祖姓,以紹炎帝之後。’‘以此知大嶽’是神農之後,堯四嶽也。以其主嶽之祀,尊之,故稱大嶽。”《春秋左傳正義》“夫許,大嶽之胤也,大岳,神農之後,堯四嶽也。胤,繼也。大嶽胤,泰。”《春秋左傳正義》“正義曰:《周語》:‘四岳,堯時方伯,姜姓也。’裴駰集解引鄭司農曰:‘長諸侯為方伯。’”方伯,古代諸侯中的領袖之稱,為一方之長,後世仍有沿用。如《禮記·王制》:“天子百里之內以共官,千里之內以為禦,千里之外設方伯。” 《史記·周本紀》:“周室衰微,諸侯強並弱, 齊 、楚 、秦 、晉始大,政由方伯。”

帝堯封四岳伯夷于呂。清·陳夢雷著,《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勳爵部匯考一》記載:“上古,陶唐氏,帝堯封四岳于呂,陶於皋,益于梁,鯀為崇,伯禹繼鯀治水封于有夏。”該文的注釋是引用徐廣的注釋:“徐廣曰,呂在南陽宛縣西。”清·陳夢雷著《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勳爵部之2勳爵部匯考十》:“伯夷次禹,能禮於神,爰(於是)封之呂。”

(2)佐禹洪水平甚有功,受帝堯嘉獎。按清·陳夢雷著《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勳爵部之2勳爵部匯考十》:“呂,帝堯封四岳于有呂。按國語,周太子晉曰,伯禹念前人之非,度厘改制,量象物天地比類百則,儀之於民,而度之於群生,共工之從孫四岳(這裡指伯夷,四嶽指官職)佐之,高高下下,疏川導滯,鍾水豐物,封崇九山,決汨九川,陂障九澤,豐殖九藪,汨越九原,宅居九隩,合通四海,故天無伏陰,地無散陽,水無沉氣,火無災燀,神無間行,民無淫心,時無逆數,物無害生,帥象禹之功,度之於軌儀,莫非嘉績,克厭帝心,皇天嘉之,胙以天下,賜姓曰姒,氏曰有夏,謂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胙四岳國,命為侯伯,賜姓曰薑,氏曰有呂,謂其能為禹股肱心膂以養物豐民人也。” “胙”有的史書記載為 “祚” , 《周語》“韋昭注,胙,祿也,此雲胙之土者,謂祿之以土田爾,杜每訓胙為報,非也”《國語·齊語》韋昭注雲:‘胙,賜也。”《韻會》雲:‘建置社稷曰胙。’依杜《注》意,此謂天子封諸侯,既因其所有以賜之姓,又封以土地而命之氏。如周封舜後於陳,賜姓曰媯,命氏曰陳。” “心呂” 有的記載為或“心膂” ,《急就篇》卷一“偏呂張”, 唐·顏師古注:“昔者太岳為禹心呂之臣,故封呂侯 ,以譬身有脊呂骨也”。“心呂之臣” 比喻像心臟與脊骨一樣重要的大臣,或親信得力重臣。伯夷佐禹治水,洪水平,由一方諸侯之長晉升為諸侯之長。《春秋左傳正義》 -- 卷三十二 襄十三年,盡十五年,“[疏]《周語》雲‘胙四岳國為侯伯’,謂為諸侯之長。下注雲‘四岳,堯時方伯’,據彼文而知之”。可見,伯夷助禹平水土甚有功,不僅成為諸侯之長,在朝臣中位列第二,且得後世高度讚揚。《史記·夏本紀》“帝舜朝,禹、伯夷、皋陶相與語帝前。”《太子晉諫靈王壅谷水》“若啟先王之遺訓,省其典圖刑法而觀其廢興者,皆可知也,其興者,必有夏、呂之功焉;其廢者,必有共、鮌之敗焉。” .

(3)伯夷薦賢舉能。薦禹治洪水,薦舜繼承帝位。《史記·夏本紀》“堯崩,帝舜問四嶽曰:‘有能成美堯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為司空,可成美堯之功。’舜曰:‘嗟,然!’命禹:‘女平水土,維是勉之。’禹拜稽首”。《史記·五帝本紀》堯曰:‘嗟!四嶽: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踐朕位?’岳應曰:‘鄙德忝帝位。’堯曰:‘悉舉貴戚及疏遠隱匿者。’眾皆言於堯曰:‘有矜在民間,曰虞舜。’堯曰:‘然,朕聞之。其何如?’嶽曰:‘盲者子。父頑,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堯曰:‘吾其試哉’”。

2.舜帝時,為舜親信得力重臣,掌四嶽,命為秩宗,典三禮,掌握了一年中有十二個月的日月對應運行變化規律

(1)重申封呂。清·陳夢雷著《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勳爵部匯考(一)》:“按路史,‘帝舜有虞氏,申錫(厚賜。《詩·商頌·烈祖》:‘申錫無疆,及爾斯所。’毛傳:‘申,重。’鄭玄箋:‘天又重賜之以無竟界之期。’高亨注:‘錫,賜。’)群後,封棄百里之駘,賜姓妘氏,封契七十裡之商,賜姓子氏,遷伯禹夏,賜姓姒氏,皆益命以為公,皋陶能刑,于封之皋,而益滌鴻奏庶鮮食,于封之梁,伯夷次禹能禮於神,爰封之呂”。

(2)帝舜時為四岳,親信得力重臣。清·陳夢雷著《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勳爵部之2勳爵部匯考十》記載:“按外紀,---垂生伯夷,封于呂,為舜四嶽” 。“按通鑒前編外紀雲,---垂為堯共工,實生伯夷,封于呂,為舜四嶽”。“按路史,垂生噎鳴,是為伯夷,為虞心呂,且功于水封呂”。

(3)典三禮,為秩宗。《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舜曰:‘嗟!四嶽,有能典朕三禮?’皆曰伯夷可。舜曰:‘嗟!伯夷,以汝為秩宗,夙夜維敬,直哉維靜絜’”。帝舜登基執政,重新封伯夷于呂,封伯夷為秩宗,典(主持)三禮(主持祭祀天神、地祗、人鬼的三禮)。秩宗,秩,序;宗,尊也,主郊廟之官。或主次秩尊卑,掌管宗廟和到郊外祭天。其政績突出,《史記·五帝本紀》記載:“伯夷主禮,上下鹹讓。”這是最早的關於禮和社會秩序的歷史記載,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伯夷制定了系統化規範化的人際交往禮儀,是規範社會秩序的鼻祖。

(4)發現並掌握了一年十二個月的日月相應變化規律。《尚書·堯典》載:“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表明帝堯時期古人已經確定回歸年長366日,即從冬至到下一個冬至的時間稱為一歲。月相從滿月到下一個滿月,一歲有12個月。《國語·周語下》記載:“噎鳴生歲十有二”。《路史·後紀四》記載:“伯夷,為虞心呂,且功于水,封呂,生歲十二”。“生歲十二”,說明伯夷發現並掌握了一年有12個月的日月相應變化運行規律,也表明他是一位精通天文曆法的人物。

三、伯夷封地呂的演變歷史與南陽呂國遺址

(一)伯夷後人承襲呂地,夏商周世享其國。

伯夷薨後,伯夷的長子繼承了呂地。《國語·周語下》記載:“泰岳襲呂,餘列申、許,堯代有許孫。”伯夷的後代承襲封地呂,其他後人封在申、許兩國。而封于許國的這一支,堯代還出了一位著名的賢人叫做許由(繇)。這又進一步明確了伯夷在堯帝時受封呂,泰岳又承襲呂地,其餘後人受封申、許。《路史·後紀四》引文加以注釋:“泰岳襲呂(泰岳蓋長,伯夷之子。世謂即伯夷始,謬於伏氏,按朝鮮記雲,伯夷生四嶽,則泰岳為伯夷之子明矣,故子晉雲共工從孫四岳佐之。書諮四嶽鹹曰,言鹹非一人也,見書大傳,伯夷之子為西嶽或襲之,而太史公不應以四嶽為一人,韋昭以四岳為伯夷也)。”

夏商時期,稱呂,後為呂方。《史記·齊太公世家》:“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姓薑氏。夏商之時,申、呂或封枝庶子孫,或為庶人”。記載了伯夷後人在封地呂延續至夏商時期的歷史。出土商朝時期的竹簡(清華簡)上記載有呂方。呂方,即伯夷受封的呂。商朝時,諸侯的封地,亦即本族人的聚居地稱“方”。

周穆王呂方改稱呂國,周宣王時改稱甫國,後又改稱呂國。周穆王時封呂國。《國語》記載:“史伯曰,當成周者,南有荊蠻、申呂······” 《竹書紀年》周紀記載:“夷王,二年,蜀人、呂人來獻瓊玉,賓於河,用介珪。”瓊玉,指美玉,喻酬答的厚禮。介珪通假介圭,介圭,玉器,天子圭一尺二寸,諸侯圭九寸以下。按周禮,王冊封諸侯賜予介圭作為鎮國寶器,諸侯入覲時須手執介圭作覲禮之贄信。這是覲禮禮儀之一,說明周朝夷王二年,仍有呂侯及呂國。鄭語雲:“申呂方強。”說明在周幽王九年,申呂國勢尚盛。《古今圖書集成》

記載:“-----呂侯為穆王司冦。訓夏贖刑,後曰甫。春秋初入于楚。(或雲入蔡,按新蔡呂本並于楚王,取申呂以為賞田是也。國語齊許申呂皆由泰姜,宣王時呂始曰甫,不與我戍,甫是也)” 。《古今圖書集成》進一步記載了周宣王時呂地名稱曰甫,以及春秋初並于楚國的演變歷史。[宋]蘇轍撰《古史》也記載了周朝時呂國改為甫國的歷史:“而炎帝之後,事堯者有四岳,事周者齊、許、申、甫,皆列于諸侯焉。”中國姓氏大全》中也解釋:“甫國,即呂國,周代的諸侯國,姜姓,周穆王時封,後為楚國所滅。”《左傳》:“楚子重請取于申、呂以為賞田,申公巫臣曰:“不可,此申、呂所以邑也,是以為賦,以禦北方。若取之,是無申、呂也,晉、鄭必至於漢。”由此可知,西元前688年呂國被楚國所滅,改縣治,申、呂合併,楚置申呂之縣,即宛邑,後為南陽縣,史稱南陽為宛。

總之,伯夷後人享有封地呂延續至春秋戰國,經歷了堯帝至夏朝時期的呂,商朝時改稱呂方,周朝初改稱呂國,周宣王時改稱甫國,後又稱呂國的演進歷史。

(二)伯夷封地呂的遺址在南陽董營

呂遺址在南陽董營。《路史後·紀四·禪通紀·炎帝紀下》記載:“呂,侯爵,伯夷之封,杜預謂在南陽宛西,南陽,今隸鄧。-----《圖經》以新蔡為古呂國,蓋後來之呂。甫,近申,在周亦曰甫,一作郙。申,伯爵,初為侯,平王母申姜國,楚靈遷之,今南陽郡之方城內也。唐申州之南陽,漢之宛縣……《潛夫》謂在南陽宛北序山之下,所謂于邑、於序者。” 《史記三家注》集解徐廣曰:“呂在南陽宛縣西。”索隱地理志記載:“申在南陽宛縣,申伯國也。呂亦在宛縣之西也。”(東漢)王符《潛夫論·三十五卷·志氏姓》記載:“宛西三十裡有呂城。”《括地志》記載:“故呂城在鄧州南陽縣西三十裡。”《史記》張守節正義引《括地志》雲:“故呂城在鄧州南陽縣西三十裡,呂尚先祖封。”(元)《元一統志》雲:“南陽縣西有董呂村,即古呂城。”(明)《明一統志》雲:“呂城在府(南陽)西三十裡,虞夏時封呂望先祖於此,今名董呂村。”其後歷代學者著述多引用古呂國中心在南陽縣西三十裡董呂營村。南陽地名志記載,“三皇之時呂侯為四嶽,因佐禹治水有功,被堯舜視為脊膂之臣,封國稱呂,其地在今臥龍區西部(呂城址中心在今王村鄉董營)。”

該地人文遺跡。村東南3裡處,還殘存一座三間廟宇,名為“雙氏廟”,意為呂姓、董姓村民和睦相處,廟裡還敬奉有薑子牙塑像。董營許多老人講,曾看到舊時村東有三通元代石碑,即“古呂城遺址”碑,“董呂村”碑,“呂尚故里”碑,1958年大煉鋼鐵期間,石碑被砸毀燒制石灰。該村周圍分佈有呂崗、呂林、呂橋、呂灣、子牙溪等遺跡。當地村民講,源出呂崗的沐垢河,就是因呂城居民沐浴洗垢而得名。董營東南的墓地,董營許多老人講,聽祖上人傳說的伯夷呂侯墓。《南陽市地名志》臥龍區王村鄉篇記載,漢初,呂後封其族侄孫呂忿為呂城侯於此,意在繼奉先祖之祀。呂城侯為祭拜祖先,按漢時形制重建伯夷墓。為保護歷代傳頌的伯夷墓,2016年8月南陽市臥龍區人民政府立“呂侯墓”墓碑,以期紀念和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在南陽城北的紫山西,距董營10公里,有遠古祭台和幾處岩畫,當地村民傳說是呂侯祭天台。祭台的石板呈環形,直徑約7米,前半部分是用整塊石板雕琢而成,高出坡地約50釐米,後半部分由另一塊突起的石頭挖削而成。環形中間是平臺,平臺上分佈著密集的岩畫,偶數圖案有四組、五組、六組不等的排列符號,兩端均帶有更大的圓形凹穴符號。也有不規則的奇數排列。整個環形結構保留清晰完整,共計有上百個符號構成。

歷史記載明確,人文遺跡確鑿,伯夷是姜太公的先祖,伯夷封地呂,在堯舜時期已受封,經夏商周,世享其國。呂或稱呂方,或稱呂國,期間或稱甫國,遺址中心在今南陽市臥龍區王村鄉董營。(呂天強)

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軒轅氏興焉。”《春秋緯命曆序》記載:“炎帝傳八世,五百二十歲,或雲三百八十年。”也有書籍記載炎帝傳位元十二代。我們認定炎帝傳位八代。帝魁---帝承--帝明--帝直---帝[釐]---帝哀----帝克----帝榆罔。

第二,節莖也稱炎帝,戲亦稱炎帝,器也稱炎帝,但均未列入炎帝八世之列。如《路史·後紀四·禪通紀·炎帝紀下》:“炎帝居生節莖。炎帝節莖生克及戲。炎居生節莖,節莖生戲,炎帝戲生器及小帝。自慶甲以來疑年。”但在帝位之後的有,如《通鑒外編》記載:戲-----器---祝融。如朱熹認為;炎帝傳八世,則有戲-----器---祝融。如《路史》記載帝居之後有:節莖---戲----器---祝融。因此,我們以可以相互認定的採信,即,從戲開始,戲----器---祝融。

第三,術囂和勾龍為同輩。《山海經》記載清楚,共工生術器和勾龍。《路史》記載勾龍和術囂是同輩。僅《通鑒外編》記載了術囂生勾龍。因此,我們認同《路史》、朱熹的記載。

第四,伯夷是句龍的孫子,共工的旁系孫子。《國語·周語下》:“共之從孫四岳佐之。”韋昭注:“共,共工。從孫,昆季之孫也。”昆季,詞典解釋為兄弟,長為昆,幼為季。《春秋左傳正義》[疏]賈逵雲:“共,共工也。從孫,同姓末嗣之孫。四岳,官名,大嶽也,主四嶽之祭焉。” 因此,伯夷祖父的兄弟為共工,這並不必然否定伯夷是句龍的孫子的記載。

第五,垂是伯夷的父親。在帝堯時垂擔任共工,伯夷擔任秩宗,同朝為臣,但從垂又曾經擔任過高辛帝的朝臣看,垂與伯夷為父子關係應該是準確的。因此,採信《通鑒前編外紀》《路史》以及朱熹的記載。

這樣,伯夷的世系為:炎帝---帝魁---帝承--帝明--帝直---帝[釐]---帝哀----帝克----帝榆罔----戲---器---祝融---勾龍----垂---伯夷。即伯夷為炎帝第十四孫。

(三)伯夷重要事蹟

1.堯帝時期,伯夷為帝堯親信得力重臣。

(1)輔助禹治理洪水。帝堯時,伯夷能禮於神,主四嶽之祭,擔任一方諸侯之長,稱為方伯,封地在呂。

帝堯時,堯封禹為司空,負責治水,同時,伯夷是方伯,主四嶽之祀,擔任四嶽官職,也稱四嶽,或尊稱大嶽,輔助大禹治水。《史記》引文,皇甫謐曰:“堯以甲申歲生,甲辰即帝位,甲午徵舜,甲寅舜代行天子事,辛巳崩,年百一十八,在位九十八年。”按竹書紀年,帝堯六十一年命崇伯鯀治河,六十九年黜崇伯鯀。西晉皇甫謐撰《帝王世紀》曰:“禹,----堯命以為司空,繼鯀治水。”“《周語》又稱堯命禹治水,‘共之從孫四岳佐之’。賈逵雲:‘共,共工也。從孫,同姓末嗣之孫。四岳,官名,大嶽也。主四嶽之祭焉。薑,炎帝之姓,其後變易,至於四嶽,帝複賜之祖姓,以紹炎帝之後。’‘以此知大嶽’是神農之後,堯四嶽也。以其主嶽之祀,尊之,故稱大嶽。”《春秋左傳正義》“夫許,大嶽之胤也,大岳,神農之後,堯四嶽也。胤,繼也。大嶽胤,泰。”《春秋左傳正義》“正義曰:《周語》:‘四岳,堯時方伯,姜姓也。’裴駰集解引鄭司農曰:‘長諸侯為方伯。’”方伯,古代諸侯中的領袖之稱,為一方之長,後世仍有沿用。如《禮記·王制》:“天子百里之內以共官,千里之內以為禦,千里之外設方伯。” 《史記·周本紀》:“周室衰微,諸侯強並弱, 齊 、楚 、秦 、晉始大,政由方伯。”

帝堯封四岳伯夷于呂。清·陳夢雷著,《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勳爵部匯考一》記載:“上古,陶唐氏,帝堯封四岳于呂,陶於皋,益于梁,鯀為崇,伯禹繼鯀治水封于有夏。”該文的注釋是引用徐廣的注釋:“徐廣曰,呂在南陽宛縣西。”清·陳夢雷著《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勳爵部之2勳爵部匯考十》:“伯夷次禹,能禮於神,爰(於是)封之呂。”

(2)佐禹洪水平甚有功,受帝堯嘉獎。按清·陳夢雷著《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勳爵部之2勳爵部匯考十》:“呂,帝堯封四岳于有呂。按國語,周太子晉曰,伯禹念前人之非,度厘改制,量象物天地比類百則,儀之於民,而度之於群生,共工之從孫四岳(這裡指伯夷,四嶽指官職)佐之,高高下下,疏川導滯,鍾水豐物,封崇九山,決汨九川,陂障九澤,豐殖九藪,汨越九原,宅居九隩,合通四海,故天無伏陰,地無散陽,水無沉氣,火無災燀,神無間行,民無淫心,時無逆數,物無害生,帥象禹之功,度之於軌儀,莫非嘉績,克厭帝心,皇天嘉之,胙以天下,賜姓曰姒,氏曰有夏,謂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胙四岳國,命為侯伯,賜姓曰薑,氏曰有呂,謂其能為禹股肱心膂以養物豐民人也。” “胙”有的史書記載為 “祚” , 《周語》“韋昭注,胙,祿也,此雲胙之土者,謂祿之以土田爾,杜每訓胙為報,非也”《國語·齊語》韋昭注雲:‘胙,賜也。”《韻會》雲:‘建置社稷曰胙。’依杜《注》意,此謂天子封諸侯,既因其所有以賜之姓,又封以土地而命之氏。如周封舜後於陳,賜姓曰媯,命氏曰陳。” “心呂” 有的記載為或“心膂” ,《急就篇》卷一“偏呂張”, 唐·顏師古注:“昔者太岳為禹心呂之臣,故封呂侯 ,以譬身有脊呂骨也”。“心呂之臣” 比喻像心臟與脊骨一樣重要的大臣,或親信得力重臣。伯夷佐禹治水,洪水平,由一方諸侯之長晉升為諸侯之長。《春秋左傳正義》 -- 卷三十二 襄十三年,盡十五年,“[疏]《周語》雲‘胙四岳國為侯伯’,謂為諸侯之長。下注雲‘四岳,堯時方伯’,據彼文而知之”。可見,伯夷助禹平水土甚有功,不僅成為諸侯之長,在朝臣中位列第二,且得後世高度讚揚。《史記·夏本紀》“帝舜朝,禹、伯夷、皋陶相與語帝前。”《太子晉諫靈王壅谷水》“若啟先王之遺訓,省其典圖刑法而觀其廢興者,皆可知也,其興者,必有夏、呂之功焉;其廢者,必有共、鮌之敗焉。” .

(3)伯夷薦賢舉能。薦禹治洪水,薦舜繼承帝位。《史記·夏本紀》“堯崩,帝舜問四嶽曰:‘有能成美堯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為司空,可成美堯之功。’舜曰:‘嗟,然!’命禹:‘女平水土,維是勉之。’禹拜稽首”。《史記·五帝本紀》堯曰:‘嗟!四嶽: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踐朕位?’岳應曰:‘鄙德忝帝位。’堯曰:‘悉舉貴戚及疏遠隱匿者。’眾皆言於堯曰:‘有矜在民間,曰虞舜。’堯曰:‘然,朕聞之。其何如?’嶽曰:‘盲者子。父頑,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堯曰:‘吾其試哉’”。

2.舜帝時,為舜親信得力重臣,掌四嶽,命為秩宗,典三禮,掌握了一年中有十二個月的日月對應運行變化規律

(1)重申封呂。清·陳夢雷著《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勳爵部匯考(一)》:“按路史,‘帝舜有虞氏,申錫(厚賜。《詩·商頌·烈祖》:‘申錫無疆,及爾斯所。’毛傳:‘申,重。’鄭玄箋:‘天又重賜之以無竟界之期。’高亨注:‘錫,賜。’)群後,封棄百里之駘,賜姓妘氏,封契七十裡之商,賜姓子氏,遷伯禹夏,賜姓姒氏,皆益命以為公,皋陶能刑,于封之皋,而益滌鴻奏庶鮮食,于封之梁,伯夷次禹能禮於神,爰封之呂”。

(2)帝舜時為四岳,親信得力重臣。清·陳夢雷著《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勳爵部之2勳爵部匯考十》記載:“按外紀,---垂生伯夷,封于呂,為舜四嶽” 。“按通鑒前編外紀雲,---垂為堯共工,實生伯夷,封于呂,為舜四嶽”。“按路史,垂生噎鳴,是為伯夷,為虞心呂,且功于水封呂”。

(3)典三禮,為秩宗。《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舜曰:‘嗟!四嶽,有能典朕三禮?’皆曰伯夷可。舜曰:‘嗟!伯夷,以汝為秩宗,夙夜維敬,直哉維靜絜’”。帝舜登基執政,重新封伯夷于呂,封伯夷為秩宗,典(主持)三禮(主持祭祀天神、地祗、人鬼的三禮)。秩宗,秩,序;宗,尊也,主郊廟之官。或主次秩尊卑,掌管宗廟和到郊外祭天。其政績突出,《史記·五帝本紀》記載:“伯夷主禮,上下鹹讓。”這是最早的關於禮和社會秩序的歷史記載,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伯夷制定了系統化規範化的人際交往禮儀,是規範社會秩序的鼻祖。

(4)發現並掌握了一年十二個月的日月相應變化規律。《尚書·堯典》載:“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表明帝堯時期古人已經確定回歸年長366日,即從冬至到下一個冬至的時間稱為一歲。月相從滿月到下一個滿月,一歲有12個月。《國語·周語下》記載:“噎鳴生歲十有二”。《路史·後紀四》記載:“伯夷,為虞心呂,且功于水,封呂,生歲十二”。“生歲十二”,說明伯夷發現並掌握了一年有12個月的日月相應變化運行規律,也表明他是一位精通天文曆法的人物。

三、伯夷封地呂的演變歷史與南陽呂國遺址

(一)伯夷後人承襲呂地,夏商周世享其國。

伯夷薨後,伯夷的長子繼承了呂地。《國語·周語下》記載:“泰岳襲呂,餘列申、許,堯代有許孫。”伯夷的後代承襲封地呂,其他後人封在申、許兩國。而封于許國的這一支,堯代還出了一位著名的賢人叫做許由(繇)。這又進一步明確了伯夷在堯帝時受封呂,泰岳又承襲呂地,其餘後人受封申、許。《路史·後紀四》引文加以注釋:“泰岳襲呂(泰岳蓋長,伯夷之子。世謂即伯夷始,謬於伏氏,按朝鮮記雲,伯夷生四嶽,則泰岳為伯夷之子明矣,故子晉雲共工從孫四岳佐之。書諮四嶽鹹曰,言鹹非一人也,見書大傳,伯夷之子為西嶽或襲之,而太史公不應以四嶽為一人,韋昭以四岳為伯夷也)。”

夏商時期,稱呂,後為呂方。《史記·齊太公世家》:“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姓薑氏。夏商之時,申、呂或封枝庶子孫,或為庶人”。記載了伯夷後人在封地呂延續至夏商時期的歷史。出土商朝時期的竹簡(清華簡)上記載有呂方。呂方,即伯夷受封的呂。商朝時,諸侯的封地,亦即本族人的聚居地稱“方”。

周穆王呂方改稱呂國,周宣王時改稱甫國,後又改稱呂國。周穆王時封呂國。《國語》記載:“史伯曰,當成周者,南有荊蠻、申呂······” 《竹書紀年》周紀記載:“夷王,二年,蜀人、呂人來獻瓊玉,賓於河,用介珪。”瓊玉,指美玉,喻酬答的厚禮。介珪通假介圭,介圭,玉器,天子圭一尺二寸,諸侯圭九寸以下。按周禮,王冊封諸侯賜予介圭作為鎮國寶器,諸侯入覲時須手執介圭作覲禮之贄信。這是覲禮禮儀之一,說明周朝夷王二年,仍有呂侯及呂國。鄭語雲:“申呂方強。”說明在周幽王九年,申呂國勢尚盛。《古今圖書集成》

記載:“-----呂侯為穆王司冦。訓夏贖刑,後曰甫。春秋初入于楚。(或雲入蔡,按新蔡呂本並于楚王,取申呂以為賞田是也。國語齊許申呂皆由泰姜,宣王時呂始曰甫,不與我戍,甫是也)” 。《古今圖書集成》進一步記載了周宣王時呂地名稱曰甫,以及春秋初並于楚國的演變歷史。[宋]蘇轍撰《古史》也記載了周朝時呂國改為甫國的歷史:“而炎帝之後,事堯者有四岳,事周者齊、許、申、甫,皆列于諸侯焉。”中國姓氏大全》中也解釋:“甫國,即呂國,周代的諸侯國,姜姓,周穆王時封,後為楚國所滅。”《左傳》:“楚子重請取于申、呂以為賞田,申公巫臣曰:“不可,此申、呂所以邑也,是以為賦,以禦北方。若取之,是無申、呂也,晉、鄭必至於漢。”由此可知,西元前688年呂國被楚國所滅,改縣治,申、呂合併,楚置申呂之縣,即宛邑,後為南陽縣,史稱南陽為宛。

總之,伯夷後人享有封地呂延續至春秋戰國,經歷了堯帝至夏朝時期的呂,商朝時改稱呂方,周朝初改稱呂國,周宣王時改稱甫國,後又稱呂國的演進歷史。

(二)伯夷封地呂的遺址在南陽董營

呂遺址在南陽董營。《路史後·紀四·禪通紀·炎帝紀下》記載:“呂,侯爵,伯夷之封,杜預謂在南陽宛西,南陽,今隸鄧。-----《圖經》以新蔡為古呂國,蓋後來之呂。甫,近申,在周亦曰甫,一作郙。申,伯爵,初為侯,平王母申姜國,楚靈遷之,今南陽郡之方城內也。唐申州之南陽,漢之宛縣……《潛夫》謂在南陽宛北序山之下,所謂于邑、於序者。” 《史記三家注》集解徐廣曰:“呂在南陽宛縣西。”索隱地理志記載:“申在南陽宛縣,申伯國也。呂亦在宛縣之西也。”(東漢)王符《潛夫論·三十五卷·志氏姓》記載:“宛西三十裡有呂城。”《括地志》記載:“故呂城在鄧州南陽縣西三十裡。”《史記》張守節正義引《括地志》雲:“故呂城在鄧州南陽縣西三十裡,呂尚先祖封。”(元)《元一統志》雲:“南陽縣西有董呂村,即古呂城。”(明)《明一統志》雲:“呂城在府(南陽)西三十裡,虞夏時封呂望先祖於此,今名董呂村。”其後歷代學者著述多引用古呂國中心在南陽縣西三十裡董呂營村。南陽地名志記載,“三皇之時呂侯為四嶽,因佐禹治水有功,被堯舜視為脊膂之臣,封國稱呂,其地在今臥龍區西部(呂城址中心在今王村鄉董營)。”

該地人文遺跡。村東南3裡處,還殘存一座三間廟宇,名為“雙氏廟”,意為呂姓、董姓村民和睦相處,廟裡還敬奉有薑子牙塑像。董營許多老人講,曾看到舊時村東有三通元代石碑,即“古呂城遺址”碑,“董呂村”碑,“呂尚故里”碑,1958年大煉鋼鐵期間,石碑被砸毀燒制石灰。該村周圍分佈有呂崗、呂林、呂橋、呂灣、子牙溪等遺跡。當地村民講,源出呂崗的沐垢河,就是因呂城居民沐浴洗垢而得名。董營東南的墓地,董營許多老人講,聽祖上人傳說的伯夷呂侯墓。《南陽市地名志》臥龍區王村鄉篇記載,漢初,呂後封其族侄孫呂忿為呂城侯於此,意在繼奉先祖之祀。呂城侯為祭拜祖先,按漢時形制重建伯夷墓。為保護歷代傳頌的伯夷墓,2016年8月南陽市臥龍區人民政府立“呂侯墓”墓碑,以期紀念和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在南陽城北的紫山西,距董營10公里,有遠古祭台和幾處岩畫,當地村民傳說是呂侯祭天台。祭台的石板呈環形,直徑約7米,前半部分是用整塊石板雕琢而成,高出坡地約50釐米,後半部分由另一塊突起的石頭挖削而成。環形中間是平臺,平臺上分佈著密集的岩畫,偶數圖案有四組、五組、六組不等的排列符號,兩端均帶有更大的圓形凹穴符號。也有不規則的奇數排列。整個環形結構保留清晰完整,共計有上百個符號構成。

歷史記載明確,人文遺跡確鑿,伯夷是姜太公的先祖,伯夷封地呂,在堯舜時期已受封,經夏商周,世享其國。呂或稱呂方,或稱呂國,期間或稱甫國,遺址中心在今南陽市臥龍區王村鄉董營。(呂天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