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石墨烯超級電容器明年量產上市?帶你深扒兩款超酷電池技術

黑金科技“石墨烯超級電容器”有望明年量產上市。 還記得全球首個利用石墨烯開發的超級電容移動電源Zap&Go嗎?那可是真正的充電5分鐘, 通話1小時啊。 如今, 它的開發公司Zapgo要進軍中國市場了!于近日正式與株洲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立方新能源)簽訂了合作協定, 確定將共同開發“Carbon-Ion”石墨烯超級電容器。

為什麼此消息一出, 石破天驚呢?且看下文:

石墨烯於2004年問世, 是目前已知的最薄、強度最大、導電導熱性能最好的一種新型納米材料, 是頭髮絲的20萬分之一, 強度是鋼的200倍。 被稱為“黑金”、“新材料之王”,

有學者曾說:“19世紀是鐵器的時代, 20世紀是矽的時代, 21世紀是碳的時代。 ”而石墨烯就是碳的代表材料。

科學家甚至預言它將“徹底改變21世紀”, 其應用領域幾乎無所不及, 包括生物醫藥領域、物理分離領域、軍事用途領域以及鋰電池領域等等。

此次Zapgo有限公司與立方新能源合作讓全球新能源產業鏈的相關人士看到了新的曙光, 新的未來, 因為石墨烯多領域的優質特性:堅固耐磨損、良好的導熱性與導電性(充電速度會更快)、耐高溫、低溫性, 據悉, 石墨烯能在-30~80℃的環境下自由工作, 一旦“石墨烯超級電容器”真正問世, 必將全盤顛覆新能源格局。 但同時也有兩個問題擺在眼前:首先是石墨烯成本高、可量產性低, 石墨烯堪比黃金的價格,

就算真的全部做成電極材料誰能用的起?其次就是是否能夠提供成批穩定性的產品, 量產滿足行業需求。 只要這兩大問題解決了, 新能源行業必將顛覆世人的想像。

除了上述介紹的石墨烯超級電容器之外, 下面為大家介紹兩款超酷的未來型電池技術。

無膜電池

根據外媒報導, 美國普渡大學的科研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無膜流動電池, 能實現快充效果。 該電池利用液態電解質作為電池液, 當電池電量耗盡時, 駕駛人員只需更換用新的的電池液就可以快速充電了。

意想不到的是, 使用過的電池液可以被收集起來, 批量送到發電站再次進行充電, 變成電解質, 迴圈利用。

無膜電池的酷不僅於此。 採用這款無膜電池給汽車充電, 不僅節約駕駛員的時間, 而且還不需要修建大規模的充電基礎設施, 節省公共資源又免去了電動汽車依賴充電樁或充電站的麻煩。

無膜電池還有一個優點。 車友都知道, 電池膜一旦污染不僅會縮短電池壽命, 而且可能會引發火災,

而這款電池組件就很好的避免了這個問題, 其性能穩定, 安全性高, 可安裝在住宅內。 最關鍵的是, 這種電池能達到生產和銷售的要求, 成本不高。

對於這款未來感十足且成本不高的無膜電池, 是不是有些迫不及待了, 讓我們靜待其正式吧!

圖為普度大學研究人員

鋰玻璃電池

鋰玻璃電池是現年94歲的John Goodenough(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的機械工程和材料科學教授)和他的工程師團隊, 在德州州立大學奧斯丁分校研發出來的。 John Goodenough是鋰離子電池的共同發明人。

鋰玻璃電池不僅將鋰離子的能量密度翻了三倍, 它還能在幾分鐘內重新快速充電, 而且可充電週期超過幾千次。

其與三元鋰電池不同的是, 鋰玻璃電池在零下的極端天氣也表現出色, 不會像三元鋰電池一樣易燃, 關鍵之處就在於使用的固體玻璃電解質, 而不是鋰電池常用的液態電解質。 因為液態電池充電速度過快, 容易造成短路或起火, 而固體的電解質則降低了電路板短路的風險, 成為更安全的選擇。

更重要的是,固體玻璃電解質所用的材料不僅成本非常低,而且還可持續利用。其材料為廉價的鹽,而鹽可以從廣泛可得的海水中提取,這就使得鋰玻璃電池成為了一種更加環保的電池,一旦正式引入到動力電池市場當中來,將會解決動力電池行業成本壓力過高的問題。但這項新技術仍需幾年時間,才能正式引入商業市場。

圖為John Goodenough

更重要的是,固體玻璃電解質所用的材料不僅成本非常低,而且還可持續利用。其材料為廉價的鹽,而鹽可以從廣泛可得的海水中提取,這就使得鋰玻璃電池成為了一種更加環保的電池,一旦正式引入到動力電池市場當中來,將會解決動力電池行業成本壓力過高的問題。但這項新技術仍需幾年時間,才能正式引入商業市場。

圖為John Goodenough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